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海钢联发布最新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23万元/吨,4月27日至今9个交易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实现9连涨。
碳酸锂是锂电产业链重要原料之一,其价格自去年以来出现大幅波动。2022年11月,碳酸锂价格曾高达60万元/吨,而在今年4月,价格一度跌至18万元/吨以下。5月碳酸锂价格连续上涨,重回20万元/吨以上。
锂价波动使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均获得一定的利润空间。对投资者而言,了解锂价的波动,有助于把握投资机会。
那么,此次锂价止跌回升的原因是什么?对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有何影响?
核心看点:
新能源车的产能增加与锂矿价格倒挂是近期锂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预计锂价难回高位,今年在20~30万/吨范围内波动。
锂电池产业链上游议价能力减弱,中游、下游将进一步提升市场集中度。
储能温控和PCS将在今年8月后值得关注。
Q:此次锂价止跌回升的原因是什么?对股价的影响有多大?
第一,从需求端来看,各家车企进行降价,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增加,电池需求增加,上游原料锂的需求增加,从而锂价回升。
不过,现在对锂的需求并非特别旺盛,所以看到目前股价是超跌反弹,回到下行趋势的警线附近,我认为锂资源的相关股价可能比锂价的反弹幅度还大一些。包括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的价格都有可能反弹,但目前还看不到供需逆转。
第二,从供应端来看,西藏、智利等锂矿价格出现倒挂。供需关系是影响锂价的主要因素。
股价方面,美股锂矿股票的反弹幅度大些。港股的锂矿股票有所上涨。A股要比它们差一些,大宗周期股票的跌幅都比较大,现在还在恢复的阶段中,我觉得A股接下来应该会有反弹。
Q:宁德时代“锂矿返利”计划实施了吗?锂价重返20w+元/吨,是否给宁德时代等与车企开展类似合作的电池厂带来不利?所以 “锂矿返利”是不是变得尴尬了?
不尴尬。宁德时代会跟上游供应商比如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签合同,拿到批价。宁德时代用“锂矿返利”的方式去压制锂的价格,从而缩减成本。这体现了宁德时代强大的议价能力和近于垄断的地位。
相应地,上游锂矿资源企业的议价能力会减弱。对于这类企业,只能看短期的反弹或博弈,中长期一定要小心。这就类似于,铜、铝、钢铁的价格以前也非常高,但现在股价不回去,只是在地上趴着。
Q:既然宁德时代接近垄断的地位,那么其他中游电池厂商还有投资价值吗?
宁德时代、比亚迪具备垄断优势;国轩高科已经开始脱队了;亿纬锂能在跟随,现在在海外产能扩张得很厉害,比如匈牙利等地。但亿纬、国轩与宁德和比亚迪相比,是婴儿级别的。世界的电池产能已经被宁德时代和LG划分,我觉得亿纬锂能也是夹缝中求生存。动力电池市场的巨头已经慢慢形成,技术和人才都向头部企业聚拢。
Q:您预期锂价接下来走势如何?下游车企与锂价有何关联?
随着产业链中游电池厂商博弈的结束,下游车企像特斯拉、比亚迪、新势力、大众、丰田等都加入厮杀,我估计最后新能源车企胜出者不会超过五家。到那时候,电池厂商们只能找这几家车企去签协议,电池企业的议价能力就变弱了。
那么,虽然还会有供需矛盾,但是锂价也很难回到以前的高位,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即便锂价出现急速上涨,也只是昙花一现,几乎不会像2021~2022年那样维持一两年的景气度。
我预计今年锂价的均值在20~30万元/吨,30万元/吨可能也是偏高了。最近锂价的反弹有可能是今年的最高价。今年四季度锂价会差一些。这是因为,第一,四季度是淡季;第二,各项经济数据确实都不太好,包括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过高。我觉得,不能说新能源汽车看到天花板了,但一些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已经看到天花板了。
Q:今年中游材料(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环节企业的投资价值如何?
电解液还好一些,因为价值量较大,这源于相关的企业的投入和支出,所以这个环节有望形成寡头,比如天赐材料等。
正负极、隔膜,可能今年就不用看了。它们是比拼产能的,这在中国比较内卷。我觉得下跌趋势还没有结束。可能等到一些企业破产,价格才会反弹;或者下跌趋势中也有反弹,但何时下跌结束,犹未可知。在我与相关企业领导的沟通中,他们都是摇摇脑袋,表示目前看不到希望。
Q:今年新能源还有好的投资机会吗?
今年做成长股投资特别难,做价值股投资更容易。美联储加息周期还没结束,压制成长股的估值。新能源的估值稍微高一点就会被打掉,所以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目前新能源的一些股票进入低估值,像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当然,可能有人会说比亚迪的估值不低,不过它相对特斯拉的估值还是低一点的。
除了锂电池,储能业务还在蓬勃发展。储能相关企业我还是比较看好的,因为现在储能的渗透率较低。电化学储能是目前渗透率最高的,也就10%左右。储能温控、PCS等一些储能企业的股价可能在8月后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逆转而回升,这些企业值得看一看。
投资新能源企业,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渗透率、周期、产能。渗透率方面,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比较高了。周期方面,在价格高的时候,企业惜售,也就是攒着产品,希望以更高价格卖出;价格下跌时赔钱也卖,因为保存需要成本。在产能方面,上游的产能还是比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