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海外银行陆续暴雷,08年金融危机或将重演?|策略
2023-03-16 17:33

海外银行陆续暴雷,08年金融危机或将重演?|策略

文章所属专栏 每日投资参考·第二季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6:27

作者|张楠

头图|视觉中国


最近海外市场颇多动荡,先是美国硅谷银行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挤兑、破产和被美联储、财政部等刚兑的从破产到政府救助的一整套流程。然后第一共和银行、瑞信紧跟后尘。尤其是瑞信银行在年报中披露财务报告程序存在“重大缺陷”后,本身已经企稳反弹的全球金融市场再次出现恐慌的情绪。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从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到瑞信“爆雷”背后的问题以及这一系列事件是不是重演2008年金融危机的序幕。

 

1、为什么这些银行会出现问题?


我们先来聊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问题:为什么这些银行会出现问题?

 

这个问题要回到在疫情期间美联储的无限量放水和美国政府对居民的财政补助。在2020年新冠疫情刚爆发的时候,美联储为了应对冲击,实施了无限量的宽松政策,而美国政府也通过财政补助给居民发了大量的现金。

 

这既造就了美国居民的“超额储蓄”达到历史的巅峰,也成为了通胀至今无法顺利消退的元凶。

 

回到银行的视角,当居民的储蓄大大增加的时候,意味着银行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投资。对于这种资金的运用一般都是投向包括国债在内的各类债权类资产。但问题在于,当时由于美联储的无限量宽松政策,市场利率早就被压到了“地板价”。这种情况下银行只能用这些相对期限更短的资金去尽量投资一些长久期的债权类资产,这样才能获得相对更高的收益。

 

这在我们通俗的理解里,这有点类似普通投资者用3年期限的经营贷去置换30年的房贷,这就是“借短投长”。如果无事发生,最终广大的普通投资者可以通过不断续贷,用更低利率的资金去收获更好的资产和更高的收益。

 

但问题在于美联储开始加息了。而且这一轮加息幅度和速度都史无前例,拿美国十年期国债为例,当银行收到现金购买国债的时候,国债利率可能在0附近,但是当美联储加息之后,美国国债的利率一度达到了5%的高峰。而国债的利率和价格成反比,这代表国债的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下跌,给银行的投资造成了巨大的账面亏损。

 

本身这些债券如果持有到期不卖出,这期间的价格变动就只是账面亏损,不会影响最终的兑付,危险也相对可控。但问题在于银行对储户有兑付存款的义务。当储户开始挤兑式的提取资金,而银行又没有足够的现金兑付的时候,银行只能卖出国债,这个时候账面亏损就变成了实际的亏损,最终导致银行的破产。

 

本文为妙投会员专享付费内容,上述仅为摘要,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领取七天会员,即刻加入妙投会员解锁音频和全文。

本文是 每日投资参考·第二季 付费栏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