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头图 | 视觉中国
2023年伊始,二级市场对光伏主产业链并不看好,担心硅料价格下跌带动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各环节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今年以来,光伏板块的表现整体低迷,也印证了这一点。
3月3日晚,隆基的硅片涨价的消息打破了市场预期。3月5日晚,我们在妙投APP的行话板块,提出硅片有望成为2023年光伏预期差最大的环节的观点。3月6日,硅片企业TCL中环、双良节能在二级市场表现亮眼,其中TCL中环的股价一度逼近涨停。
硅片价格为何上涨?硅料降价、硅片涨价如何影响2023年光伏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以及哪些赛道值得关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核心看点:
光伏产业链利润将重新分配,有望流向硅片、下游运营商、Topcon为代表的N型电池片环节;
资本市场对2023年下游需求预期极为乐观;
由于硅料涨价利好部分硅片企业业绩,主产业链中硅片的估值更低;
辅材环节中,胶膜的估值相对较低,而石英坩埚价格上涨将有望消化相应的企业的高估值。
一、产业链利润重新分配
众所周知,2022年硅料由于供不应求成为光伏产业链中最为“暴利”的环节。与去年不同,随着硅料产能供应增加,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出现了集体性降价,产业链利润也将重新分配。然而,在最近新一轮降价中,硅片的价格逆势上涨。
硅片双巨头之一的隆基绿能发布硅片涨价消息,并称硅片涨价主要因受石英坩埚紧缺影响,光伏硅片有效产出受限。另一硅片巨头TCL中环于3月6日发布最新硅片价格公示,维持硅片价格不变。与此同时,据券商统计显示,本周主产业链其他环节均进入下行通道,硅料、电池、组件价格分别环比下跌6.38%、1.82%、1.13%。
由于石英坩埚的内层需要高纯度石英砂,高纯度石英砂供应依赖于进口且供应紧张,给硅片涨价提供了支撑。基于此,妙投认为若硅片价格后续上涨或持平,而硅料降价,光伏主产业链的利润将流向硅片环节,电池片环节将承压。2023年硅片企业的业绩有望超出市场预期。
除了硅片之外,Topcon组件、HJT组件价格表现较为坚挺。目前Topcon双玻组件、HJT双玻组件分别为1.86元、2元,降幅不大。今年来看,相对于竞品对手,Topcon、HJT等N型产品占比较高的电池及组件企业的盈利能力会更好。
随着硅料、电池片、组件的价格出现新一轮的下跌,下游光伏电站运营商有望进一步受益,主要体现在投资收益率的提升上。
由于光伏电站建设完成后,光伏组件为主的设备将转为固定资产,每年将产生折旧。而组件价格越低,折旧也就越少,电站的投资收益也就越高。据券商测算,当组件价格低于1.8元/W、自发自用电价高于0.75元/千瓦、自发自用比例80%,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投资收益率将高于10%。当组件单W成本每降低0.1元,全投资收益率将提升0.3%-0.4%。
在组件价格预判方面,据CPIA最新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显示,预计2023年光伏组件的价格会在1.6-1.7元/W,2024年光伏组件的价格会在1.5元/W左右。而目前的组件均价在1.75元。因此,2023年硅料、组件的价格仍会有下探的空间,下游光伏电站运营商还将受益。
综合上述分析,在硅料、电池片、组件降价的趋势下,妙投认为下游光伏运营商受益明显。若硅片价格继续上涨,硅片环节获取的利润将超过硅料、电池片、组件。
二、光伏装机预期较为乐观
除了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变化,光伏下游需求也是资本市场较为关心的问题。
根据CPIA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为230GW,同比增长35.3%。对于2023年,从乐观的预期来看,CPIA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为330GW,同比增长43.47%;从悲观的预期来看,CPIA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为280GW,同比增长21.73%。
(数据来源:CPIA)
另外,从券商的预期来看,可谓十分乐观。中信证券、华创证券等多家券商,预计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或达350GW,同比增长52.17%,远超2022年增速。
从光伏产业链实际开工情况来看,开工率逐步回升。在硅片环节,2月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分别提升至75%和80%,一体化企业开工率维持在80%-10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率提升至80%-90%之间。在组件环节,2月组件排产超30GW,排产环增10%+,预计3月继续保持环增。
此外,根据各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隆基绿能根据订单变化分别提升硅片开工率至90%左右、组件开工率至80%以上。横店东磁表示,目前公司电池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组件除自身的产能外,还会有一些代工。
从目前的产业链动态和数据来看,光伏产业链的景气度依旧比较高。而资本市场预期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350GW的预期,还需要后续的数据来确认。
这里妙投认为,若今年光伏新增装机量符合市场预期,不受硅料降价影响且竞争加剧相对较小的辅材环节(如:石英坩埚、胶膜、接线盒子等)也将放量,业绩增长的确定性较高。
三、谁更具性价比?
近期,光伏板块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较为低迷。究其原因,妙投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 整个二级市场是存量资金博弈,市场资金更青睐赚钱效应更好的板块;
2. 近期硅料价格反弹较强,市场担心硅料价格高企会抑制下游需求增长;
3. 券商等机构对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350GW的预期较为乐观,市场资金担心出现不及预期的情况。
因此,硅料价格、下游装机量是接下来光伏产业链重点关注的数据。若2023年光伏装机需求符合预期,当下光伏各板块的估值水平又是怎样的呢?
由于硅料价格还将继续下行,硅料企业的盈利能力恐将持续下滑,我们不将硅料企业纳入讨论的范围。
(数据来源:Choice)
从硅片环节来看,TCL中环、上机数控、双良节能的市盈率(TTM)分别为22.62、14.98、25.32。其中,上机数控的估值最低。当下,硅片受高纯度石英砂紧缺出现涨价,具备石英坩埚保供能力的硅片企业有望受益,其业绩有望超预期。根据各公司的公开资料显示,中环、双良节能的石英坩埚供应商均有采购高纯度石英砂的能力。在硅片涨价的预期下,中环、双良节能有望享受估值溢价。
在电池片环节,爱旭、钧达、中来的市盈率(2023E)分别为20.89、33.51、40.92。今年是Topcon电池片放量的一年,而Topcon等N型电池片产能较为紧缺,价格也较为坚挺。其中,钧达股份在Topcon电池领域布局力度较大,其业绩增速有望超过竞品公司。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若硅片价格继续上涨,topcon等N型电池片价格不跟涨,电池片企业的业绩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组件环节,隆基、晶科、晶澳、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的市盈率(TTM)分别为26.29、49.44、34.01、34.74、95.62。其中,隆基由于业绩基数较大,估值最低。在硅料降价、硅片涨价的预期下,一体化组件企业有望受益,尤其是能够对外销售硅片的隆基。因此,隆基等一体化组件企业的业绩有超预期的可能。
综合来看,当下硅片环节估值相对较低,且有业绩超预期的可能。因此,硅片价格的变化需重点跟踪。
对于辅材环节,其投资逻辑是下游光伏装机量放量拉动辅材放量,且辅材竞争加剧程度不如主产业链。因此,辅材环节的业绩增长确定性更强。
(数据来源:Choice)
从估值来看,胶膜的市盈率(2023E)较其他辅材更低,有一定的安全边际。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石英坩埚涨价,资本市场预期欧晶科技有更高的业绩增速,给予更高的估值。若石英坩埚的价格持续上涨,目前的估值将被更高的业绩增长所消化。
四、小结
目前来看,组件排产环比提升,硅料、电池片、组件开始新的一轮降价,硅片逆势上涨。在这样的背景下,妙投认为硅片、辅材、下游运营商的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若硅片价格后续持续上涨,硅片企业的业绩有望超出预期。
估值方面,由于硅片存在预期差的可能,估值相对更低。后续还需跟踪光伏新增装机量、各产业链环节价格变化来进一步验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中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