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氢能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2021氢能已上市公司的业务规模还停留在千万到刚过亿元的级别。
●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在工业深度脱碳、交通以及跨季节储能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考虑到氢能产业链未来大概率会电气化使用为主,中上游的制氢和燃料电池将会是后续发展的重点。
● 按照国内新能源发展的有关规划,“煤制氢+绿电制氢”将会是中长期的基本格局。
● 煤制氢环节因为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关注企业的技术进展,尤其是制氢的碳排放水平;绿电制氢环节除了大规模电制氢技术之外,绿电资源的拥有量也会成为竞争的关键。
● 氢储运环节是目前全产业链技术攻克的重点,未来将沿着“气态→液态→管道”的路线发展,核心挑战是安全性。氢加注相对发展较早,专用加注设备技术壁垒较高,值得重点关注。
● 燃料电池生产环节,催化剂原始资源铂储量比锂更少,同样高度依赖进口;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膜电极中三大组成原件技术含量很高,目前也需要大量进口。企业如能够成功解决膜电极的成本和生产规模问题,有望在竞争中取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