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璞泰来与宁德时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就复合铜箔集流体业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开拓新能源海内外市场,这意味着复合集流体量产和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复合集流体是怎样的产品?对动力电池行业会产生哪些影响?璞泰来和宁德时代的合作会是行业洗牌的机会吗?如何把握相关投资机会?妙投邀请到了资深电池行业专家为您解答。
核心看点:
复合集流体“三明治”型集流体,在减重、安全性上均有较大提升
复合集流体产业化进程推进较快,近两年仍有产能上的掣肘
相关布局企业较多,对电池行业格局影响有限,还需时间提升渗透率
产业内先发优势已经形成,后续随着工艺成熟,行业将进入充分竞争
Q:复合集流体是什么?对电池的性能提升体现在哪些方面?
集流体其实就是电池中导电和活性材料载体的部分,随着动力电池不断发展,减重、导电性能要求提升非常快,集流体这一部分也卷的很厉害。其实集流体对电池的性能影响不直接,本身不参与电池的反应。目前主流的电池里集流体的重量差不多占到15%左右,集流体减重意味着我们能够把电池活性物质的占比进一步提升,从而实现电池性能的提升。
传统的集流体正极用的是铝箔,负极用的是铜箔,把铜铝箔不断做薄是一个思路,但太薄的铜铝箔会变形、断裂,这就导致了安全性和减重诉求不能两全。目前比较先进的铜箔产品也做到了4.5微米,相比前代的6~8微米,提升大概在5%,综合成本和供应稳定性,实际上是一个不错的方案,但已经没有多少提升空间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也比较低,因为太薄了容易断裂,产线上也确实出现了这种情况,目前稳定主流的还是6微米的铜箔。铝箔也是类似。
那复合集流体其实就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所谓的复合集流体,实际上就是在两层金属薄膜之间加一个高分子层,做成“金属-塑料-金属”的三明治形状,是工艺上的一个创新,金属用量下来了,比如PET铜箔,用的铜箔量是同规格产品差不多1/3,在原料成本和重量上都有进一步突破的空间,铝箔因为本身重量就比较有限,所以在减重这一块潜力比较小,目前大家关注更多的还是铜箔的创新。安全性上,复合集流体由于金属用量相对较少,内短路的风险也较低。很多人判断复合集流体是未来集流体的方向和解决方案,我认为是合理的。
Q:复合集流体目前落地的技术难点有哪些?产业化进程如何?
目前复合集流体的产业化条件已经比较成熟了,大厂商其实很早就开始布局,今年很多厂商已经做到了小规模量产,很快就有机会迎来比较大的增长。最近引起市场关注的是璞泰来和宁德时代的签约,璞泰来的确是布局复合集流体比较早的厂商之一,但有产业化条件的厂商不止一家,在工艺成熟之后,进入这个赛道的厂商肯定会越来越多。目前复合集流体的工艺还是比较成熟的,铜箔干法和湿法都有。各个厂商其实在主要工艺上还是有区别的,这也是行业竞争在这个阶段比较核心的差异。比如复合铜箔目前相对成熟的磁控溅射、水电镀,目前良率是最高的,也是市场最关注的,从产品量产落地的层面看,这个工艺是最有可能成为首批大规模出货的路线。
其实大规模产业落地,一方面是要考虑工艺的成熟度,包括产品的性能、良率,另一方面要考虑整体的成本,包括溅射的设备、产线迭代的成本等等。在我看来,工艺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产能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像宁德时代这样直接锁定一家供应商,应该也是考虑到一旦产品迭代,能够在产能上享受优先的供给。
Q:璞泰来与宁德时代的签约,对复合集流体产业和动力电池的竞争格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刚刚也提到,宁德时代这个协议的签署,其实是对供应链的提前部署。目前,其实复合集流体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这个时间不会太久,抢跑的厂商一定是掌握了比较突出的工艺的,同时也锁定了上游设备和基膜供应商的,这些厂商也是最有可能成为首轮竞争里领跑的人。
但对于电池行业来说,这个变化不算太大,首先从行业发展来看,复合集流体毕竟还处于量产前的状态,即使宁德时代锁定了璞泰来这家供应商,把试制产品变成成熟的电池产品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其次,集流体新品的渗透率是要慢慢上来的,两年能到10%就是不错的水平了,可能会先利好一些高端产品,等到产能上来之后,才能普及到普通产品,这也需要一定的过程。其实这对于铜铝箔企业的格局影响是更大的,但一些头部的企业其实很早就开始进行相关的技术储备,因此这样一个比较自然的技术迭代过程我不认为会造成行业大的洗牌。我们只能判断,复合集流体的确是好的解决方案,而且之后大家的产品大概率都会用,这是对整个产业最大的影响。但从短期来看,还需要一定的验证时间。
Q:复合集流体未来的市场规模和可以关注的投资标的有哪些?
市场规模其实不会特别大,你要考虑到集流体在电池成本里占比是不大的,集流体相关材料的成本也整体有限,因此复合集流体创造不出千亿万亿的市场,分散到各个环节,可能规模就更有限,当然这个估计是不专业的,还是得看专业的市场机构预测。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复合集流体的环节其实很少,上游设备主要是设备、基膜等,设备这一块主要是爱发科,国内设备也有一些,包括东威、腾盛;下游就是电池企业;作为产业链中间环节,复合集流体企业实际上已经开始比较激烈的竞争了。我刚刚说很多厂商是转型布局这类产品,双星、璞泰来、英联等属于比较早布局的一批,已经拿下了一些企业的订单,但这一类先发优势其实不是特别明显,当然,已经有订单和送检产品的企业会有一定的壁垒,但壁垒不会持续很久,很多类似的企业都部署了产线,很快这个品类就会进入到比较充分的竞争中,如果希望投资复合集流体的话,可以多关注一些有产线设备部署的企业,一旦量产,这些企业可能会比较快的形成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