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桃李面包靠不住东北
免费 2023-02-10 20:23

桃李面包靠不住东北

文章所属专栏 公司研究精选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3:4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斑马消费(ID:banmaxiaofei),作者:陈晓京,原文标题:《桃李面包靠不住东北》,头图:视觉中国


短保面包已经不好卖了。


桃李面包昨日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这家东北企业仍没从增收难增利的阴霾中走出,业绩降速反而较上年继续扩大。


疫情、成本上涨以及汇兑、理财收益减少等成为公司业绩失速的主要原因。


不过,这只是表面因素,自2015年上市之后,公司在全国各地急速推进产能扩张,业绩增速持续下滑,直至2021年归母净利润出现首次负增长。


作为中国包装面包市场龙头,桃李面包虽然仍保持着市场优势,但近年来在对手围剿之下,表现出的疲态,远没有被遏住。


这是二代接班之后,公司遭遇的新问题。


业绩再降


桃李面包(603866.SH)终是逃不过增收难增利的魔咒,继2021年首次业绩失速之后,去年再尝苦果。


昨日,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86亿元、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4%、-15.11%。业绩降幅与上年的13.54%比,进一步扩大。


其中原因错综复杂。一是来自成本费用提升,主要表现在疫情、部分地区夏季限电以及终端配送服务等费用增长;


二是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毛利率下降;


另外,汇兑收益、理财收入减少,购买商品期货合约也产生了投资损失。


在去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疲软就已显端倪,该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4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80%。随后,增收不增利的趋势延续,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其实,桃李面包如今的业绩疲态,在公司的快速扩张中就早已埋下伏笔。公司2015年上市后,在资本助力之下,全国各地跑马圈地,远超过去20年的发展速度。


这一时期,公司盈利能力却续疲软,毛利率从2016年的36.13%一路降至2021年的26.28%,2022年前三季度降至23.90%。


据太平洋证券研报,公司在去年第三季度提价4%-5%应对成本压力,以提振盈利水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公司主要是短保面包产品,由于保质期短,对去化要求较高,当销售跟不上生产以及退货率、折让率提升,盈利必然受损。



在二级市场,公司股价同样表现疲软。据公开数据,2021年、2022年各自下跌超过20%。昨日收盘,股价收报15.23元,总市值203.03亿元。


东北失速


中央工厂+批发模式、短保面包产品,成就了桃李面包,公司得以冲出山海关,成为东北地区鲜有的消费白马股并走向全国。


东北作为大本营市场,时至如今,依然是公司收入重要来源。


2021年,来自东北的收入达28.80亿元,在公司收入中占比45.46%。随着这几年公司由北向南迅速推进,东北市场收入所占比重逐年下行,截至2022年6月,已降至42.14%。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从数据上来看,来自东北市场的收入增速的放缓,才让人触目惊心。


2015年至2019年,东北地区收入增速均在双位数之上,之后戛然而止。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其收入增速分别为5.14%、2.82%和2.04%。


尽管在一定时期里,东北市场还能撑起公司的门面,但如果还想通过东北实现增长,恐怕已经不太现实。



短保面包生意,更大的市场在华南。


无论是人口稠密度,还是消费购买力和市场活力,未来华南市场对公司至关重要。而这同时,冥冥之中也预示着,桃李面包与宾堡、美焙辰们终有一战。


当然,比起现在的东北市场,华南还是公司的软肋。截至2021年,华南地区实现营业收入5.09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8.53%。


但这并没有打消公司向南推进的积极性,公司去年在佛山拿地,相当于昭告了对华南的野心。


在佛山那宗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未来公司还将砸下20亿元投建华南生产基地,预计面包年产能达到6.8万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斑马消费(ID:banmaxiaofei),作者:陈晓京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妙投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