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人民币会继续升值吗?有哪些投资机会?

发布于 2023-01-31 20:48

1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16时30分收盘价为6.7571,2022年1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报6.9514,总计升值1943基点,环比升幅为2.8%。同时,2023年1月全月人民币中间价总计上调2042基点,累计升值了2.93%。自2022年11月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第三个月实现月度升值。

 

那么,人民币升值对投资有何影响?今年人民币有望继续升值吗?当前投资者该如何进行布局呢?

 

核心看点:

  1. 人民币升值取决于经常账户余额(与出口相关)、国内经济和美元汇率。

  2. 经常账户受外需降低的影响,今年将难以作为汇率的价值支撑。

  3. 国内经济看消费,消费主要看疫后复苏,目前在预期阶段且预期较满,需要进一步数据验证。

  4. 美元指数在一季度不太可能有较大降幅。如果开始反弹,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制是较大的。

  5. 港股可能要阶段性回调。第二波机会大概率需要更强的数据验证,用数据来支撑港股和A股的第二波上涨。

  6. 现在A股的机会应该是大于港股。经过这轮消费复苏板块的上涨,A股成长赛道的估值优势出来了一些。

  7. 当前港股和美股都需要兑现一部分盈利。今年会是震荡式向上,过程中更多是结构性机会,要抓住机会得有现金。消费复苏或科技创新,谁跌得多,就买谁

 

1、今年人民币会继续升值吗?

 

个人认为,今年人民币汇率会是宽幅震荡的走势。

 

想要预测未来人民币的走势,我们可以看看它前期是什么样的走势。

 

首先,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最低贬值到美元对人民币汇率7.31。然后出现了三大转变,促使人民币出现了一波比较急促的升值,到6.7的水平。这三个转变,一是疫情防控政策的转变,二是房地产政策的转变,三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边际的转变。其中,前两者是基本面因素,第三个属于流动性因素。

 

我们来看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是否发生变化。我们已经非常凌厉地走了一波经济复苏上涨,但是从目前来看,至少对消费板块,预期打得比较满,尤其是春节后第一天,无论港股还是A股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开低走或者是调整,个人认为这预示着复苏交易可能接近了尾声。

 

典型例子,消费股中国中免,在假期之前大家对它的预期很高,因为觉得春节期间游客去三亚度假,海南免税应该做得特别好,但实际免税销售金额大概是16个亿。虽然比去年春节增长20%,但不及市场预期,所以年后第一个交易日中国中免A和H股都出现了较大的振幅。反而白酒涨得比较好。可以说,以消费为代表的复苏板块进入了分化时期。

 

如果复苏交易要继续进行,可能需要实际数据支撑。这道理放到人民币汇率上也是一样的,因为汇率在这两年强的时候,支持因素一是美元比较弱,二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出口很强。

 

比如2022年的年初和年中,出口很强,但现在明显不是这样,中国经济现在只是预期上的复苏,而不是数据上的真实复苏,所以汇率到6.7就有点难攻破了。那么从市场表现来看,需要更强的数据验证,才能使人民币继续升值。

 

我们再把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几大因素拆开看:

 

1)最核心的因素是经常账户的余额,可以理解成出口强度。别人买你的货需要支付美元,再结汇成人民币,人民币才能升值,所以人民币汇率和进出口数据有较强的相关关系。

 

比如去年上半年,虽然出现过一些波动,但整体上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还是有非常亮眼的表现。原因是去年上半年出口特别好,主要是机电产品支撑。下半年欧美需求不行了,出口增速也就不行了,人民币汇率跟随贬了一波。

 

在今年上半年甚至到三季度的高基数下,全球需求都还比较弱,这对咱们的经常账户的余额有影响。也就是说,出口已经无法像去年上半年那样作为汇率的价值支撑了,那就只能看消费这一端能不能立得住。

 

2)国内经济主要看消费,消费主要是看疫后复苏,一看大众消费,比如吃喝玩乐;二看耐用品消费,比如汽车;三看投资品消费,比如购房。这些都是支撑人民币内在价值的关键因素。如前面所说,目前都是在预期阶段,且预期较满,所以这段时间汇率出现了滞涨,根据经验,突破滞涨需要进一步数据验证。

 

3)美元汇率。美元指数从去年10月见顶(115)以来,一直跌到现在将近100,跌幅很大。对于全球最主流的美元来说,很难继续跌破了。尤其是最近美国一系列经济数据和通胀情况都比较支持进入“软着陆”的预期。美国去年四季度GDP是超预期的,通胀超预期地回落。在经济没有出现大幅回撤的情况下,通胀还减了,那么就会是“软着陆”。所以,期望一季度美元有非常快的降幅,我觉得是不合时宜的。

 

美元指数和美国经济是比较相关的,当然还取决于其他货币和美元之间的关系。美国经济很强,美元指数上行;货币对立国的经济很弱,美元指数上行。前者对应的是美元购买力,后者对应的是美元的避险需求。

 

欧洲这段时间表现很好,欧元又是美元对一篮子货币中权重最大的货币,所以美元指数也弱。但现在俄乌冲突可能扩大,且欧洲不断加息,现在欧洲经济到底能不能撑住,要打个问号。所以从欧洲来看,美元指数比较难出现大幅下跌。

 

如果美元指数开始反弹,那么它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压制是比较大的,这也是人民币继续升值动力较弱的原因之一。

 

2、这会给投资带来什么影响?

 

港股这一轮整个指数都涨了大概百分之四五十,已经非常成功了。从年后第一个交易日来看,港股可能会有调整。A股沪深300和上证50与港股是同一步调,虽然幅度可能略有不同,因为里面资金差不多。

 

对于港股、沪深300、上证50,近几个月外资的影响很大。据我所知,港股的外资配置已经差不多了,部分交易型资金可能会因为最近一些事件而撤离。典型的是,近期市场传闻美国政府考虑全面禁止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投资,这会影响到对港股、A股的China Fund的风险偏好和投资行为,所以出现较大跌幅。但在我看来,从交易层面来说,这更类似于借口。因为其一,这不是第一次提,4个月前也提过。其二,去年10月港股哀鸿遍野,很多外资都觉得中国资产是不可投资的,和这条新闻差不多,只能说明,这一轮主要涨幅来自港股的成长股和A股价值股有内在调整的需求。

 

还有一条隐藏主线,就是美元指数和港股有很强的负相关,可以解释80%~90%港股的波动。这段时间如果美元比较难出现下跌,港股可能就要阶段性回调了。

 

所以,在当前节点,我的观点非常明确:无论港股还是美股,都需要兑现一部分盈利。

 

因为这段时间,一方面技术上涨得太快了,另一方面从外部条件看它们都该调整了,需要兑现一部分盈利。但是并不是说今年港股没机会,反而今年港股的机会很大,但是需要在这段时间后,空间留出来,才能有第二波机会。第二波机会大概率需要更强的数据验证,用数据来支撑港股和A股的第二波上涨。

 

综上所述,对于今年的操作来说,外部变化更多的还是创造机会,而不是创造风险。但现阶段期望人民币汇率有巨大涨幅,带动人民币资产大幅升值,这不现实。

 

现在A股的机会应该是大于港股。因为最主要的A、H溢价已经回到了非常低位的水平,甚至是跌破60月均线。简单来说,原来H股相对A股是极为便宜的,便宜程度是50%,现在已经回到了30%多,而30%的折价对于A股-H股是非常正常的。

 

为什么?首先,通过港股通买港股,如果要分红,会收20%红利税,不像国内给持有人一年免税,而且这红利还不是及时到,要过一阵才能到。所以,A股和H股之间,如果以红利角度来看,能折价20%是最基础的(因为它分红都收20%税)。

 

其次,A股和H股的流动性存在巨大差异。A股最关键的是流动性好,港股这方面给个10%的折价也很OK,而且现在A股-H股的折价已经回到了30%多一点的超低位,是近三年来最低水平。这表明现在可能A股比H股更加值。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A股这波上涨主要在于消费股和价值股,是EPS驱动的。但是,港股成长股也好,A股消费股、价值股也好,打的预期都比较满,尤其是A股消费股,那么就存在内在调整的需求。

 

但同时A股的成长赛道是大幅落后于这波涨幅的。随着新一年开始,它也有内在修复需求。原来A股的消费板块,也是复苏板块的个股,相对于主流成长股新能源、半导体、军工就便宜很多,但是经过这轮上涨,成长股的估值优势反而出来了一些。只要A股的成交额是在涨的,结构性机会就是存在的。所以,我倾向于认为,即使有机会,可能也会是风格上的切换。

 

我的建议是,今年的消费复苏板块和科技创新板块都需要配置,然后两个板块做平衡就可以。

 

举个例子,刚开始消费复苏买了5份,科技创新买了5份。这段时间上涨以后,消费复苏变成了7,然后科技创新变成了3,因为消费复苏涨得更多。那么,现在重新把它变成1:1配比,也就是卖出两份消费复苏,回补两份科技创新。因为今年EPS大概率是修复的,在EPS修复的情况下,所有的板块都是有机会的,消费复苏和科技创新都是今年的主题,就都配一些。

 

当然,并不是说要满仓,而是留出一部分现金,因为系统性的风险还可能会有。今年不会是单边的市场,而会是震荡式向上,在这过程中更多是结构性机会,要抓住机会你得有现金。

 

我更鼓励这段时间兑现一部分,至少留出一至两成现金,或者如果感觉自己受不了,就留三成现金,然后等待机会。消费复苏或科技创新,谁就跌得多,就买谁。


对于专家的解答,您还有疑问或其他观点,欢迎留言评论告诉我们。如果您是某领域业内人士,愿意分享您的洞见,可以私信小助手(huxiuvip302),我们将在认证后邀请您加入专家库。

本回答由1位专家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