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新能源浪潮下,传统燃油车的配套企业该如何转型?
免费 2022-10-31 08:00

新能源浪潮下,传统燃油车的配套企业该如何转型?

文章所属专栏 公司研究精选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6:2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诗与星空(ID:SingingUnderStars),作者:路过银河,原文标题:《比亚迪蔚来供应商在新能源时代的华丽转型》,头图:世居中国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第一次产业升级是从承接外贸服装制造业开始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个著名的连续剧,叫《外来妹》,记录了这个刚刚起步的时代。



服装业的技术含量比较低,对工人的要求不高,员工收入也不高,但在当时,对于自足自己小农经济的绝大多数农民来说,这样的收入已经是高收入了。


近年来,耐克、阿迪等服装业巨头因为员工成本过高,把生产线迁移到了越南。


服装生产线走了,中国的工人去哪儿呢?


富士康等一众电子厂来了。



相对于外贸服装来说,电子厂的技术含量更高一些,员工收入也更高。但是,中国工人需要更高的收入,富士康们需要更低的成本。于是,富士康开始去越南、印度寻求更低的成本。


如果电子厂都走了,中国的工人去哪儿?总不能都去送外卖?


这次轮到中国自己的产业链崛起了。


比亚迪引领了新能源车行业的浪潮,销量直逼合资车。从逐月的销量喜报来看,保守估计,2022年比亚迪销售额有望突破3000亿。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背后带动数以十万计配套企业,上千万从业人口。


其中,有不少是传统燃油车产业链的配套企业,新能源车给它们带来了什么呢?


一、汽车传感器的升级换代:苏奥传感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苏奥传感从生产“油浮子”起家。也就是油位传感器,把油箱等设备的油位信息采集后,传输给汽车的车载电脑。


公司油位传感器产品市占率在30%以上,是国内最大的汽车液位传感器生产厂家之一。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6.89亿,增幅22.21%,净利润6900万,微降1.52%。


众所周知,新能源车是不烧油的,公司的主打产品无法应用在新能源车上。



2018年乘用车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冬,诸多汽车相关行业都出现了业绩下滑的情况。但好消息是,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开始发力,一些和新能源车有关的配套产业链开始出现转机。


幸运的是,苏奥传感在传统燃油车配件的研发生产过程中,也在新能源车领域做出了一些产品,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比如电驱车普遍使用的旋变传感器。



旋变传感器把电机的状态传递给MCU,再由行车电脑进行后续处理。


公司收购常州华旋实现了新能源车传感器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国产自主可控。


全球旋变传感器市场主要由日本厂商多摩川和美蓓亚主导,常州华旋是国内少数具备旋变传感器大批量生产能力的供应商。


公司在2020年对龙微科技进行股权投资(9.57%),掌握了MEMS芯片的自主设计封测能力,一般来说,车用MEMS对制程要求不高,可以基本认为公司拥有了MEMS芯片自主可控能力。


二、缺钱?不缺钱?


三季报显示,公司账面3.37亿货币资金,5.7亿交易性金融资产,基本以银行理财和券商理财为主,还有2个多亿的大额存单。


这里讲一个知识点:券商理财。


一般来说,都能理解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性比较高,但很多人误以为券商理财风险较大,实际上券商理财并非拿了客户的钱去炒股。


券商理财的全名其实是券商集合理财,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也就是将客户的资金汇聚起来,然后交给专业的人进行管理和投资。


这就是券商理财的内在逻辑,券商理财简单地来说就是证券公司推出的一种理财服务。



上市公司购买的券商理财往往是风险极低的限制在货币、现金及国债等固定预期年化收益类且风险较低的产品中,基本上约等于银行理财。


在账面资金充裕闲置差不多10亿现金的同时,公司短期借款竟然高达3.07亿。对比历年财报,公司是从去年才开始有大规模借款的,在2020年以前,公司短期借款几乎为0。


公司未在财报中对银行贷款的增加做出任何解释,星空君翻了一下公司的现金流量表,也非常困惑,公司更新、采购设备投入也不大,每年只有4000万左右,收购子公司只花了2000万左右,几乎所有的资金流都是来来回回的投资买理财,借钱干什么呢?


2022年上半年,公司理财收益超过800万,在净利润中占比不菲。


据此,星空君得出来唯一结论(不太靠谱),是借钱理财。


也许,公司酝酿在2022年搞个大动作,比如扩张新能源车相关生产线、收购子公司等。


三、新能源业务规模尚小


以半年报为例,公司的主要业务依然是燃油车相关。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新能源车相关的业务,占比还非常低,毛利也不高。


但是,从和客户的合作方面看,公司实现了稳定的向新能源车转型。


据公司半年报,在主机配套市场,公司与蔚来、小鹏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通用、上海汽车、吉利汽车,江铃汽车等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稳定配套关系;在一级配套市场,公司与联合电子、亚普、延锋、博格华纳、哈金森、洛卡特等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客户覆盖国内外众多主流车企及配套厂商。


其中有传统燃油车厂商,也有新能源车厂商,更有正在向新能源车转型的传统汽车厂商。比如油位传感器,公司推销给了新能源车厂商的混动车型,毕竟混动还是要烧油嘛... ...


正是基于这些积累和发展,公司有机会占得先机,成为新能源车时代赛道的领先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诗与星空(ID:SingingUnderStars),作者:路过银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妙投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