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方向上,Figure 02加了视觉语言模型,而且是本地GPU运行。语音交流系统自然是open ai的。灵巧手也到位了,可以实现在工厂里插钣金件的工作。受制于电池密度,目前有效工作时长还是不行。显然这个设计思路,后续还是走单机智能。
咱们是制造业大国,真的要解决生产效率问题,就要注重和产线的结合。那么插电、固定位置、边缘侧这些因子会更适合我们的工业环境一些。倒不是说不能单机智能,只是我们会更注重成本和实际的应用规模。毕竟我们还好多工厂没有黑灯。
就好像低轨卫星,马斯克一直在琢磨的是如何实现手机和卫星直接互联实现流媒体级别的通畅通讯,但实际上还是要背着锅,解决功率的问题。而咱们的通讯技术和通讯体系都比海外完备。我们完全可以将卫星通信和现有通讯体系结合,在组网中期就形成商业应用。这个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运营商业务融合,说白一点,在于不同资本属性和牌照管理会不会成为商业应用的障碍。
但至少我们的PNT系统会强于其他国家的竞争者,这会为后续的商业创新提供完全不同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