去搜搜
头像
茅台提价,食品饮料四季度可以嗨了? |行研
2023-11-02 08:00

茅台提价,食品饮料四季度可以嗨了? |行研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行业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8:01

出品|妙投APP

作者|李昱佳

头图|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白酒三季报表现较好的是区域龙头,四季度依然有较大的宴席需求,区域白酒龙头渠道和产品红利仍会兑现,成长性高。另外12月份开始高端白酒有望迎来一波过年炒作行情,也值得把握;

  2. 啤酒三季报如预期中的一样不太乐观,四季度是啤酒淡季,消息面刺激少,板块机会少;

  3. 休闲食品四季度进入动销旺季,零食量贩渠道改革红利继续兑现,业绩有望保持三季度的高增速,重点关注;

  4. 餐饮大B客户三季度修复得较快,小B餐饮商家复苏偏慢。四季度大B客户有宴请聚餐需求支撑,业绩确定性更强,所以其背后的预加工食品供应商需求也随之增长。三季度千味央厨、安井食品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企业估值已回调至底部,业绩增长又比较强劲,四季度有较大概率维持,此类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妙投在三季度推出了多篇行业研究,阐述了板块的投资逻辑和走势预判,覆盖板块包括周期股、医药、新能源、消费、科技……很多板块的表现也的确符合预期。

 

进入四季度,这些板块的投资逻辑变化了吗,四季度行情如何演绎?妙投团队将继续推出投资策略系列专栏回答这些问题。

 

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三篇,覆盖的是四季度机会最大、最值得关注的白酒、零食、预加工食品,以及会员朋友比较关注的啤酒共四大赛道。

 

白酒:继续关注α效应强的区域强势龙头,高端白酒年前效应也不能错过

 

在7月1日发布的《白酒股能抄底了?这两类重点关注 | 行研》,7月18日发布的《消费下半年投资策略:底部这样布局确定性最高 |行研》,8月4号发布的《政策带来白酒可持续行情,机会如何把握?| 行研》专栏中,我多次强调了区域白酒龙头兼具成长性和稳定性,进可攻退可守,要重点关注。

  

事实上,这一观点在三季度的白酒股表现中已经验证,迎驾贡酒、今世缘等三季度涨幅最高都曾超20%。随着三季度业绩披露,古井贡酒、迎驾贡酒等区域白酒龙头增速确实普遍较优。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


高端白酒营收增速大多回落至20%之下,其中五粮液受益于二季度的控量和双节宴席需求回补,三季度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16.99%、18.57%,环比二季度大幅提升;泸州老窖的增速则分别为25.41%、29.43%,在已披露高端白酒中表现最优。


四季度,我们除了延续三季度的观点,即重点关注改革效应继续兑现的区域白酒龙头外,还要从12月中旬开始关注高端白酒的过年行情。

 

一方面,过年走亲访友聚餐对中端宴席用酒的需求不亚于中秋国庆假期,以迎驾贡酒、今世缘、古井贡酒为代表的强势区域龙头业绩依然有强驱动。

 

另一方面,至上周五(10月27号)北向资金已经连续3日净流入,本周一、二北向资金又开始抛售,但大盘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大跌,大盘情绪稍有好转。


茅台又发布公告称,自2023年11月1日起上调53度贵州茅台酒(飞天、五星)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20%,进一步带动白酒板块情绪回升。如果后续北向资金停止抛售,消费板块有望跟随大盘行情继续提升估值,而高端白酒作为北向和机构的持仓股,估值提升的确定性也很高。

 

倘若大盘行情不能持续,那么高端白酒在过年前就失去了估值提升的驱动力,大概率会横盘会缓慢阴跌,大家一定要把握好节奏。

 

啤酒:四季度淡季机会少,估值提升依赖板块效应和企业降本增效成果

 

在三季度策略中,我们本来预期随着高温催化,啤酒股会继续第二波旺季行情,估值抬升。但因为三季度的极端天气雨水增多,加上去年7/8月份销量基数比较大,今年7/8月份啤酒的动销不及预期,我们已在行话、会员群中多次强调3季度业绩很可能不如此前预期乐观。

 

从三季报来看确实如此。

 

重庆啤酒、青岛啤酒、珠江啤酒第三季度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都低于二季度增速。燕京啤酒表现最好,第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高于二季度;

 

惠泉啤酒、永顺泰第三季度营收增速低于二季度,但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二季度,尤其永顺泰如《二季度净利腰斩,麦芽龙头永顺泰的投资价值变了?| 一解财报》专栏中推测的一样,大麦成本与麦芽售价的价差在三季度开始凸显,带来利润的高增长。

 


(图片来源:妙投)

 

展望四季度,啤酒行业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要高于营收增速大概率会是常态。

 

一方面是因为营收上,啤酒行业竞争格局已定,未来扩容主要靠高端化改革的“价增”带动,销量提升空间已经不大。

 

另一方面是因为利润端的利好因素更多。如明年大麦原料价格预计会继续下降,成本端能释放出一些弹性空间。各酒企通过关闭工厂,提高产能利用率降本增效,资产折旧计提、管理费用等的减少也会释放出一些弹性空间。随着各酒企中高端啤酒占比提升,整体吨价上移,盈利能力提升。所以在上述三方面因素共同带动下,归母净利润增速大概率要比营收增速高一些。

 

回归到二级市场,此前我们曾多次提醒会员朋友如果持有啤酒股,要抓住三季报今年这个“最后的狂欢时刻”管理仓位。

 

下此判断是因为啤酒板块四季度是行业淡季,四季度各酒企净利润亏损是常态,股价缺乏消息面的刺激。四季度,哪家啤酒厂商降本增效下减亏幅度大,谁的业绩就超预期,四季度即年报披露前后就能有短暂的股价抬升。

 

所以从现在到年报披露之间,啤酒股的估值抬升就只剩消费板块回暖效应带动了,而消费板块回暖又得看大盘的脸色。所以如果北向资金能停止抛售,消费板块的回升还能持续一段时间,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机会,管理好自己的仓位,顺势而为。

 

休闲零食:四季度是旺季,重点关注头部公司的渠道红利兑现逻辑

 

今年几乎每次直播我都会强调零食赛道是今年确定性最高的赛道,劲仔食品、甘源食品等一定要保持跟踪。

 

因为消费品公司的爆发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新品类的爆发带动, 比如空气炸锅、奶酪、清洁电器等,爆发初期营收虽小,但故事性强,因此第一波炒作估值都拔的超级高。

 

后续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估值就跟随业绩分化,能继续保持业绩高增速的企业估值还有提升的可能,否则就一落千丈,而且通常是急跌。

 


第二类则是渠道改革带来,如白酒多轮渠道模式改革,电商渠道兴起后的电商股,以及目前的零食量贩渠道新业态。

 

渠道改革后的相关公司业绩增速直接爆发,而且因为有业绩支撑股价大多很难大幅回调,上涨-横盘/略微回调-披露的季度业绩较好-继续上涨-横盘/略微回调······上涨趋势大致能持续一年以上,当业绩增速下降,估值就会缓慢回落至行业平均水平,所以节奏更好把握一些。

 

三季度,劲仔食品总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5.92%、48.36%,甘源食品的分别为38.56%、40.86%,如此高增速在今年艰难的消费板块算得上凤毛麟角了,所以业绩发布至今的5个交易日内涨幅已经超20%。

 

四季度是受益于年货备货需求,小零食进入旺季,我们延续三季度的观点,劲仔食品、甘源食品渠道红利仍会继续释放,带动业绩高增长。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

 

盐津铺子此前披露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预计最高约72.64%,实际增速只有67.28%,相比二季度的99%超高增速确实有所下滑,符合我们专栏中的推测。不过由于去年四季度疫情之下盐津铺子的业绩基数很低,今年四季度在低基数效应下业绩增速很可能重回翻倍增长。

 

所以与三季度观点略有不同,盐津铺子的估值回落可能要到年报披露之后才会开始。

 

(图片来源:妙投)

  

三只松鼠我在行话中曾多次提示公司正在进行全渠道改革,目前已经摆脱了线上渠道依赖,形成了“全品类+全渠道”的基本盘。虽然没有入驻零食量贩渠道,公司今年的战略追求“高端性价比”,开设自有品牌社区零食店以弥补平价零食市场的渠道增量。

 

三季度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38.5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86%,表现也不错。四季度其坚果礼盒送礼需求大,公司的坚果工厂陆续投产后销售毛利率进一步提升,业绩有望继续高增长。基本可以判定三只松鼠已从“电商流量去中心化”的行业调整中走出来,迎来反转了。

 

洽洽食品我们依然延续三季度的观点:由于坚果第二增长曲线的高增期已经过去,未来的增量和估值预计比较平稳,只有受益于成本下行等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预加工食品:旺季关注大B端食品供应商

 

在三季度的策略专栏中,基于二季度以来餐饮复苏进度较慢,致使预加工食品及调味品需求不及预期,板块表现平平,虽然不少优质龙头估值已回调至历史估值20%分位之下,但我们认为三季度缺乏需求端消息面的刺激,股价反转的概率小。

 

当时给出的观点是:三季度只有低估值的龙头有结构性机会能把握,随着三季度国内促消费政策的出台,消费力进一步修复,在三季度末至四季度的动销旺季催化下,低估值的龙头企业估值进一步提升的概率很大,目前来看我们的判断确实是准确的。

 

以千味央厨为例,公司股价三季度依然呈现下降趋势,区间跌幅超20%。三季报业绩披露后,总营收同比增长25.0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0.35%,股价迅速抬升。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

 

四季度我们依然延续三季度的判断,四季度是餐饮旺季,尤其连锁餐饮承接了更多的聚餐需求,所以大B渠道占比高的预加工食品公司要重点关注。

 

从行业逻辑来说,C端消费者受“海克斯科技”事件的影响非常抵触预制食品,所以聚焦C端市场的预制菜食品可以暂时回避。

 

中期视角看,餐饮经过三年疫情后行业出清明显,连锁餐饮企业通过规模优势以及强大的成本管理模式稳步拓店,促使行业集中度加深,因此餐饮的工业化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所以以安井食品、千味央厨为代表的、为大B客户提供标准化菜品及进一步降本增效空间食品供应商,中期需求明确,成长性更高。

 

而米面类食品加工企业核心渠道在商超,因当前商超客流量下滑,业绩增长偏慢,四季度业绩弹性空间依然小。

 

如果您错过了第一篇《周期股四季度行情如何演绎?》、第二篇《四季度将迎来医疗器械板块的上涨窗口》,请点击标题链接一键直达,接下来本系列还将推科技、半导体等板块的投资策略,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感谢您的点赞、收藏和鼓励!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