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买它……

发布于 2022-12-20 20:42

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年度经济会议,它是判断当下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鲜明的指引作用。

 

本次会议有哪些内容值得关注?投资者该如何参考来进行明年的投资布局?

 

核心看点:

  1. 根据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基调最主要的是扩大内需,稳定信心。

  2. 明年不会那么顺利,所以并不是中央提了扩大内需,明年内需就会一下上来;也不是提出扩大内需,我们现在就要买消费。

  3. 消费赛道更好的买点是在一季度疫情冲击后。现在市场是利好出尽的状态,接下来会有一堆利空:一是国内疫情冲击,二是海外市场开始下行,尤其是欧美的衰退,会影响到A股的风险偏好。

  4. 新能源仍然是非常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不会像前两年那样成为绝对主线。最大抓手是新能源汽车。

  5. 对平台经济从之前的限制变成鼓励。

  6. 坚持房住不炒,支持住房改善。从二十大的方向来看,地产是阶段性解决经济总量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长远的,何况现在已经涨得差不多了。

  7. 如果有暴跌,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支持的方向就行,明年逢跌买消费。如果要新配,就选好企业,免税比如中国中免,互联网比如腾讯。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说是二十大、中央政治局会议、《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的延伸,它们是保持一致的、连贯的。同时,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明了很多方向。

 

那么,本次会议的重点政策是什么?需要和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对比。

 

第一,会议的定位。2021年的定位是平稳,因为2022年要召开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那么2022年二十大举办完了,我国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要开始落实二十大定下来的方向,这是本次会议的定位。

 

第二,形势的判断。2021年指出,我国经济面临需求冲击、供给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是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2022年指出,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三重压力仍然较大。这是比较实事求是的,实际上今年的经济、社会比去年的乱多了。

 

第三,政策的基调。2021年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2022年政策基调最主要的是扩大内需,稳定信心。

 

原来更多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更多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这个背景非常清晰:今年疫情造成的内外部影响,使经济整体上偏收缩,尤其是社会的消费,根据最新出炉的社融指标,社融同比减少5.8%,这个数据非常差。考虑到明年出口会有很大压力,投资又难以支持高增速,主要靠消费的内生动力来带动GDP增长,所以就提出扩大内需战略。

 

本次会议提出,推动经济整体运行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和二十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是相对应的,简单说,不是原来那种粗放的放水刺激方法,而是比较精准的、结合实际情况的刺激方法。

 

要改善社会的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这和政治局会议纪要的内容也是相匹配的。社会对于目前中国经济的信心已经下降了,所以提振信心是明年的非常重要的工作。抓手是在扩大内需和保证投资这两个方面。

 

具体政策:

 

财政政策。和去年一样,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要加力提效、加大幅度,可能明年减税降费就比较少了,最多就是延续,更多的财政政策会聚焦在投资上。

 

货币政策。今年的货币政策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明显比去年定调高一些,同时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分。在具体细项上,去年的提法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今年没变;去年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今年没提

 

重点任务:

 

今年有五个政策目标,都是对政治局会议的延续。其中,“ 产业政策要发展与安全并举”是去年没有提过的。

 

重点工作:

 

第一就是扩大国内需求,说明这是最重要的。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是针对供应链的,然后为高质量发展做了定调。

 

三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是同时毫不动摇地去支持和发展的。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怀疑是国进民退,那么本次会议做出非常强的表述,简单说是,强调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毫不动摇地去支持

 

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这延续了政治局会议的表述。背景是由于国际政治形势、经济情况、风险偏好等问题,很多外资撤离。所以,留住外资是明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这是房地产相联系的。

 

具体领域:

 

1)最重要的还是强调房住不炒,不是走到老路上。要化解金融风险,支持住房的自住型需求,这与《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是一脉相承的,鼓励住房改善,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

 

2)最主要的部分是扩内需。扩内需最重要的抓手,一是住房改善二是新能源汽车,三是养老服务。

 

住房改善的投资机会。一是优质的房企,因为新房的质量很重要,优质的房企出优质的盘。对于房地产企业的严格限制会放松很多,逐步去掉不合理的限制,支持优质房企。二是地产相关产业链,建材、家具、家电等都会有提振。

 

养老服务不是特别赚钱,我也很难想象养老服务会在短期内带动多少需求,医疗上可能会有。但是纯粹的养老服务,根据我们从一级市场上看到的情况,是很难到赚钱的。

 

3)消费领域,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明年最主要的增量还是来自国内的消费,逢跌就买消费。

 

买消费要等回调。最近的疫情肯定是有冲击的,现在看来很多出了疫情的大城市已经对疫情的发展范围有明确的认识,但很多二线及二线以下的城市对于疫情发展范围和对经济的影响的认知还不是充分的。而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完,从现在到两会之前都很难再有大范围的政策定调了,更多的是政策的落实,是利好出尽的状态。

 

4)科技领域,狠抓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与二十大说法一脉相承。鼓励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

 

这里还有一个新提法,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和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对于平台经济的定调,2020年是防范资本的无序扩张,2021年是要给资本设置红绿灯,而今年就是支持平台经济的引领发展,很明显的变化,说明明年互联网会有很好的机会。国内的互联网企业目前以c端为主,所以可以直接买ETF。不过,互联网主要在港股,目前因为海外的情况是向下的,所以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要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明年出口会不太行,只能是尽力对冲。从11月的数据来看,东盟对于国内出口的拉动力度在非常快地缩减。七八月以来的出口增速一直靠对东盟的出口在撑着,但到11月已经不太行了。因为现在美国基准利率还在高位,欧美经济衰退,东盟内需没起来,也靠出口,它们的出口不行了,内需也会出问题,所以东盟的支撑力度也会下来。所以明年全球出口都不行。

 

而且,一般在美元基准利率比较高时,尤其是美元指数保持高位一段时间(通常2~3个季度),可能会出现一些小范围的金融风暴或经济风险,那么一定会影响港股,因为港股的风险偏好是由全球的风险偏好决定的。这是明年最主要的风险。

 

防风险,其实这几年一直都在提防风险,尤其是去年和今年,今年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防止形成区域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以金融风险还是高压状态,不用去想象在金融业有多么大的打开。

 

从全球经济上也能看出来,明年若干个国家可能会出现经济衰退的连锁反应,在经济衰退加上全球金融风险的格局下,国内可能产生金融风险,那么这是要去严防的。所以,这从投资角度给我们的提示是,明年不会那么顺利,不会是风平浪静的。并不是中央提了扩大内需,明年内需就会一下上来;也不是提了扩大内需,我们现在就要买消费。现在市场已经是利好出尽了,意思就是这些政策都发布了,那么接下来就要看实实在在的数据上的表现,然后市场来定价。

 

新能源的最大抓手是新能源汽车,但其他方面就提得少了,新能源明年会进入一个正常增速的阶段。新能源仍然是非常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不会像前两年成为绝对的主线。

 

我认为有几个原因。第一,目前政策定调已经很多了。2020年-2021年新能源能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美在发展新能源上是一致的,两国在2021年年底的格拉斯哥大会上达成了新能源方面的合作,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这基本上是新能源的顶点了。之后一路下行,更多是因为产业格局的问题。这两年新能源扩产非常厉害,竞争格局严重劣化,尤其是在一些很容易扩产的领域,包括新能源电池材料、光伏产业链等。

 

第二,去年的七八月和今年的七八月的情况显示,运动式“减碳”会带来能源的不稳定。

 

第三,随着这两年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核心环节的渗透率已经达到高水平。比如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20~30%,不再是前几年的5%。光伏扩产就更厉害了,渗透率并不是特别低,但它能保持持续增长,这是确定的。我相信,在这十年政策对新能源还是持续鼓励的,但它已经从低基数行业变成了高基数行业。

 

前年去年是低基数,高增速,再加上政策的风,但是接下来可能基数就已经高了。明年可能会有一次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因为它的估值溢价没了,投资价值就出来了。即使是宁德时代,现在也就30多倍的估值,再杀到30倍以下,就是制造业的估值了,但它竞争力还是在的。虽然竞争格局劣化,但是20多倍还是值的。

 

2、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接下来的配置思路是怎样的?投资机会有哪些?

 

首先,本次会议最强调的就是扩大内需,所以这方面明年肯定是要配的。

 

明年国内恢复内需也有条件:今年一季度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基数都比较低,源于今年持续受疫情影响;明年就不一样,一季度后基本进入持续恢复期,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感染过了,群体免疫了。所以我觉得扩大内需还是很有机会的。消费更好的买点就是在一季度这波疫情冲击后。

 

当前市场现涨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是市场未将这波疫情的冲击充分考虑进去,加上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落幕,大家可预期的东西都提前走完了,利好就走完了,剩下的政策落实就要等到明年两会以后了。

 

这是因为,十二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是二十大之后首次对经济的一个定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当于是党中央对于中央政府的一个指导:明年的经济应该是这样的……;明年三月两会是政府告诉人大:今年的工作计划是这样的……

 

因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都在大家预期内了,所以我认为现在市场是利好出尽的状态,接下来会有一堆利空:一是国内疫情冲击,二是海外市场开始下行,尤其是来自欧美的,无论是经济还是股市都是向下走的,而这会带来对A股风险偏好的影响。而且,从技术面上来说,前期领涨的指数现在都是涨不动的状态。

 

再来说说,根据这次会议超预期的几个方面,有哪些机会:

 

一是消费的定调。消费的投资机会,可参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的关键回答。

 

二是对平台经济的定调,从之前的限制变成鼓励,这是很大的变化。加上互联网本身就有消费属性,所以虽然可能波动比较大,但明年互联网会走得比较顺。

 

再者,对于房地产总算是定调了。我觉得总体是略微不及预期的,因为现在政策在需求端的支持方向主要是住房改善,而不是住房的全面刺激;在供给端,更多是对优质房企的支持,但与市场预期的通过全面刺激房地产来提升经济相去甚远。整体上,托而不举。二十大是五年一届,从二十大的发展方向来看,重点还是高端装备的制造,房地产是阶段性解决经济总量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长远的,何况市场price in的程度已经差不多了,我认为很难再涨了。

 

那么,如果明年市场下跌买什么?

 

我们根据过往情况来看,这两年出现一个有意思的情况,一旦市场有暴跌,买新能源就完了。2020年底开始强调新能源,2021年年底也在强调新能源,所以2021年和2022年走了两年新能源的主线。尤其是在2021年4、5月,A股跟随美股下跌,并且受俄乌冲突、上海疫情的影响,而新能源从5月开始走出了非常好的行情。不过那两年不太一样,2021年主要是新能源车,2022年主要是光伏,这两块是新能源表现最好的,而其他子行业也表现很好。由此可以推断,只要有暴跌,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支持的方向就行。

 

所以我相信,明年如果有暴跌,那么买消费也是非常好的方向。如果懒得用心配,就买消费ETF,或恒生科技,或港股消费。

 

如果要新配,就选好企业,免税比如中国中免,互联网比如腾讯。其实互联网最好的标的我认为是拼多多,因为拼多多今年是靠业绩,不是靠别的,不是炒一波,这非常符合投资的定位。但它目前只在美股上市。

 

明年会表现比较好的,尤其是从下跌幅度、行业格局、政策鼓励来看,我认为明年主线之一可能就是大消费,包含三个:免税、互联网、与消费有关的医疗。主线之二是安全和发展,这里更多是半导体、信创、军工这三个,明年新能源可能要休整一整年。

 

对于专家的解答,您还有疑问或其他观点,欢迎留言评论告诉我们。如果您是某领域业内人士,愿意分享您的洞见,可以私信小助手(huxiuvip302),我们将在认证后邀请您加入专家库。

本回答由1位专家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