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道法自然的投资笔记(ID:gh_d1f82f867ed3),作者:道法自然的投资笔记,原文标题:《奕瑞科技初看》,头图:视觉中国
X射线(英语:X-ray),又称为伦琴射线或X光,是一种波长范围在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的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着的交变电磁场,我们按照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进行分类(如下图所示),人们常见的电磁波有可见光和无线电波,而X射线的波长要短得多,在穿透物质的过程中,X射线的一部分被物质吸收,一部分经过物质原子间隙透过,X射线的波长越短,其穿透效应越强。
2018年X射线探测器市场规模达到20亿美元,医疗应用占据四分之三市场份额,但工业和安防应用的市场占比正在逐步增加。
据麦姆斯咨询介绍,X射线成像最初用于医疗领域,189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Wilhelm Röntgen)拍摄了首张放射照片,X射线的发现引发了医学成像的革命。如今,这项技术在兽医护理、工业无损检测(NDT)和安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18年,X射线系统市场规模达190亿美元。其中,医疗市场规模达160亿美元,成为当前X射线领域的绝对霸主。
2018年,X射线探测器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预计2018~2024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9%,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8亿美元。
如今,X射线成像几乎完全基于固态传感器。使用非晶硅(aSi)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的平板探测器市场份额最大,2018年为13亿美元营收规模。位列第二的是硅光电二极管阵列探测器,其市场规模为5亿美元。Yole预测,铟镓氧化锌(IGZO)平板将于2021年强势进入X射线探测器市场,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2.36亿美元。
IGZO与非晶硅、CMOS正处于正面交锋状态,但CMOS仍是高分辨率应用的参考技术。然而,CMOS技术的价格侵蚀较慢,这是因为X射线系统的销售量不高,平板尺寸也很大。价格侵蚀的唯一原因是与非晶硅的竞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CMOS和非晶硅之间的价格差距在变小,特别是对于尺寸较小的面板。
X射线探测器市场与现在的电子产品市场一样,自行开发所有组件变得越来越困难。每家公司都需要一条供应链,探测器公司、拥有人工智能专家的软件公司等合作伙伴在各自领域都是专家。
佳能(Canon)收购东芝医疗(Toshiba Medical),对医疗业务的供应链进行整合;史密斯探测(Smiths Detection)收购Safran Morpho、OSI Systems收购Rapiscan,对安防业务的供应链进行整合;2016~2017年,探测器制造商Teledyne Dalsa收购e2v、Varex收购Perkin Elmer之后,我们现在看到探测器制造商(如Varex、Detection Technology)正在扩大业务范围,产品组合增加了光子计数。
X射线探测系统的医疗和牙科领域主要由少数几家主要供应商控制,如西门子(Siemens)、飞利浦(Philips)、通用电气(GE)和佳能(Canon)。拥有利基产品的小公司也在乳腺钼靶摄影成像、牙科或外科等领域获得了市场份额。即使是在高端市场,联影(United Imaging)等中国企业也分得一杯羹。X射线安防市场的格局非常稳定,2018年主要供应商占据了市场份额的60%左右。主要参与者包括OSI Systems、史密斯探测(Smiths Detection)、L3(雷盛)和安络杰(Analogic Corporation),以及安天下(Safeway System)和同方威视(Nuctech)等中国厂商。
工业领域对X射线探测系统要求众多,规格不一。这就解释了与医疗应用被几大巨头垄断局面相比,工业应用存在大量小公司的原因了。
在平板探测器市场上,诸如Teledyne Dalsa、Varex和Trixell等大公司仍然是主要领导者。不过,韩国ViewWorks、韩国Rayence、中国奕瑞(iRay)和中国康众(Careray)等亚洲制造商处于新技术的前沿,也在瓜分着市场份额。
简单说,这个市场规模不大,有一定技术含量。20-30亿美元,也就是一个140-180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奕瑞科技比较类似一个医疗器械的核心零部件公司。
公司从事数字化 X 线探测器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主要用于探索人体及其他生命体或物体的内部构造并成像,可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与治疗、工业无损检测和安防检查等领域。
公司成立后成功研制出国产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打破国外厂商对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的技术垄断,完成了产业链由发达国家向中国大陆的转移。
公司在全球医疗和宠物医疗 X 线探测器市场占有率从 8.09%增至 12.91%,2018年位列国内第一。
2019年末疫情,短时间内出现了确诊病人迅速攀升及医疗设备极度紧缺等情况。公司生产的普放无线系列产品是移动式DR的关键部件,能满足ICU、急诊科、呼吸科、隔离区的特殊应用需求,具有出色的图像质量及高速无线传输能力,能够辅助医生精准诊断治疗。
他的业务收入主要来源是医疗行业,有一点点来自工业领域 。
收入规模3,4,5,6,亿人民币左右。如果按照市场整体150亿左右去毛估估,也就是一个4%的市场份额,从这个角度未来几年翻倍还是有可能的。
发射的x射线穿透人体的组织器官后,通过采集器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的处理生成图像。但ct检查不像普通的x光检查,ct扫描生成的图像是一幅幅断层轴位图像,能清晰的显示人体组织的解剖结构,而普通的x光检查只能显示平面的二维图像。
目前,公司采用以直销(90%)为主的销售模式。数字化X线探测器是X线影像设备的核心部件,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X线影像设备整机厂商,X线影像设备整机厂商将数字化X线探测器及其它零部件组装成整机后,再向终端市场销售。
公司网站上这么说:
奕瑞为医疗OEM系统提供先进的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解决方案。我们致力于为推进DR市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公司创新研发的无线探测器或有线探测器被广泛应用于移动或者普放医疗领域。
等于是把利用x射线技术,变成一个探测器,然后可以装备在各种不同场景下的医疗场面,工业场景中,变成能够探测内部结构和清晰影像的工具。
也可以用在外科手术中,
例如网站上说:
奕瑞为外科和移动C臂系统设计的探测器均可实时成像。具有低噪型传感器、 16位AD转换位数和直接生长式碘化铯工艺等特点。在高端整形外科、外伤和脊髓介入检查中,提供了更低剂量、更高品质的图像。
Jupi 系列探测器配置创新型 IGZO 传感器,帧率高达90 fps,可实现3D成像,能够更好的为手术提供直观及准确的控制。
他的产品竞争还是比较剧烈的,
几万一台。
例如客户包括了,2019年存量客户柯尼卡、上海联影和东软医疗加大采购量,也已批量供货新客户DRGEM、锐珂医疗、富士和万东医疗。
例如: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的一则新闻,
截止今天,市值277.29亿。
大概是2021年静态市盈率81倍。*按照扣非净利润来匡算。
2021年全年收入11.87亿,扣非净利润 3.4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87,352,896.36 元,同比增加 51.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482,548,979.67 元,同比增加 117.1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40,338,120.87 元,同比增加71.54%。
过去2年收入复合增速47.44%,增速非常快。
过去2年扣非净利润的复合增速是99.71%: 增速也非常快。
可以看出过去2年,毛利和净利润率都在不断提高,业绩非常靓丽。
每个季度收入走势如下,
第四季度收入3.63亿,
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率0.71亿,增速已经放缓了,这个可能和订单有关。
每个季度的扣非净利润率波动如下,
总体来说还是不断在提高的。非常靓丽。
公司自己解释:
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51.43%,主要原因系 2021 年公司继续积极开拓全球市场,成功实现多个战略大客户的导入和量产,同时公司医疗、工业新产品的销售保持快速增长,动态探测器产品的销售占比进一步提升,因此公司 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较上年有显著提升。
较上年同期,营业利润增长 118.29%,利润总额增长 119.3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 117.1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 71.54%,主要原因系 2021 年营业收入较上年有显著提升,以及公司继续专注于精益生产和管理,毛利率和净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准,相关利润指标较上年有大幅增长。
基本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 76.39%,主要原因系净利润的较高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 红杉中国早在2012年就领投了奕瑞科技A轮,并在2014年继续增持。奕瑞科技上市后,红杉中国持有公司14.75%的股份,是其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其他几个领域的进展:
根据 IHS Markit 统计,2019 年公司在国内医疗和宠物医疗 X 线探测器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全球医疗和宠物医疗 X 线探测器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12.91%。
齿科方面,公司在 2020 年实现了口内探测器的量产,目前与美亚光电、朗视仪器以及菲森影像等知名 CBCT(口外拍片设备)企业建立了合作 。
工业方面,公司大力布局动力电池检测领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道法自然的投资笔记(ID:gh_d1f82f867ed3),作者:道法自然的投资笔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