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任正非看好的算力革命,带来哪些基金投资机会?
2023-03-23 10:56

任正非看好的算力革命,带来哪些基金投资机会?

文章所属专栏 基金研究精选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0:34

出品|妙投app

作者|刘国辉

头图|视觉中国


随着大模型的火爆,算力愈加被摆着突出的位置。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最近在谈话中表示,未来在AI大模型上会风起云涌,不只是微软一家。ChatGPT会把计算撑大,把管道流量撑大,这样AI底层算力平台的产品就有市场需求。

 

对于国内的大模型之争,360创始人周鸿祎在一次交流中也预测,国内不会和美国一样一支独大,头条和其他互联网厂商大家不会相互支持,会互相竞争,360、微博、B站、知乎、小红书、美团、滴滴等,也不敢用巨头的服务,肯定要自己搞。还是希望在这个模型上做出几个超级应用。

 

这样来看,算力需求未来会有很大增长。

 

大佬们的观点与二级市场投资者不谋而合。与算力直接相关的通信板块今年表现不错。截止3月10日,板块涨了20%以上,与大火的计算机板块涨幅不相上下,在众多板块中遥遥领先。不仅三大运营商均大涨了50%以上,通信设备也都有不错的表现。由此也带动了通信相关的ETF基金出现较大上涨,对通信板块持仓较多的主动基金净值也水涨船高。

 

今年最大的投资主题无疑就是数字经济,大热点则是广泛关注的AI大模型,通信是直接受益的板块,支撑大量的数字化应用,需要底层算力的支持,需要数据的传输,而这都是通信业务的基本盘。

 

通信板块全貌


通信板块主要由通信服务和通信设备两大部分组成,以三大运营商为主的通信服务自2020年9月以来持续下跌,已经腰斩,此次上涨还是很有估值上的支撑的。


通信设备板块也是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下跌,从去年5月股市大反弹开始,通信设备也开始上涨,大盘再次跌下去的时候,通信设备还是保持了较好的升势,源于相关上市业绩有较好的支撑。


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通信行业公司营收同比分别增长 11.42%、9.60%和 8.70%。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10.19%、36.17%、12.16%,虽然比不上新能源等高景气行业,但在整体疲弱的宏观经济下属于相对不错的业绩。

 

通信服务与通信设备历史表现

 

展望下一步的投资机会,通信还是不可忽视的,毕竟从数字经济到AI大模型,都不是一时的热点,而是中长期的趋势。发改委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大数据中心投资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累计带动各方面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这使得通信设备在5G建设高峰期过后,依然有需求支撑。

 

不过通信板块投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其中涉及到专业技术和产品,理解门槛较高,且行业里中小市值公司居多,想要把握机会并不容易。买通信相关基金是性价比更好的选择。

 

本篇文章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通信的行情是否有持续性,通过哪些基金可以把握通信行业里的投资机会。

 

通信板块市场机会是否可持续?

 

运营商盈利价值重估


3月20日,三大运营商在前期大幅上涨后,迎来了大跌行情。这使得投资者不得不怀疑,接下来通信板块是否还有机会。

 

大涨后的调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是否还有机会要从支持上涨的底层逻辑来看。支撑运营商此轮行情的主要要素,很多观点认为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之下的央国企估值提升预期。不过估值是市场力量角力的结果,不过政策让提升就能提升的,本质还是央国企要有业绩、竞争力与潜力的支撑。


运营商能够涨起来,首先业绩上不算差,自2021年以来,营收或利润指标能有10%以上增长。其次现在5G大规模投资期已经结束,意味着自由现金流将好转,可用于分红的资金增加,分红派息率的提升将增强其投资价值。


移动和电信均已表示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提升至当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70%以上。而在2022年,移动、电信、联通三家公司A股分红比例为41%、47%、27%。业绩和派息水平的稳定,使得这种大盘股也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此外,大模型训练带来AI能力的提升,增强了AI的商业应用潜力。而实现大模型训练的基础是算力,其中最大的投入也是算力。


国盛证券估算,GPT-3训练一次的成本约为140万美元,对于一些更大的LLM模型,训练成本介于200万美元至1200万美元之间。另外有专家会议纪要数据显示,百度文心大模型成本中,算力占比最大达到50%。运营商拥有较多的数据中心资产,未来在大模型运算中将扮演旱涝保收的卖铲人角色。

 

此外运营商还有两个预期有望带来业绩提升,首先是随着信创推进,政企项目会向国有云平台迁移,运营商的云计算业务有望出现份额提升;其次是数据资产化正在推进中,拥有海量数据的运营商未来可能有资产重估的机会。

 

这样,稳定的业绩与股息率构成了运营商价值的基础,数字经济下的算力需求、国资云是未来增长点,数据资产重估提供了未来想象空间。运营商以前被认为只是互联网大厂的管道,现在则有很大的边际改善。


诺安基金韩冬燕对运营商持股较多,是本轮运营商行情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在她看来,运营商价值重估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价值重估的实现过程中,阶段性的下跌或不可避免。目前运营商的基本面变化在较长时间内大概率是可持续的。


对于运营商的优势,她认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一是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二是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而运营商几乎掌握了90%以上的移动端用户资源,在个人用户端方面拥有巨大的资源优势,还拥有着中国最多的网络基础设施资源,在国内数据中心建设方面也是优势明显,这些资源和布局优势使得运营商在扩展商业模式、开拓面向政企的创新业务空间上有坚实基础。


 对于云业务,她认为,随着国内互联网用户渗透率接近并超过 70%,政府和非互联网企业客户持续成为上云主力,运营商们主动的持续变革在行业环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也开始打开市场空间。


对比各家公司公布的2021年营收数据,主流互联网云厂商在营收和增速上均弱于传统电信运营商,大约在30%-40%的营收增速水平,而运营商云业务增速动辄过百。三家运营商2022年上半年的云业务总和,已经是两个阿里云的体量。


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在于,非互联网行业的不同行业客户需求差异较大,对于政企客户而言,在性能满足基本使用的基础上,自主可控、系统安全是关键。


通信设备受益IDC建设


通信设备方面,是一个周期性较强的成长板块,历史上伴随着3G、4G、5G的大规模投资,通信设备都有过不错的行情。建设高峰期过去后,通信板块会景气度下行陷入调整。不过当前的情况在发生一些变化,5G投资的高峰期虽然已经过去,但算力需求增长推动的数据中心建设,带来通信设备、器件的需求,正在成为通信设备板块行情的主要驱动。

 

以通信设备中较受关注的光通信为例,光通信相对于传统的电通信,具有高容量、传输距离长、能耗低、体积小等优势,其应用场景主要在三方面:

 

  • 其中5G通信、光纤接入方面渗透率已经比较高,进入低速增长阶段,有券商数据显示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在5.3%左右;


  • 目前主要的增长点在于数据中心建设,为数据中心提供光电转换,2020-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在25%左右。国家发改委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东数西算”工程的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已全部开工,“东数西算”工程从系统布局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在已经开工的8个国家算力枢纽中,今年新开工的数据中心项目近70个,其中,西部新增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超过60万机架,同比翻了一番;


  •  未来增长点会集中在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等潜力领域。

 

光通信产业链主要由光纤光缆、网络运营服务、光网络设备、光器件、光芯片等构成,相关上市公司如中旭际创、光迅科技、新易盛等公司最近涨幅都比较大。

 

除了算力革命、数据中心带来的机会,其他一些细分领域如卫星互联网、军用通信、连接器、边缘计算等有自己的独特逻辑,也有相对不错的增长和景气度。

 

例如卫星互联网的潜力被重视,相关上市公司如中国卫星、中国卫通最近涨幅都不小。首先其军事价值在俄乌冲突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星链对于乌克兰局面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大国肯定要加快发展。


当下近地轨道资源已经比较有限,频率资源也日渐枯竭,在“先登先得”的分配原则下,抢占轨道与频率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从产业价值来讲,目前5G通信中卫星互联网是一种补充,在接下来的6G时代将会是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未来会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卫星应用等产业链环节都有相应的机会。

 

这样来看,通信板块未来成长性还是值得关注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基本面来看,随着三大运营商相继表示要提升现金分红比例,意味着资本开支增速会下降,这会对通信设备基本面构成一定影响。随着数据中心的大量建设,需要跟踪算力的使用率,关注大模型、AIGC落地进展与算力需求情况。

 

从交易层面来看,板块的交易拥挤度已经比较高。兴业证券数据显示,经过一段时间上涨以后,目前通信板块交易拥挤度2010年以来分位数达到89.1%,拥挤度仅次于计算机、军工和消费服务,处在比较高的分位点,高于新能源和电子板块,意味着很多机构已经配置了通信,未来一段时间增量资金增加的空间会比较小,且如果资金对板块走势出现分歧,比较容易出现抛压,调整也是较容易出现的。

 

不同板块拥挤度分位点


好在通信的PE估值分位点还比较低,处在2005年以来20%左右的历史分位水平,在各大行业中并不算高,意味着即使下跌也有一定的估值保护。

 

当下各板块估值历史分位


总结来看,通信目前还是有不少结构性投资机会的,包括运营商、光器件、卫星互联网等板块都有较好的上涨逻辑,不过短期也有一定调整压力。待调整之后再进入或是更好的策略。

 

如何通过基金收获通信行业机会?

 

相比于其他行业,通信的特点在于大盘股较少,除了三大运营商以及中兴通讯,其他大多是中小盘股,上市公司数量也不够大,仅在百余家左右,因此主动权益基金对于通信板块的持仓在整体仓位中占比较少,市场上你可以看到全面重仓新能源的基金,重仓半导体的基金,甚至重仓地产的基金,却没有大幅度重仓通信的主动权益基金。

 

通信指数基金受益最明显

 

如果投资通信行业,最直接的工具还是通信相关的指数基金。现在市场上跟踪基金规模较大的通信指数主要有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中证通信技术主题指数、中证科技传媒通信150指数等。


不同的指数因为权重股所在细分领域不同,前十大权重股整体占比不同,风险收益特征有较大的差异。权重股中通信设备较多的指数,今年以来涨幅更大,相应在调整中跌幅也会更大;权重股行业暴露较为分散的指数,相对来说行业配置分散,弹性小一些。


通信板块主要指数对比


其中,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选取的标的包括但不限于5G基础建设、终端设备以及应用场景,旨在反映5G通信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其特点主要是覆盖领域比较广泛,不只是通信设备,还包括通信上游的芯片,以及通信下游的军工、消费电子类股票,且占比高于通信设备。

 

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目前前十大成分股

 

从权重股占比看,截止3月17日该指数前五大权重股占比约30%,前十大占比约47%。因为相对来说含“通信”率不够高,今年以来跟踪该指数的基金表现相对弱一些,如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今年截至3月17日收益率为12.84%。

 

相比之下,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选取业务涉及通信设备领域的公司作为指数样本,权重股中通信设备的比例会更高一些,电子股占比较低,且截止3月17日该指数前五大权重股占比达到41%,前十大占比接近60%,集中度比较高,因此在今年的行情中涨幅更高,如跟踪该指数的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今年截至3月17日收益率为19.43%。

 

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前十大成分股

 

中证通信技术主题指数跟前述的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比较相似,成分股比较多元,选取产品或业务与5G、物联网、光通信、量子通信和卫星通信等新兴通信技术相关的公司证券,包括但不限于通信设备及技术服务、半导体、电子、计算机等行业,目前的前十大权重股中既有通信设备,也有电子、半导体、军工、计算机,行业暴露比较分散,截止3月17日前五大权重股占比30%,前十大占比50%,因此风险收益特征与5G通信主题指数很相似,跟踪该指数的基金,如东财通信A,今年以来截止3月17日涨幅为15%。

 

中证科技传媒通信15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


中证科技传媒通信150指数是一个从行业分布到权重股占比都更加分散的指数,选取的是涉及科技传媒通信产业的上市公司,目前的权重股集中在电子、运营商、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半导体上,截止3月17日前五大权重占比只有16%,前十大也只有26%的比例,总体来说在通信相关指数中弹性最小,不过因为运营商占了较大比例,今年以来收益也不错,跟踪该指数的基金,如景顺中证科技传媒通信150ETF今年以来截止3月17日涨了16.72%。

 

总结来说,当投资者觉得短期内通信有较大机会时,比如已经经历了一大波调整,交易拥挤度变低了,性价比显现,可以买入弹性更高的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相关基金;如果追求更低的回撤,可以选择中证5G通信指数、中证通信技术主题指数相关基金;如果看好包括通信在内的整个TMT的机会,中证科技传媒通信150指数相关基金是更好寻找。不过这些指数的成分股权重调整也比较频繁,需要进行跟踪。

 

在选择基金时,也需要适当考虑规模,规模大意味着ETF的流动性更好。从规模上来看,目前跟踪中证5G通信指数的基金规模最高,其中华夏5G ETF规模达到87亿元,在通信相关指数基金中最大,此外银华5GETF规模为19亿,规模也不小。


相比之下跟踪其他指数的基金规模不大,如跟踪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的国泰通信ETF最新规模为14亿。景顺中证科技传媒通信150ETF规模不到3亿。跟踪中证通信技术主题指数的东财通信并非上市的ETF基金,A类C类份额加起来不到2亿元。

 

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对通信持股占比少,可关注其观点做投资参考

 

在主动权益基金中,基金经理配置通信板块的占比在整体持仓中占比较低,因此往往对净值影响较小,不过市场上也有一些对通信有较长时间持股的基金经理,可以多关注其持仓变化,也可以经常参考其对通信板块的看法,来辅助我们的投资决策。

 

市场上对通信服务特别是运营商持仓较久的是诺安基金韩冬燕、大成基金刘旭、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另外睿远基金傅鹏博和赵枫近两年也一直将中国移动作为第一大重仓股,占比在8%左右。这些基金经理中,刘旭、鲍无可都是深度价值风格,选择运营商可能是因为其收益稳定、分红率高以及估值相对较低;傅鹏博和赵枫都是均衡配置风格,配置中移动更多是起到收益的压舱石作用。

 

韩冬燕今年以来因为重仓三大运营商而实现了较好业绩,截止3月17日,管理的三只产品收益均超过15%,排名进入同类前1%。韩冬燕过去几年一直持有中国联通,是少有的坚持配置运营商的基金经理,不过持仓占比并不高。


在2022年底对运营商板块大幅加仓,管理的两只产品前两大重仓股均是运营商(电信和联通),另一个产品则是将三大运营商买成了前三大重仓股,持仓占比达到了21%,对净值的贡献率大幅增加。韩冬燕长期收益也比较不错,2015年开始管理代表作诺安先进制造,截止今年3月17日的7年多之中,收益达到161.84%,年化收益达到13.56%,属于牛市涨得不算多、熊市跌幅也不太大的选手。

 

韩冬燕整体风格偏均衡成长,历史配置来看,持股既有新能源、高端制造、电子、汽车等高成长的行业,也有基建、银行等偏价值的行业,她在选股中,核心关注商业模式,同时也要综合观察公司的长期空间、中期趋势和短期业绩,来判断一家公司真实的成长性。她认为,基金经理既需要把握基本面,也要对估值有一定的相机抉择。收益来源上,一方面要赚低估值的钱,另一面要赚价值成长的钱,要考虑到低估与成长的结合。

 

在通信设备板块,对通信有较长配置时间的基金经理有安信基金陈鹏、财通基金金梓才、华泰柏瑞方纬、财通资管姜永明、国泰基金程洲等,配置比例都比较低,有的甚至现在没有配置通信,因此不一定买关注其产品,可以多关注这些基金经理对通信的观点,因为这些基金经理对通信看了较长时间,都会有自己的见地,可以作为投资参考。

 

如金梓才是TMT研究员出身,在2020年及以前是对包括通信在内的TMT板块配置较多的选手,是在2018年三季度就较早重点配置通信的基金经理,2018年市场对于5G投资规模与应用场景的看法有分歧。当时金梓才认为,基于5G网络低延迟、大宽带、海量连接的特性,一定会有很多应用应运而生。


通信行业历来在行业景气度高的时候有好的业绩兑现,这点在3G和4G投资时期都已验证。在2019-2020年,其重仓股中经常有4-5只通信股,两年的收益也都比较不错。不过2021年至今持股转向了周期、电力等板块。在2022年上半年的路演中他表示,从2019年开始的以5G为首的科技股行情,基本上走到2020年下半年就已经告一段落了。因此之后对通信没有再配置。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