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谁能穿越生物医药的“至暗时刻”?
免费 2022-09-25 13:38

谁能穿越生物医药的“至暗时刻”?

文章所属专栏 公司研究精选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8:4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银医药(ID:zyzb-club),作者:智银,原文标题:《谁能穿越生物医药的“至暗时刻”?》,头图:视觉中国


经过连续的回落,生物医药指数(中证医疗)从最高点19992点,已经下跌超过50%,我们对过去十年(2012-2022)的医药指数分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14年12月-2016年2月,指数从6500多点上涨至16000多点,然后也急剧回落50%至7149点。紧接着就是近三年的波动周期,但是指数最低回落到6000点!随后指数开始一路上涨,进入第三个周期,最高达到19992点,上涨近3倍,随后便是目前的持续下跌阶段!


笔者分析指数的变化周期,并不是试图通过“画图”来预测指数的未来,而是希望通过一个完整十年的回顾分析,探讨这么一个问题,在如此反复剧烈波动的周期里,究竟是否可以通过投资优秀企业穿越周期,获得长期复利回报?



一、藏在ROE里的秘密!


笔者对88家重点生物医药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剔除刚上市的新公司,统计ROE(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在15%以上(根据巴菲特对优秀企业的要求)。再2016-2022年六年期间的统计数据,共计有15家。


如果把这15家公司作为一个指数,那么五年期间的年化收益率恰好为14.76%,如果采取量化交易方式,应该可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这里我们引入溢价率指标,即溢价率=企业市值/企业基本价值,而企业基本价值的起点,则以同期市值相同值为基准,以ROE(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为增长率来测算,我们假设每投资一个项目,就是买入一个ROE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初始价格是我们投入的成本,也就是企业的基本价值,我们试图研究,通过ROE的复利增长,企业的价值变化和企业市值变化之间的关系,因此通过溢价率来测算和比较!



1、企业不断加速的ROE推动年化收益率增长


15家公司中年化收益率超过15%的分别有欧普康视、爱尔眼科、健友股份、通策医疗和迈瑞医疗、除了迈瑞医疗目前处于大幅折价28.57%以外,欧普康视、爱尔眼科和通策医疗依然处于溢价状态,但是其收益率也是最高。




更进一步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五家企业的ROE处于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投资人追逐更高的资本回报率,再叠加公司的稀缺性和市场流动性,带来了估值的大幅上涨,这就是通常所言的”赚市场情绪的钱”。



2、企业ROE增速下滑驱赶投资人离开


当企业ROE增速放缓下滑,投资者会转身离开,哪怕从绝对数额来看还是处于很高的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则是恒瑞医药、安图生物和华东医药!



华东医药的医药工业受集采因素的影响以及医美产品内部调整,ROE自2018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阶段,因此哪怕企业的内在价值依然在增长,但是市值始终是低于其内在价值,目前折价近30.43%!



恒瑞医药则是另一个故事,恒瑞在2020年之前,ROE处于稳定波动状态,由于国内创新药最强代表,市场给予很高的估值溢价,因此市值一直远远溢价于内在价值,直到2020年集采开始之后,公司重磅产品丢标,创新药商业化竞争压力骤增,海外市场开拓有限,导致2020-2022年ROE连续下降,并首次出现溢价变成折价状态,我们预计这种状态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3、事出有异必有妖,各有各的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健帆生物和迈克生物的ROE近几年来一直还处于加速上升的趋势(可能这也是很多投资者偏好这两家公司的原因),但是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健帆生物的年化收益率仅为12.73%、迈克的年化收益率甚至是 -5.16%!笔者认为,事出有异必有妖,健帆生物虽然ROE不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增速都很优异,但是健帆生物的单产品问题一直是困扰市场估值的核心因素,同时目前超过30%的ROE还有多少上升空间也压制了企业的年化收益。



迈克生物是最为特殊的一家公司,从ROE数据是逐年上升,但是折价率高达74%,也是所有15家中最多,反应市场对这家公司的极度不看好,再结合上面的安图生物,综合分析我们认为这是市场对体外诊断行业集采过度担忧所导致的整个赛道的估值压制!未来钟摆是不是会摆回内在价值的另一面,还需要结合行业政策和企业自身两方面的因素考虑!



二、谁能穿越生物医药的“至暗时刻”?


那么到底哪些公司可以穿越目前的生物医药“至暗时刻”呢?笔者认为可能有两类企业具备潜力,分别对应的是两种不同的投资策略!


1、极度保守的“堡垒策略”


我们做最极端假设,如果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在内外交困的影响下整体崩盘,那么最后一个倒下的会是谁呢?如果是最后一个倒下,那是不是竞争对手都消失了,市场都被其占有?当然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情况,因为医疗需求是最基本的刚需,不论国内外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还巨大,中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中国医疗器械优秀公司即将步着“华为”的脚步征战全球!所以假如我们采取末日堡垒策略,其最好的选择一定是:


  • 行业绝对龙头。


  • 国内、海外市场均衡发展。


  • 货币资金或经营性现金流稳定充裕。


我们认为以下七家公司应该是目前中国创新药(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华东医药)、CXO(药明康德)、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金域医学)和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最强的龙头,目前的估值区间,投资这些品种,或者构建一个组合,未来将获得企业稳定成长+市场情绪恢复双重收益,再结合量化交易策略,可以预计实现更加稳定的超额收益!



2、进取突破的“未来之星”策略


我们对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除了目前处于行业困境的创新药之外,智银可能会有更宽广的投资视野,我们认为未来有三个赛道是有可能跑出优秀的“未来之星”。


  • 市场空间巨大,国内企业市占率低,通过集采抢占市场——科创器械四小龙。


  • 市场空间巨大,技术、渠道和原料综合竞争优势——医美/合成生物学。


  • 市场空间巨大,解决中国生物医药卡脖子问题——生命科学上游。


我们挖掘出十家公司,除了市场认可度极高的两家医美公司的市值都超过100亿美元以外,其他企业的市值基本都在120-250亿人民币之间,未来存在巨大的增值空间!同时基础ROE都低于15%,并且在2022年都呈现上升的趋势!



总结:


当我们面临短期的市场持续回落,低迷的市场情绪时,不妨我们回顾历史,将视野拉到更长的五年十年,我们发现不论市场如何波动,优秀的企业还是可以穿越周期给我们带来企业增长的回报(ROE),如果再结合量化交易,将市场情绪波动(PE变化)的收益获取,我们将能够远远超越市场!


但是从更高维度的角度来思考,我们坚信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只是处于一个非常艰难的转型期,尤其是对于创新药企业,同时我们认为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应该是多元的和丰富的,不仅仅只是大/小分子创新药和细胞治疗,我们可以将投资的视野拉的更开阔一些,寻找细分赛道的隐形冠军,寻找可以未来实现中国和海外市场双突破的优秀企业,现在正是最佳的投资时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银医药(ID:zyzb-club),作者:智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妙投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