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次日,盘面上数字经济板块走势强劲。
那么,这份《规划》有何值得投资者关注的要点?带来哪些较为确定的投资机会呢?妙投邀请嘉宾投资圈里说心学来为我们作一解读。
核心看点:
这份文件的最大亮点是提出“2522”整体框架,框架中“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变化。
这份文件强调将数字经济建设与政府官员考核挂钩,但是不同省份、市县的考核标准是根据产业禀赋和发展条件来定的,有各自的考核标准。
这个文件带来比较明显的机会方向是国资云和数字政务。
Q:《规划》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要点?
A: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我觉得包括三个方面: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据要素。
这份文件的特点是提出“2522”整体框架布局。为什么?因为以前关于数字经济的文件有不少,但是缺少整体架构性文件,之前都较为分散。
数字经济行业涵盖广泛:最底层是硬件,比如半导体,然后是服务器,上面是软件,以及各种应用,包括近期火热的ChatGPT等。互联网公司、运营商、云服务公司等也都属于数字经济的范畴。再宽泛点,现在很多消费电子因为是基于数据去做,也属于数字经济。
所以,数字经济的内容太丰富了,必须以完整架构的形式来去落地,大家才知道重点是什么,如何做。那么“2522”整体框架应运而生。
图:《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2522”整体框架布局
1)第一个“2”: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
数字基础设施。众所周知,基础设施是非常重要的,有铺路修桥的作用,所以首先强调的就是基础设施。ICT产业里有很多基础设施,而且据最新消息,工信部开始鼓励6G。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因为如果没有它,无法提供更大的带宽,更高的速度,搞数字经济就是空中楼阁。
数据资源。在基础设施里产生的数据是流转的。数据的资源体系里有国家数据资源体系和国家的大数据平台,这是比较新的提法。整个国家的数据要素的结构:60%是政务数据和公共数据,比如政府数据、天然气和煤气管道,交通、医疗等;企业数据只有38%;剩下2%是个人数据,分类讨论。
2)第二个“5”: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
也就是,在这“五位一体”的基础上去实现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化实际上是对传统经济的数字化改造,相当于对整个社会结构进行升级。
政治方面,数字政务、智慧城市是这几年一直在推的。文化方面,包括游戏、在线图书馆等。社会和生态文明也是这样的延伸,比如现在很多公共机关通过数字化去实现一件事只办一次,以提升社会运行效率。
3)第三个“2”: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
这个框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第三个“2”。因为它是非常重要的变化。
数字基础设施的创新体系。在消费电子方面,我们很努力地追赶美国等国家。但随着形势的变化,比如美国芯片法案实施后,咱们的设备和软件受到了非常严格的限制和制约。这导致我们想一口气升级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短中期基本看不到了。所以,这个文件更强调基于现有的存量技术该怎么去应用。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做28纳米的芯片,那么考虑怎么让28纳米的芯片在数字经济里做创新;而不是把最尖端的技术去升级到位,去做7纳米、5纳米、3纳米。其实,28纳米现在对于工控领域、汽车领域就够用了。最主要的是对现有存量经济进行开发和创新,而不是对尖端技术在目前明显不具备工作条件的情况下硬着头皮突破。当然,这个工作是要做的,但现在更倾向于先用既有技术进行数字经济的发展和规划。
构建数字安全屏障。这个强调过很多次,比如对于人们担心健康宝里的数据会不会被滥用,各个省都公布销号或抹除了。
4)最后一个“2”: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
国际环境和国际环境具有一致性。具体来说,全球都在发展数字经济,因为现有新兴产业的运行都是需要有算力的,好的算法和好的数据支撑才能去提升产业运行的效率,比如半导体、医疗健康、自动驾驶都是典型案例。ChatGPT、AICG,如果没有算力,就无法对整个行业做颠覆式创新。
但国内和国际环境也有一些区别。
近几年不少国家对我国先进装备的禁运,导致很多先进装备需要变成我国自主可控的,能自主可控的东西就要自主可控,这是非常强调的一个点。俄乌冲突、台海问题也都带来了一些影响,所以我们是顶着压力去做。发达国家想尽可能地去拉开差距,这是我们所处的环境。
国际上不一样,欧美国家面临供应链过度集中的压制,国际关系也在发生撕裂和重组。
大家发现,必须要在产业升级中用新的技术,主要是数字技术,去提升各自的全要素生产率,才能跨越这段非常艰难的时期。
Q:《规划》中提到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这在以往的政策文件中少见,有何意义?
A:首先,这是我个人非常认可的。这是中央出台的文件,级别非常高,内容一定是非常谨慎的。发布出来,一定是获得了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一定会落地实行、非常重视。所以,可以期待这个文件发布后会有数字经济项目落地,比如数字政务、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大批的跟政府财政相关的项目。
不过,和领导干部考核挂在一起不是第一次提出,之前全国多地已经在这么做。比如贵州、山东、福建、江西、河南等地都已经在做这样的考核了。咱们国家一定是先有落地的试点,做出来有效果再去推广。
每个地方会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做具体规划,有相应考核机制。比如重庆分成三个区域:经济发展区、生态涵养区、社会人文区,这三个区域做数字经济化,肯定是不一样的标准,因为产业禀赋、发展条件不一样。适合旅游的就在旅游方面搞数字经济,不是在智慧城市方面去搞数字经济。
Q:这份文件有望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A:目前国资云和数字政务是比较明显的方向。国资云,是央企(主要是运营商)或地方国企要去做一些云方面的业务,和私有企业或外资企业去同台竞技。数字政务,是政务的数字化。为什么二者是很好的机会?
原因一,战略规划公布后,对它们的投资力度会明显放大。比如,运营商这段时间的行情一直是很好的,因为它是数字经济的基础通道,扮演的也是国资云的角色。
原因二,数据有国界。政务数据非常敏感,不会轻易交给私有云、外资云。现在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各自重新划分势力范围,重新成为盟友、敌人,在有假想敌的前提下去进行贸易与合作。不是纯商业,而是混合了政治和军事。数据也一样,它涵盖的国民和政府信息是重要情报资源,所以在云服务商上也会有相应划分。
运营商做国资云是最顺的。因为如果是纯国资,很多来自地方政府,虽然数量多,但是规模小,只能在县级去做,很难扩展到全省或者全国。而且,不只是购买服务器、存储数据,还需要提供IaaS、SaaS、PaaS等应用,比如阿里云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SaaS、PaaS应用。纯国资云在这方面欠缺很多,而运营商去成立合资公司,或者直接用它的IaaS等,然后以国资云的形式拿下标,去运营。实际上,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在数字政务上的合作已经开始挺久了。
所以,除了是运营商的机会,还是腾讯、阿里等云服务的互联网公司的机会。尤其是在这一轮对平台公司的监管后,平台公司也都知道做云计算服务非常敏感的地方。去年中央已明确表态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可以看到阿里云最近集中签了一批合同,都是和地方政府签的。
但是如果有国资云同台竞技,那么国资云占的优势还是更大一点,前提是提供的应用、服务、成本不差得离谱。每家公司云计算服务的成本不一样,如果国资云给的报价特别离谱,比如高2~3倍,那也不行。
我觉得,国资云的逻辑蛮长的,但从海外市场情况来看,IaaS的市场空间比不上PaaS和SaaS,海外诞生了一大批公司,其中有Salesforce这样的大公司。
综上,国资云和数字政务比较确定的机会主要有:
1)云服务的提供商:运营商或云服务的互联网公司;
2)硬件的提供方:如服务器,像中科曙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