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振鑫
头图|视觉中国
对投资者来说,2022年是过去十年最超预期的一年,但随着疫情扰动的逐步消退,2023年的投资环境会逐步回归正轨,基本面分析将变得更有意义。我们从基本面出发,梳理了对2023年十大投资趋势的预测,前两期内参我们讲了关于宏观经济、A股市场、股票基金以及房地产等问题的六个预测,今天我们继续讲其他几个重要趋势。
预测七:
过去两年最吃香的大类品种债券基金收益将显著下降,大概率出现阶段性的亏损。
债券基金本身的收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债券的资本利得,也就是债券价格波动带来的收益或损失;
二是债券的票息收入,也就是持有债券所定期获得的债券利息,其中前者是主要来源。
在具体运作中,债券基金的收益主要取决于两个核心因素:
一是债券市场的收益率走势,如果利率上行,债券价格下跌,债券基金收益率下降;
二是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如果个券违约爆雷增加,那债券基金如果踩雷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一般来说,债券市场的违约率较低,所以债券基金整体的收益主要看利率走势即可。如果债市2023年呈现逐步由牛转熊的格局,那么债券基金的收益率必然下降。
从历史来看,债券基金在债市不同周期阶段的收益率差异显著,尤其是久期较长的中长期债基。在经济滞胀和衰退期,债市走牛,债券基金的收益率提升,其中久期较长、对利率更敏感的中长期债基收益率弹性更大。
比如2014-15年债券牛市期间中长期债基的年化收益率能达到10%以上。而在经济复苏和过热期,债市逐步牛转熊,债券基金的收益率下降,其中对利率更敏感的中长期债基收益率降幅更大,但短期债基降幅相对较小,在经济过热的债熊时期,短期债基的收益率可能超过中长期债基。比如2016-17年债券从牛转熊阶段中长期债基的收益率只有1-2%,尤其是2017年的过热期,中长期债基最差的时候持有1年都有可能亏钱,而同期短期债基的收益率更高。
根据前面的分析,2023年的经济大概率呈现复苏期特征,债券市场则会逐步牛转熊,虽然不至于马上进入大熊市,但整体震荡偏熊。这个阶段债券基金应该还不至于持有1年都亏钱,毕竟经济还没那么强,但收益率下降几乎是板上钉钉,2023年也不例外。
本文为妙投会员专享付费内容,上述仅为摘要,全文为 2417 字,即刻加入妙投会员解锁音频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