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巨大波动。3月4日早间,布伦特原油期货触及111美元/桶,价格大幅提升。目前各国对石油依赖性较强,并且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大国,本次俄乌之间的冲突波及到了世界能源贸易格局。此外,欧美等开始限制俄罗斯的石油的进口,供应中断彻底成为现实,油价也将在此支撑下继续上涨。那么,本次石油价格暴涨会对哪些行业产影响?又会对欧洲乃至全球造成怎样的影响?
为此,我们邀请妙投研究员张博老师为各位投资者来解答。
1、本次原油涨价对欧洲有多大影响?
俄罗斯是全球关键的原材料和能源生产国,俄罗斯天然气和原油的产量分别占全球的17%和14%,最大供给对象均是欧洲。天然气方面,俄罗斯将近72%的天然气出口均流向欧洲;原油的主要供给对象同样是欧洲,对欧出口约为230万桶/日,占俄罗斯原油产量的24%,其中瑞典、德国和土耳其对俄罗斯原油的进口依赖度均超过40%。
在俄罗斯承认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独立后,德国主动叫停北溪2号的审批程序,该项目作为未来缓解欧洲天然气压力的重要渠道之一,运作进程再次放缓(德国原计划7月后通过对北溪2号的审批工作),短期之内可能加剧欧洲能源价格的上涨预期;除此之外,俄罗斯面向欧洲的常规天然气供应也可能遭受影响。从供给端来看,欧洲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供给依赖度较高,俄罗斯在欧洲天然气市场中的占比接近40%。
能源是当前欧洲通胀压力的主要来源,截至2022年1月欧洲调和CPI同比增速5.1%,核心CPI仅2.3%。刨除能源价格后,欧洲实际并未面临显著的通胀压力,当前俄罗斯与美欧在能源领域供需相互依赖,制裁大面积升级容易导致两败俱伤。
2、原油价格暴涨对我国哪些行业有影响?
原油成本占企业营业成本的40%-70%左右,因此油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行业的盈利能力。单从原料成本角度来看,低油价对石油化工产业是利好,不仅是在原料端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助于降低燃动力消耗等其他成本,增强石油化工行业的盈利能力。在高油价水平下,上游开采行业非常受益,但对下游石油化工行业来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产品无法实现成本的向下转移,使得价差收窄,行业盈利空间将被大幅缩小,企业盈利能力承压。
对市场而言,油价上涨一方面直接提高了工业生产领域的成本。油价攀升,燃料及动力、化工相关产品和金属及制品行业PPI同比涨幅最大;另一方面高油价通过价格输入和收入转移效应带来CPI的走高,CPI与固定资产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从产业链传导来看,随着产业链下移行业集中度降低,价格传导作用减弱,行业影响减弱。
3、石油产业链中有哪些表现较好的标的?
看好进行业务布局实施规模扩张带来业绩增量的头部企业。如卫星化学、新凤鸣、荣盛石化。同时建议关注处在油价后周期的油服行业。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均不构成投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