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消费下半年投资策略:底部这样布局确定性最高 |行研
2023-07-18 15:00

消费下半年投资策略:底部这样布局确定性最高 |行研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行业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2:01

出品|妙投APP

作者|李昱佳

头图|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6月起,消费板块情绪和估值均已筑底回升,三、四季度修复有望加速;

  2. 中报披露期间,市场风格转为追逐业绩股,应重点关注区域白酒龙头、区域乳企龙头等业绩有望超预期的公司,及估值有望受益于三季度业绩炒作的啤酒股;

  3. 四季度,应重点关注零食及低估值的餐饮链龙头企业;

  4.  家电板块机会少,比较鸡肋,这几家可以把握结构性机会。


进入2023年下半年,妙投团队将推出投资策略系列专栏,梳理了各细分板块的投资指引和潜在风险,推出的板块包括农林牧渔、医药、新能源、消费、科技......

 

本文是该系列的第四篇,分析了消费板块中的白酒、啤酒、零食、餐饮链、及家电,2023下半年的投资机会与风险。

 

一、6月起情绪、估值均已筑底回升,下半年修复有望提速

 

今年一季度消费板块迎来小阳春后,市场表现逐渐走弱,原因有两个:

 

一是二季度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尤其白酒行业出现的“价格倒挂”现象加重了市场对消费股业绩能否复苏的担忧。

 

二是人民币的持续贬值导致市场缺乏北向净流入资金,因而存量资金市场中,二季度市场投资主线主要围绕AI、数字经济等科技创新主题展开,市场对消费板块的关注和参与进一步下降。

 

根据ifind数据,3月至5月期间,在一级行业的二级市场成交量上,食品饮料倒数第三,换手率倒数第九。2023上半年,食品饮料板块累计跌幅-6.69%,在一级行业中倒数第四。

 

 

不过进入6月后,天气升温加上端午及暑期假期提振消费,食品饮料情绪已先于基本面开始筑底回升。

 

6月食品饮料板块整体上涨2.28%,尤其酿酒板块表现最佳,啤酒、其他酒、白酒分别上涨7.2%、8.47%、2.97%。估值上,食品饮料6月30日整体估值已回调至29.83倍,略高于2015年以来24.46倍的均值,较今年2月28日阶段高点跌去19.68%。

 

妙投认为,目前食饮板块情绪与估值已筑底,接下来随着高温、暑假、中秋国庆小长假的陆续催化,啤酒、白酒、餐饮链将陆续进入动销旺季,消费行业修复预期会比二季度提速。

 

另外,如果7月份国内出台了有力政策,或是美联储7月加息后暂停继续加息,那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A股,而消费作为北向资金最偏爱的板块,估值有望先于基本面提前加速回升。

 

根据历史规律,若下半年板块市盈率反弹至35~40倍,将有近20%~35%的提升空间,左侧布局的性价比高。

 

 

具体到投资策略上,7月进入中报披露季,市场风格将转为追逐绩优股,因此我们当下要先关注业绩有望超预期的低估值个股,如区域白酒龙头、区域乳企龙头,及三季度业绩有望大幅提升从而快速实现预期炒作的啤酒板块。


其次三季度末-四季度,零食股有望释放更大利润弹性,而食品加工及复合调味品迎来动销关键期,低估值的龙头股也会出现一些波段性机会。

 

二、中报披露期间,重点关注区域白酒、区域乳企龙头及啤酒

 

中报披露至3季度末,下面这些酒企、乳企的中报业绩超预期的概率大,值得重点关注。另外啤酒进入动销旺季,估值有望在业绩预期炒作下开启第三次提升。

 

(1)白酒:要重点关注α效应强的区域强势龙头和大众酒龙头

 

从中期逻辑讲,“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费升级趋势不变,白酒行业的结构升级趋势不改,行业发展仍主要靠价增带动。

 

而且由于白酒的周期波动性很强,如果把握好投资白酒股的节奏,从每轮周期底至顶的历史超额收益均非常明显。所以白酒才被称为消费赛道少有的好生意,是值得长期投资的价值板块,中期内我们对品牌酒企的成长性和投资价值无需过分担心。

 

而短期由于消费力尤其是中产阶层的消费力受损严重,三季度我们要将目光暂时聚焦在次高端第二梯队的中价格大白酒及大众酒龙头酒企上,暂时规避次高端头部酒企。

 

一方面,当前行业已在周期底部,投资的安全垫很高。

 

从以往白酒每轮周期节奏类比,底-顶上行大约是4年,随后的顶-底下行调整大约是1年。2019年至今的第五轮新周期,因为疫情的出现底-顶上行只有3年,而顶-底的下行调整已达1年,基本已到下行末尾,不少白酒股的估值也已压缩至20倍以内,底部区间明确,安全垫高。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另一方面,这两类白酒股此时的投资性价比更凸显了。

 

因为三季度国庆小长假预期将是一波婚宴高峰期,主攻宴席的中价格带白酒需求端有高确定性。而低端转型中端的白酒公司有内生变革带来的α效应加持,受消费降级影响小,利润弹性大。

 

对比后我们发现,次高端第二梯队里今世缘、迎驾贡酒、口子窖中报业绩确定性更强一些,伊力特在大众酒里安全性和性价比兼具(判断依据和参考估值区间可移步至7月1日发布的《白酒股能抄底了?这两类重点关注|行研》专栏)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等到四季度时,送礼需求将刺激高端白酒备货需求激增,届时可以多关注茅五泸,抓住结构性机会。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9月底之前的这两个月,白酒板块的估值提升严重依赖北向资金的流入,如果人民币汇率停止回升北向资金停止流入A股的话,短期内白酒板块只有结构性的震荡机会。不过目前看震荡区间的上下限相对清晰,比较好把握。

 

(2)乳业:低温奶区域龙头乳企成长性、利润弹性更大

 

从行业层面分析,常温奶在伊利、蒙牛的垄断性市占率下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未来增量主要来自下沉市场以及更细分的、差异化的高端新品,成长弹性不足。而对比欧美市场可以发现低温奶仍有很高的渗透空间,成长弹性大。

 

欧美国家低温鲜奶的市场渗透率在80%以上,常温奶不足20%,国内刚好相反:常温液态奶渗透率以伊利为例2021年时已达85.4%(凯度消费者指数数据),低温奶渗透率2021年仅有36.3%。

 

 

2020年以来低温奶加速渗透,2020、2021两年增速维持20%左右,2022年低温奶市场增速高达14.4%,依然行业领先。未来国内市场低温奶的渗透率随着消费升级仍有望实现翻倍,达到80%左右水平。

 

目前低温奶竞争格局以区域性乳企为主,如华东的光明、北京三元、西南新乳业均在其主要市场占据优势,市占率分别为13.9%、7.8%、6.7%,竞争格局分散。而且由于渠道壁垒,伊利、蒙牛龙头乳企短期难以抢夺区域乳企的市场份额。因而区域龙头乳企在低温奶市场形成差异化错位竞争,成长性更高更值得关注。

 

 

此前由于原奶价格连续上涨,供需两端承压使得乳企业绩、估值遭遇戴维斯双杀。今年一季度时,以新乳业、天润乳业为代表的区域乳企龙头已率先迎来转机,业绩增长超出市场预期。

 

目前原奶价格自2022年已开始温和下降,今年大概率仍将维持这一趋势,乳企盈利能力将持续改善。而且相比龙头乳企,区域乳企原奶采购自中小牧场居多,在原奶价格下降周期中,中小牧场原奶价格下降幅度往往大于市场平均下降幅度,所以区域龙头乳企的成本压力缓解更快。

 


同时,区域乳企在当地市场品牌忠诚度高,很少出现营销费用率大幅增加的情况,因此以天润乳业、新乳业、光明乳业为代表的区域龙头乳企利润弹性更高。

 

(3)啤酒:高温催化三季度动销,估值有望随着三季度业绩炒作提升

 

这段时间被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啤酒怎么涨不动了?”,这里必须再跟大家回顾一遍啤酒旺季特点和行情演绎节奏。

 

啤酒行业有明显的淡旺季特征,一、四季度为淡季,二、三季度为旺季。尤其是5-8月份,全国啤酒产量占到全年的44%,相关酒企二三季度营收合计占比更是超过60%

 

近三年啤酒旺季股价的变化节奏,一般均经历旺季预期先行(2-5月),动销数据验证(5-7月),持续性分化(7-9月)三个阶段,不过起涨的具体日期和行情持续的长短会随着动销数据的变化略有差别。

 

以2022年疫情影响下的啤酒旺季行情举例,在旺季到来和5月底上海即将解封的背景下,市场预期啤酒动销将迎来疫后复苏,啤酒板块自5月10日开始出现显著反弹。接着在高温催化下疫后复苏强劲,6月青啤、华润、重啤、燕京销量均较快增长,带动板块持续上行。而后由于高温持续,8-9月份啤酒板块仍维持高位震荡。

 

 

而今年自3月20日起,啤酒板块就迎来约10天的预期炒作行情。进入旺季行情第二阶段后,由于高温天气来得晚,二季度经济修复又不及预期,尤其6月基数相对较高、梅雨天气反复,对啤酒动销有压制,所以啤酒股近期在缺乏动销数据刺激下增长乏力出现回调。

 

我们认为啤酒上半年成本压力有一定缓解,随着产品结构升级,吨价提升,二季度啤酒业绩弹性还是有一定保障的。

 

另外7月开始,温度升高、梅雨季节相继结束,啤酒销售将得到有力提振。结合目前估值水平和对二季度业绩的预期,青岛啤酒、重庆啤酒、华润啤酒、永顺泰、燕京啤酒等啤酒龙头,估值有望在第三轮啤酒分化行情中继续提升。

 

啤酒板块目前的风险是要注意估值不要偏离二季度单季业绩增速太多。

 

就像前文提到的,中报披露期间资金正在追逐业绩股,如果二季度啤酒股业绩增速不及预期,或者大盘持续震荡在3200点市场情绪差的话,啤酒股三季度业绩预期炒作将会延后,那么目前的估值水平就偏高了,要向下压缩5-10倍比较合理,大家要把握好节奏,控制好仓位。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三、四季度重点关注零食及低估值餐饮链龙头公司

 

之所以把零食放到四季度,是因为盐津铺子、甘源食品已经发布业绩预告,股价已兑现,而劲仔食品我们猜测可能由于原材料或其他费用增长二季度业绩增速环比下降,短期趋势已经破位,估值还有进一步下探空间。

 

而食品加工及复合调味料一般在四季度初会迎来备货高峰期,低估值的龙头公司届时估值会随之提升。

 

(1)零食:零食专营渠道红利正加速兑现,零食股下半年业绩弹性大

 

休闲零食的产品更迭和渠道变迁很快,投资休闲零食的核心是把握超级产品的爆发和渠道流量红利阶段。

 

2020年起,以赵一鸣零食、老婆大人、零食很忙为代表的零食专营业态从低线城市快速崛起,为零食企业带来新的渠道增量市场,2022年底头部品牌合计门店数量已超1万家。

 

根据东海证券测算,较饱和状态下零食专营店总数约3.5万家,在主流品牌纷纷成功融资加速拓店的现状下推测,这一目标有望在两年内甚至更短时间达成,2025年零售店销售规模有望实现500亿元。

 

所以说,至少在未来2年内零食业态的扩张空间都比较充足,这就保证了单店收入,压力暂时不会向上游零食企业至少不会向品牌龙头传导。良好的快速扩店带来的渠道增量极有可能为零食行业带来第三次快速增长。

 

 

《回调半年后要反转?零食股机会全面梳理|行研》专栏中我们判断,零食专营渠道对依赖渠道扩张的生产型零食企业更有利,盐津铺子2022年以来的超高速增长就是最好的证明。

 

盐津铺子之后,甘源食品、劲仔食品分别在2022年二季度左右积极开拓新渠道,洽洽食品2022年底与赵一鸣零食达成合作,2023年在推进与零食很忙的合作深化,有友食品目前暂时还未与新零售渠道有合作。

 

 

所以如果以盐津铺子布局新渠道3个季度后业绩迎来高增长为规律类比,综合考虑三家公司单季度业绩特点:甘源和洽洽单季度业绩呈现二季度最低、一三四季度持续递增,劲仔食品单季度业绩呈现一季度最低、二三四逐季递增,那么接下来三、四季度业绩,甘源食品、劲仔食品、洽洽食品业绩弹性均有强支撑。而盐津铺子则从今年二季度开始低基数效应不再,三季度开始增速很可能会逐渐下滑。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所以等二季度业绩在股价上充分反映后,劲仔、甘源受益于自身的新品+渠道乘数效应,业绩增速可能是逐季向上,这样的预期会刺激它们的估值持续拉升到50倍左右的高度。但如果大盘行情一直在3200点附近震荡,市场情绪较差的话,最好将估值上限保守设置在40倍比较安全。

 

而盐津铺子增速很可能即将进入下坡路,估值很可能会震荡下行维持在30倍附近。

 

洽洽食品由于坚果第二增长曲线的高增期已经过去,未来的增量和估值预计比较平稳,只有受益于成本下行等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估值大概率维持在25倍至30倍之间。

 

(2)餐饮链:低估值的龙头企业确定性更高

 

餐饮企业经过三年疫情后行业出清明显,连锁餐饮企业通过规模优势以及强大的成本管理模式稳步拓店,促使行业集中度加深。连锁化率提升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食品预加工企业能为其提供标准化菜品及进一步降本增效的空间,中期成长性明确。

 

不过二季度以来餐饮复苏进度较慢,致使预加工食品及调味品需求不及预期,板块表现平平,不少优质龙头估值已回调至历史估值20%分位之下,但目前缺乏需求端刺激,股价反转的概率小。

 

我们判断,接下来随着国内促消费政策的出台,消费力进一步修复,在三季度末至四季度的动销旺季催化下,低估值的龙头企业估值进一步提升的概率很大。

 

尤其是本身受益于新品或渠道拓展的龙头公司,如预加工板块里的三全食品、味知香、巴比食品、安井食品,调味品里的天味食品、仲景食品应重点关注其结构性机会。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至于酱油等传统调味料品类,下半年需求上难有大增量,即使受益于大豆价格回落利润弹性也十分有限,所以目前的估值还是高,性价比低,除非能进一步回调至25倍附近,否则建议暂时规避。

 

四、家电:估值随房地产景气度短暂回升,想维持还需好业绩加持

 

2022年,受房地产行业拖累及金属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家电尤其是厨房电器估值持续被压缩,目前基本都已至历史估值的30%分位之下。

 

虽然估值具有性价比,但7月份如果不能出台有力的政策促使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提升,那需求及估值仍会被继续压制。若偶尔的消息刺激房地产板块反弹时,厨电会随之出现超短线机会,但难度大不易捕捉。

 

政治局会议召开后观点更新:

 

7月政治局会议有关房地产的政策确实有积极变化,如没有再提“房住不炒”,提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盘活改造各类闲置资产”,家电板块估值短期内会随着房地产板块上涨而回升。

 

但妙投认为这次的上涨是非常短暂的,会员朋友们要思考以下两点。

 

一是目前仅是情绪面炒作,随后紧跟着中报披露,家电股业绩应该不太好看,估值上涨可能就此打住;

 

二是家电尤其厨房大电的需求与房地产竣工面积之间的联动至少有6~8个月的滞后期,所以即便房地产相关政策从现在开始落地推进,竣工面积从现在开始大幅度回升,拉动家电需求回升也是半年后的事了,这期间家电股的估值靠什么支撑呢?


所以家电股下半年只有短期的业绩修复逻辑+时不时的消息面刺激带来的波动,大概率是走震荡趋势,投资时间成本比较高。)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小家电板块需求一定程度受消费降级影响,板块行情较难出现,目前看只有小熊电器、科沃斯和受益于人民币贬值的新宝股份性价比稍高一些,有结构性机会可以把握。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如果您错过了第一篇《农林牧渔出现估值低,下半年能V起来? 》、第二篇《光伏下半年投资策略: 看好这两个赛道》、第三篇《估值底部,医药下半年投资机会如何?》,请点击标题链接一键直达,接下来本系列还将推出科技等板块的投资策略,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