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由于充电桩、储能等多个赛道景气度较高,2022年Q3、Q4盛弘股份业绩加速提升;
充电桩、储能业务将成为拉动公司2023年业绩的增长引擎,后续公司的业绩表现值得期待。
近日,充电桩、储能逆变器赛道走出了反弹行情。其中,盛弘股份因涨幅较高且股价创了历史新高,备受二级市场关注。
究其原因,在充电桩、储能逆变器等高景气度的背景下,盛弘股份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超出市场预期,引发市场资金的关注。
至于盛弘股份接下来能否具备乐观行情,取决于其2023年业绩是否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下盛弘股份2022年业绩向好的原因是什么。
一、盈利能力改善明显
盛弘股份是一家电力设备厂商,主营业务主要分为4类:(1)工业配套电源,包含电能质量、工业电源;(2)电动汽车充电桩;(3)电池检测及化成设备;(4)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包含储能变流器、光储一体机和集装箱系统等。其中,公司的工业配套电源业务占营收比例为38.15%,为第一大业务。
(数据来源:choice)
从公司的业务分布来看,盛弘股份布局了新能源车充电桩、储能、锂电池等多个风口赛道。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锂电池厂商扩充各类锂电池产能,带动了充电桩、电池检测及化成设备需求增加;储能设施的快速建设,驱动了储能变流器等电能变换设备需求增长;高端新材料、半导体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升了工业配套电源设备的需求。
正因为站在多个风口赛道,盛弘股份近几年的营收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2022年前三季度,盛弘股份实现营收9.34亿元,同比增长42.01%,较前几年加速明显。其中,充电桩业务、储能业务、电池化成业务均保持较高的增长。
(数据来源:choice)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三季度,公司的充电桩业务、储能业务、电池检测及化成业务均出现了加速增长。其中,上半年储能业务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和芯片短缺影响,进入三季度以来,供应链问题得到缓解,储能业务环比改善十分显著;而电池检测及化成业务、充电桩业务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市场需求出现增长、公司的新产品基于碳化硅技术的40KW充电桩模块开始放量。
除了营收增长之外,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有所改善。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65.78%。
在毛利率方面,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3.48%,同比下滑1.70个百分点,其中Q3毛利率约44.62%,同比、环比提升2.04、0.91个百分点。公司单季毛利率连续3个季度实现修复,Q3毛利率环比继续提升,主要因大宗原材料价格回落,以及上游电子元器件紧缺程度有所缓解。
(数据来源:choice)
在费用方面,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费用率合计28.85%,同比下降3.2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44%、5.68%、10.07%、-0.34%,同比分别下降0.37/0.38/1.67/0.79个百分点。
综合营收、成本、费用来看,受益于储能、充电桩、电池检测及化成等新能源赛道持续向好,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及对费用的良好控制,盛弘股份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出现增长,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此外,从盛弘股份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来看,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95亿-2.45亿,比上年同期增长71.88%-115.95%。2022年四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64亿-1.14亿,环比再次提升。
虽然2022年盛弘股份业绩向好并超出市场预期,资本市场也给出乐观反馈,但至于盛弘股份接下来的市场表现如何,则取决于其2023年业绩增长情况。
二、充电桩、储能业务是新的增长点
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公司的业务布局,妙投认为储能变流器、充电桩业务有望成为盛弘股份2023年业绩的增长点,推动其业绩维持高增长趋势。2023年充电桩业务、储能变流器业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截至2022年上半年,充电桩、储能逆变器营收的占比为23.68%、14.74%。
1.储能变流器
储能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光大证券测算,2022-2025年全球储能变流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280、330、375亿元,2022-2025复合增长率为23.31%,高于光伏逆变器的12.24%,是2023年新能源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之一。
从市场需求来看,2022年上半年海外工商业储能尚未起量,而随着硅料价格下滑,整个光伏装机成本也将下降,将刺激大储、工商业储能装机量提升。而公司的产品覆盖30KW-1MW全功率范围,主要面向工商业及电网侧应用场景。与此同时,影响储能变流器业务的疫情和芯片短缺等不利因素有所缓解,2023年公司的储能变流器也将迎来放量。
在毛利率方面,储能变流器价格近年来持续下降,目前价格已处于相对低点,同时,公司产品目前也受到IGBT供给端短缺造成原材料涨价的影响,降价空间有限。预计公司2023年的毛利率较2022年变化不太大。
因此,公司的储能变流器有望迎来“量增利稳”,拉动公司的业绩增长。据机构预测,2023年,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业务营收增速有望达到100%。
2.充电桩业务
2月3日,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目标提出试点领域新增及更新公共领域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80%,同时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充电桩作为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配套基础设备,受政策端和需求端双重因素驱动,未来有望进入加速建设期。目前,公司的充电桩在国内的主要客户有易马达、小桔充电、国家电网等,产品已覆盖全国一百多个城市,能够满足充电行业客户几乎所有的方案需求。
同时,伴随能源结构的转型,一些老牌传统能源企业,如BP、Shell等,也开始逐步布局新能源领域。公司已与BP石油集团达成合作,成为首批进入BP中国供应商名单的充电桩厂家。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公司与BP集团的合作,标志着公司充电桩产品的技术及安全规范已达到海外标准,未来有望在国外市场获得更多业务突破,海外市场的拓展有望给公司该业务带来较大增量。据机构预测,2023年充电桩业务营收增速有望达到70%。
综合以上的分析,2023年储能变流器、充电桩业务有望成为拉动公司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据机构预测,盛弘股份2022、2023、2024年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1.85亿、2.89亿、4.18亿。
由于盛弘股份披露2022年的业绩预告已经超出了市场预期,实现归母净利润1.95亿-2.45亿,平均值为2.2亿。这里,参考机构预测2023年的业绩增速,妙投认为应上调2023年的业绩预期,2023年盛弘股份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41亿。
三、估值仍有上调的可能
估值方面,截至2月6日,盛弘股份的市值为138.85亿,市盈率(TTM)为83.93倍,处于近5年的分位值的91.99%。
目前,与公司业务相近的主要有科士达、科陆电子、德业股份等,其中科士达主要看点在于欧洲户储,同时也有部分充电桩业务,与盛弘股份业务有重叠。科陆电子目前也在重点发力美国大储、工商业储能以及国内大储业务,与盛弘股份主要看点业务有重叠。德业股份主要看点在于户用PCS,主要的驱动因素在于美国和欧洲储能海外业务的增长,与盛弘股份的驱动因素相同,故而具备一定的可比性。
(数据来源:choice)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给予盛弘股份2023年的市盈率为40-45倍,2023年盛弘股份参考的市值为136.4-153.45亿,当下估值较为合理。但后续,还需关注2023年盛弘股份的业绩是否会再超市场预期,若超预期,估值还将上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中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