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中科三环:中科院顶配专家云集,客户为苹果特斯拉,量价齐升带来业绩高增长
免费 2022-12-13 18:13

中科三环:中科院顶配专家云集,客户为苹果特斯拉,量价齐升带来业绩高增长

文章所属专栏 公司研究精选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0:30

本文来自:市值风云APP,作者:市值风云,原文标题:《你卡我脖子,我锁你喉!中科三环:中科院顶配专家云集,客户为苹果特斯拉,量价齐升带来业绩高增长|稀土永磁专题一》,头图:视觉中国


2022年9月21,美国白宫表示,拜登总统已决定不限制进口钕磁体。


(稀土钕磁体)


钕磁体,属于稀土永磁行业,而稀土永磁行业是我国为数不多在全球有制造优势的行业,属于能卡美国脖子的行业之一。


此前美国曾宣布,因为高度依赖进口稀土永磁材料威胁到了美国的国家安全,所以限制进口稀土永磁材料中使用最广泛的钕磁体。


可惜,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并不以美国意志马首是瞻,事情也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稀土永磁不仅应用在汽车、消费类电子、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风电发电机等,还应用在军工行业。简单地理解,稀土永磁就是“工业味精”。


当美国宣布不再进口中国的稀土永磁之后,其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不得不被迫停产F-35战斗机了,因为战斗机雷达、舱门和起落架等处都有中国稀土的身影。


(F-35战斗机)


美国也无法摆脱对中国稀土永磁材料的依赖。美国白宫调查报告显示:去年,美国进口的烧结钕磁体中,75%来自中国,9%来自日本,5%来自菲律宾,4%来自德国。


同时这件事也说明美国挺鸡贼,自己需要的东西就不限制进口,担心被中国替代的东西就限制进口——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完全就是基于一己之私利!


一、中国稀土:从白菜价到黄金价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1951年初美国总统就提出法案,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


但“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那时涌现出一批义无返顾、冲破重重阻碍从美国回国的爱国青年,除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邓稼先等人之外,还有徐光宪、高小霞夫妇。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


徐光宪被誉称为我国的“稀土之父”。


因为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稀土矿只能贱卖,换取一点出口外汇额度,直到1975年徐光宪院士带领他的团队研究出了串级萃取分离技术后,从此中国才从稀土资源大国,迈向稀土生产和出口大国。


我国稀土永磁行业的优势也在于:中国是全球稀土储量最大的国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31.37%,而且在几次稀土技术升级的浪潮中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钕磁体是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


(方正证券研报)


稀土永磁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汽车工业、医疗设备、能源交通等众多高科技领域,是电机的核心零部件。


比如中国名片“高铁”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稀土钕铁硼永磁同步电机的应用。


(方正证券研报)


中国的永磁材料研发方面,大致有以下几项特点:


与国际同步,还带有中国特色;


在制造装备方面,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同国际水平差距越来越小;


在产业规模上,NO.1。


国内稀土永磁的上市公司有金力永磁(300748.SZ)、中科三环(000970.SZ)、宁波韵升(600366.SH)、银河磁体(300127.SZ)、正海磁材(300224.SZ)、英洛华(000795.SZ)、大地熊(688077.SH)等。


(2021年财务数据)


风云君将做一个稀土永磁主题,逐一做个分析。


系列研报的第一家,也是今天研报的主角,就是磁材收入最多的中科三环(000970.SZ)。



二、背靠中科院,拥有稳定的上游稀土供应


中科三环的控股股东是北京三环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中科院。


(2021年年报)


现任董事长王震西,1942年9月出生,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中科大。


1973~1975年在法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路易奈尔教授主持的磁学实验室作访问学者,研究非晶态稀土合金材料的结构和磁性,回国后一直力于稀土磁性材料的研究。


王震西院士还有很多头衔:


国家计委稀土专家组成员、


国家高技术(863)计划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材料科学委员会委员、


国家凝聚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磁性功能材料工程中心主任等。


1985年,王震西创建了创建中国科学院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中科三环前身),并担任总裁,可以理解为中科三环的创始人,目前持有42.6万股。


其他高管也都有中科院背景。




(2021年年报)


连独董身份,随便一个拿出来都是中科院院士。



中科院在中国的研究实力毋庸置疑,中科三环也一直与国家磁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广泛和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而且中科三环是第一个进入国际钕铁硼高端应用领域——VCM的国内稀土永磁企业,打破了美、欧、日等企业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


目前在烧结钕铁硼磁体方面的研发主要是:


(1)新能源汽车用磁体,客户有特斯拉、比亚迪、吉利等;


(2)高端消费电子,客户有苹果、谷歌;


(3)高丰度稀土元素添加烧结钕铁硼磁体的制备技术,具有高性价比和可调磁通;


(4)晶粒细化、晶界扩散技术和晶界调控技术等重稀土减量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批量生产。



其中,晶界技术是21世纪钕铁硼甚至整个永磁行业的一个重大技术革新,不仅可以减少稀土的使用,而且能实现高矫顽力、高磁能积,未来新能源汽车、大型风电系统和5G基站将会大量使用。


(部分在研项目)


中科三环晶界扩散技术2014年开始有小批量应用,目前有大量应用。


(2022年4月13日中科三环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不过中科三环在晶界方面技术貌似不如金力永磁。根据金力永磁的披露,金力永磁晶界晶界渗透稀土永磁市场中排名世界第一。



从研发投入金额和比例来看,中科三环慢慢地被金力永磁超越了。



截至2022年11月29日,中科三环的市值为160亿,金力永磁市值为236亿。


风云君在接下来的《稀土永磁系列》系列研报里会单独分析金力永磁,对比分析下两家公司各方面的区别。


我们继续回到中科三环。


风云君认为公司独有的国企身份,也让其有产业链上的优势——参股上游稀土公司:


(1)2001年就参股了江西南方高技术和赣州科力稀土两家稀土原料企业,使其拥有稳定的稀土原料供应渠道;


(2)2010年,与五矿有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五矿有色承诺,在最优惠市场价格条件下,优先向公司提供镨钕、镝铁等稀土金属,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3)2018年,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科宁达工业与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了虔宁特种合金。


我们从前五大供应商也可以看出,第五大供应商赣州科力稀土就是中科三环的参股公司。


(2021年前五大供应商)


2020年-2021年,中科三环的毛利率也就15%左右,从其营业成本构成来看,稀土原材料占到营业成本的60%以上,说明还是很依赖稀土资源供应的。


(稀土占到总成本的60%)


因此,上游的稀土资源优势很重要,随着国家对稀土资源政策的收紧和规范化的管理,中国稀土的价格是越来越高的:


(1)2014年工信部等8部委联合打黑,开展全国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为;


(2)2016年国内稀土行业完成了第一次整合,形成了六大国有稀土集团,分别是中国铝业(中国稀土)、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南方稀土(江西铜业)、五矿集团、厦门钨业和广东稀土(广晟有色),六大稀土集团的格局已经形成;


(3)2021年12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正式在江西成立,由六大集团中的五矿稀土、中铝公司、赣州稀土整合而成,由此形成一南一北的两大稀土集团——中国稀土和北方稀土;


(4)2022年1月国家明确稀土是国家实行生产总量控制管理的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无指标和超指标生产。


从以上动作可以看出国家的战略意图,即:保护国内稀土资源,对稀土产能进行统筹,以往价格的暴涨暴跌将成为过去式,中国稀土的价值能真正得到回归。


产量管控之后,这会有两个结果:


(1)供应偏紧,稀土价格得到支撑;


(2)很多规模小、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会被关停关闭,行业集中度会提高。


(中科三环2021年年报)


一句话,利好中科三环。



三、量价齐升


2017年-2020年中科三环的收入几乎没怎么增长,2020年还因为疫情影响生产导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5.66%,仅为1.29亿。



2021年随着下游应用的需求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市场在快速增长。


目前中科三环应用在汽车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的磁材产品占公司总量的57%左右。


此外,2021年中科三环新进入苹果供应链,其永磁材料可能应用在振动马达、扬声器、磁吸式无线充电设备零部件上。


2021年营业收入为71.45亿,同比增长53.6%;归母净利润为3.99亿,同比增长208%。


(2021年年报)


2022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和利润依然延续高增长,前三季度合计营业收入为75亿,同比增长52%,归母净利润为6亿,同比增长199%。


(2022年三季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第三季度主要是财务费用突然变为-1.62亿,主要是美元相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中科三环一般收入都是海外的),所以剔除外汇的影响第三季度利润只有5000多万。


但整体而言,2022年业绩是比2021年好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1)稀土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作为下游稀土永磁,中科三环的产品价格也随之而涨;


(2)市场订单增加,产量也增加了。


2020年的产能利用率在70%左右,今年产能利用率所有提高,根据中科三环最近披露,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产能利用率为85%。



(2022年11月1日中科三环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而且中科三环新的产能还在扩建当中,现有钕铁硼毛坯产能总计2.15万吨/年。


2022年2月配股发行融资6.77亿,用于宁波科宁达基地新建及技改项目(新增烧结钕铁硼磁体合金毛坯产能3262.5吨)和中科三环赣州基地新建项目(新增烧结钕铁硼毛坯产能5000吨)。


算上新增产能8262吨,预计2022年底-2023年初具备烧结钕铁硼毛坯产能3万吨和粘结钕铁硼毛坯产能1500吨。


远期规划上,公司有望在2024年底将烧结钕铁硼产能扩至5.1万吨。


不过市场在担心稀土永磁的上市公司都投产,会带来产能过剩。


公司的回复是根据订单和市场需求来扩产,不会盲目扩产。



风云君也认同中科三环的产能不至于过剩,原因有两点:


(1)增量需求:下游新能源、风电等需求依然旺盛,也是未来产业升级的方向;


(2)存量替代:稀土管制让一些中小企业关闭,让出市场。


2021年中科三环经营现金流净额为-6.54亿,主要是应收账款比应付账款增加得多,同时为销售订单备了大量稀土。




体现在财务数据上,即:2021年存货比2020年多了近15亿。


(2021年存货明细)


中科三环经营上相对规范,投资回报几乎年年分红:上市22年以来,分红20年,累计分红13.34亿。



结语


综上所述,中科三环的特点和优势总结如下:


(1)中科院背景,创始人/董事长王震西院士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科研实力强;


(2)上游参股稀土资源,原材料供应可控;


(3)下游客户57%都是汽车,还有风电、消费电子、空调、工业电机等知名客户;


(4)稀土价格稳住,新增产能利用率提高,并有新增产能;


(5)经营规范,注重股东回报。


但中科三环也有其劣势,即激励可能不到位,目前员工依然无股权激励。


最后,衷心祝愿我国继续做大做强稀土永磁,用稀土资源大国变为稀土强国,稀土永磁行业能成为中国产业的名片,在全球产业链占据主导地位!


本文来自:市值风云APP,作者:市值风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妙投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