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又一个 AI 春天即将来临|AI内参
2023-03-09 10:00

又一个 AI 春天即将来临|AI内参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第二季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9:23

作者|赵赛坡

头图|视觉中国


在英伟达收购 ARM 失败之后,软银就不断加快推动 ARM 上市,但也面临一系列地缘政治的挑战,本期“计算“专栏提供一些分析。


关于大模型的商业化探索,微软、OpenAI 已经启动,接下来 OpenAI 无论是营收、利润还是客户数量,都会成为一众致力于研发大模型的创业公司、巨头(比如百度)估值/市值的风向标之一。


本期还将关注:


腾讯布局大模型;

俄罗斯如何突破芯片制裁;

银行 AI 发展指数;

过去三年 AI 论文引用指数;

AI 市场近期值得关注的融资案例;


接下来,欢迎和我一起复盘近期围绕计算与智能的产业事件。

 

计算


ARM 上市的困境,在英伟达收购 ARM 失败之后,软银就不断加快推动 ARM 上市。首先是上市地的选择,到底是伦敦还是纽约,在半导体产业日益重要的今天,俨然变成了一道事关国家利益的大事。


最新的消息是,鉴于英国金融监管机构 FCA 繁琐而复杂的规则,ARM 已经放弃了伦敦,转而将在纽约上市。不过根据FT的消息,不排除 FCA 修订相关规则,从而实现 ARM 在伦敦、纽约两地双重上市。


其次则是如何应对 ARM 中国的所有权之争,ARM 原计划是希望将该公司的中国业务转让给母公司软银,但多位消息人士透露,该申请自 2022 年 5 月提交之后,未得到中国有关部门的批复,很显然,在中美关系充满不确定性以及芯片产业争夺愈发激烈的当下,中国不希望这个时候失去 ARM。


事实上,ARM 中国的股权、管理权问题非常复杂,过去两年发生了很多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里简单了解一下。


以 ChatGPT 为契机,芯片公司又一次迎来巨大增长机遇,芯片公司们最近风头正胜,比如这两家:


• 英伟达:CNBC 深入到英伟达公司内部,采访到了包括黄仁勋在内的高管,可以帮助各位相对全面了解英伟达这家公司;


• 博通:该公司预计,数据中心芯片的销售额将在 2023 年增长约 20%,而去年的增长率仅为个位数,这凸显出整个产业对于 AI 芯片的巨大需求;


“芯片战争”,作为对俄制裁的一部分,过去一年欧美国家严格限制向俄罗斯出口芯片,不过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俄罗斯的芯片进口总体上已经恢复到 2020 年战前的水平,土耳其、阿联酋成为关键的第三国,大量来自欧美国家的芯片会通过这两个国家转运到俄罗斯。


这个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围绕芯片的限售等政策是多么的荒唐,此前多家媒体披露,美国和日本、荷兰两国达成协议,日荷两国将限制向中国出口芯片或相关设备。


而在半导体制造技术联盟(SEMI)看来,即便美、日、荷三国达成了协议,但如果其他国家没有采取像美国一样严厉的出口限制措施,这些对中国的“封锁或制裁”不会有多大作用。SEMI 进一步指出,在中国巨大的市场面前,由于美国的出口限制,自去年 10 月开始,大量订单涌向中国本土公司以及其他不受限制的其他国家公司。


在对华芯片问题上,美国商务部长 Gina Raimondo 扮演了重要角色,Bloomberg 对其做了一番特写,这位强势的女部长主导了关于芯片、TikTok 以及华为等问题的决策,她的逻辑也很务实,既不与中国脱钩,也要保持一定的条件。

 

大模型


巨头,腾讯内部成立“混元助手(HunyuanAide)”项目组,这是一个类 ChatGPT 的项目,结合该项目参与者的背景来看,腾讯希望进一步整合内部大模型产品,实现从模型到场景的全覆盖。


对于包括腾讯在内的中国公司而言,实现类 ChatGPT 的挑战不言而喻,我在此前的邮件通讯里也谈到以下两点:


• 当美国芯片限售加剧,中国公司的高性能芯片足够训练大模型吗?


• 高昂的硬件采购成本、持续高投入的运营成本以及短期内无法商业化的产品,是否符合(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战略?


也因此,即便未来会出现更多的大模型产品,但会和当下云计算的行业格局类似,中美两国的大模型相互(隔离),并且成为一场巨头之间的游戏,如果说现在的“世界上有五朵(公有)云”,那么接下来世界上可能会有“五个大模型”。


微软展示了一个多模态模型 Kosmos-1,这是一个基于 Transformer 的模型,使用大量文本和图像数据进行预训练,旨在解决图像、文本之间转换,包括输入、识别、生成等。简单来说,就是像 ChatGPT 应对自然语言任务一样实现图像的识别与处理。


如果你已经体验过 ChatGPT,一定会感到文本的局限性,因为人类之间的交互从来不仅仅是文本信息,还包括语音、视觉(图像与视频),如何把这三大类型的交互——自然语言、语音、视觉——整合在一起,也被认为是通向 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步,这个方向非常值得关注。

你可以在这里获取微软的论文。


商业化,一些美国公司已经开始探索大模型的商业化,比如微软,这也不奇怪,毕竟作为 OpenAI 背后的公司,我们有理由相信微软比外界更早开始整合 ChatGPT,而且微软具有众多面向企业市场的关键产品,这对快速推进大模型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本周,微软宣布两个更新


• 发布 Dynamics 365 Copilot:简单来说就是把 ChatGPT 的相关技术集成到 Dynamics 365 里,帮助企业客户更好进行销售管理;


• 为 Power Platform 集成 AI 特性,微软希望进一步降低企业客户使用这款低代码工具的门槛,简化开发聊天机器人或自动工具的步骤;


与此同时,微软表示将在 3 月 16 日举行一场“人工智能工作的未来”的活动,该公司 CEO Satya Nadella 和微软 365 负责人 Jared Spataro 将发表演讲。多家媒体推测,微软或将在此次会议上展示 Office 产品线中的 AI 新特性,比如让 Word 自动帮你修订内容表达,或者,通过自然语言的描述,快速生成一个 PPT 演讲大纲。


OpenAI 也在加快推进商业化,其不断更新的 API 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客户集成与调用的效率,上周该公司发布 ChatGPT API,同时还推出 Whisper API,这是一种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语音转文本模型。


利用 ChatGPT API,企业或开发者可以更快也更便宜地将 ChatGPT 的能力集成到自己的应用或服务里,使用成本降低 90%。不断迭代的模型能力与不断下降的价格像极了半导体领域的“摩尔定律”,也推动更多产品和服务采用了 ChatGPT:


• 配送平台 Instacart 发布一个搜索引擎,用于回答用户关于食品配送相关的问题;


• 社交媒体 Snap 推出一个聊天机器人,作为付费会员的专用功能;


 Salesforce 发布 Einetsin GPT: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到企业销售管理之中,需要注意的是,该平台除了使用 OpenAI 的模型外,还使用了其他模型;


接下来,外界也会持续关注 OpenAI 的商业化发展,无论是营收、利润还是客户数量,都会成为一众致力于研发大模型的创业公司、巨头(比如百度)估值/市值的风向标之一。但在商业指标之外,还有一系列道德层面的问题,需要 OpenAI 给出更好的解释,比如这家曾经的“非盈利机构”已经变成了一家商业公司,并且与微软达成了独家且排他性的合作协议,完全背离了创始理念。


另一方面,OpenAI 的“变脸”或许也是 AI 发展的必然路线图,巨大的资金投入与复杂的社会道德、法律规则,早已超出了一般机构的能力范围,AI 领域愈发呈现出巨头垄断与私有的态势,所谓“AI 民主化”,与其说是虚伪的宣传话术,倒不如说是弱势公司争夺公众好感的举措。


AI+X


银行业 AI 发展指数,Tortoise Media 此前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国家指数极具参考价值,从实践、创新与投资三个方面梳理了全球主要国家的 AI 能力。


最近这家机构发布了一份银行业的发展指数,评价标准基于人才、创新、领导力和透明度四个维度,通过公开的数据,整理出了下面这份榜单

 


其中有几个重要发现:


• 排名第一的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早在 2018 年就投资 AI,包括上亿美元的资金与大量人才招募等;


• 两家加拿大银行——皇家银行、Toronto-Dominion Bank——排名如此靠前,彰显出当地 AI 人才的巨大优势;


• 华尔街大公司,如高盛、摩根斯坦利的排名不高,原因与其透明度相关,这些公司很少披露内部使用 AI 的基本情况。


AI 论文指数,AI 论文发表数量和引用量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机构 AI 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标,Zeta Alpha 网站最近发布了一份论文指数,涵盖从 2020 到 2022 年 100 篇被引用数量最多的 AI 论文。


国家层面,美国依然领先,中国稳居第二,英国表现优异,当然这可能和 DeepMind 有关,而新加坡、澳大利亚也呈现出巨大的潜力:


更进一步的数字是论文引用的占比,此时中国的优势并不明显了,机构层面,Goolge、Meta、微软位居前三,中国清华大学上榜:

 


但换一个角度去看,过去三年这些机构发表了多少论文呢?

 


你是否发现了什么?一些机构的论文发表数量与引用量之间非常不成比例,比如上面两个图表里的清华大学;另一方面,一些机构的论文数量不高,但能够快速将其变成前 100 引用的论文,换句话说,这些机构专注于少而精的 AI 论文,并能够引领行业研究方向,比如 OpenAI:

 


你可以在这里详细查看这份论文指数。


最后更新一组 AI 投融资市场情况:


• Salesforce 旗下的风险投资部门成立一支 2.5 亿美元规模的基金,专门用来投资生成式 AI 创业公司,目前已经投资了四家公司:Anthropic、Cohere、Hearth.AI 和 You.com


• 利用 AI 工具优化供应链的创业公司 Overhaul 完成总额 7300 万美元的新融资,其中包括 3800 万美元的B轮融资和 3500 万美元的额外债务融资;


• Stability AI 正在计划以 40 亿美元的估值开启新一轮融资,去年 10 月份这家公司融资时的估值为 1 亿美元;


• 聊天机器人公司 Character.ai 获得 a16z 的 2 亿美元融资,该公司两位创始人曾参与 Google 大语言模型 LaMDA,FT 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目前该公司估值接近 10 亿美元


毫无疑问,又一个 AI 春天即将来临。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