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振鑫
头图|视觉中国
最危险的投资往往隐藏在最热闹的地方,当下的新能源汽车整车行业就面临这样的风险。风险并不是因为市场需求不够,相反,如果单从需求来看,新能源汽车绝对是一片蓝海。
但当我们判断一个行业的投资价值时,最重要的不是需求,而是供给。如果一个行业内的公司无法在供给端构建稳定的护城河、形成良性的竞争格局,需求再大也没法形成稳定的盈利,早期需求膨胀吹起的泡沫反而可能成为最大的投资风险。
在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当中,最缺少护城河的就是下游的新能源整车企业,尤其是所谓的“造车新势力”。从历史来看,一个公司的护城河无非是来自两个方面,要么是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要么是消费企业的品牌IP。
在之前的内容中,我们从科技角度进行了分析,结论是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缺乏核心技术的护城河,本篇我们再来从消费角度分析一下新能源车企的护城河,同时展望一下未来新能源车企的出路。
一、新能源车企如何构建护城河?
对于消费类行业来说,虽然没有什么高难度的核心技术,但依然可以通过无法复制的品牌IP建立起稳定的护城河。不管是海外的可口可乐,还是国内的贵州茅台,都是走的这个路子。
理论上,新能源车企也可以走这条路,打造出一定深度的品牌护城河。
本文为妙投会员专享付费内容,上述仅为摘要,全文为 2952 字,即刻加入妙投会员解锁音频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