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如何应对焦虑或不适?|荐读
2023-01-07 10:30

如何应对焦虑或不适?|荐读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第二季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4:07

作者|赵赛坡

头图|视觉中国


本期导读:


很长一段时间里,荐读会将“人机关系”放在社会、国家的宏大视角里,无论是推荐的长文、图书还是音视频,都是以历史或现实的纬度聚焦个体所面临的希望与挑战。


作为 2023 年首期内容,本期荐读切换到个体视角,通过梳理与复盘过去一年围绕个人生产力、工具哲学的思考,凸显出人机关系里“大写的人”的价值。


“More Reading,Less Junk”,欢迎进入本周的深度阅读时间。

 

特殊时期的元技能


Hacker News 上有一个问题(链接),提问者希望大家分享一些能够高效率应对一切压力或挑战的基础技能,回答者给出了很多精彩的答案,推荐其中的一个答案:如何应对焦虑或不舒服的状态?


回答者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一组问题,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平复内心的焦虑:


  • 我身体状态如何?还能呼吸吗?是否还能移动身体?

  • 我是否还有避难所(房屋)?我是否知道下一顿饭在哪里?

  • 我爱的人是否安全?是否有朋友和关心我的人?

  • 我自己是否有喜欢的技能?我能做让我骄傲的工作吗?

  • 我是否一份可以挣钱的工作?我喜欢这份工作吗?


这很适合当下深受疫情影响的国内朋友,当然,也包括我。


过去的 2022 年,物理空间的隔离让我们不得不将更多时间花费在以各种屏幕为载体的互联网上,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时间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过去的人们通过“时钟”定义时间,这看起来是一种基于自然——比如太阳——的时间划分方式,但更像是一个“阴谋”,通过划分时间控制社会各个行业的分工,进而实现控制人们日常活动的目的,简直就是“时钟的暴政”。


那么,如果说互联网是对传统的颠覆,互联网时间是否也是在重塑人类的时间观念呢?这篇文章做了一番精致探索(链接)。


你有多久没有耐心读完一篇长文或看完一部电影了?


这是一个鼓励“简化”与“摘要”的时代。从防止“TL;DR”的文本摘要到 15 秒左右的短视频再到播客浓缩剪辑版,现代人越来越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花上几十分钟阅读、观看与收听。


数字消费层面,早已出现一大批可“速成知识”的工具或者快速了解“精髓”的短视频产品;而在社会层面,过度“简化”的思维模式链接)如果替代了深入且长时间的思考,由此造成的潜在后果,或许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挽救。

 

跳出创造力陷阱


《庄子·天道》里有一个小故事,一个安装车轮的木匠看到齐桓公在读已故圣人的书,直言“读的是糟粕”,齐桓公问为什么,木匠回答,他所从事的工作要求极高的技巧,经过多年的训练,这些技巧都已内化于心,无法直接传授给孩子,以后他也会带着这些不可言说的技巧死去,而那些留下来的技巧,就和古代圣人留下的书一样,都是糟粕,不具有创造力。


庄子这个故事有很多种解读方向(链接),最简单的一点,所谓“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把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才是读书或学习的终极方式。


另一方面,我们也大可不必像故事里的木匠那样苦苦追求所谓“原创性”,创造力的根本并非仅仅造出独一无二的东西,还包括如何将想法、环境等整合起来的能力,就像牛顿所言的“站在巨人肩膀上创新”一样,从古往今来的伟大发明到日常生活里的经验迭代,创造力都是基于过往与当下结合之后的产物。


日常工作或生活中,你是否有或曾经有这样的时刻:只有在工作截止日期前的工作效率才最高,即便此前有大把的时间,你要么心不在焉,要么灵感枯竭,只有到了最后需要交付的时候,才能激发出灵感与效率。


AI 创业公司 Scale.ai 创始人 Alexadr Wang 将这种情况称为“边缘效应”,他认为创业公司可能每天都处在这样的情况里,但当公司规模开始扩大,产品或项目有了计划,并规划了时间周期和人员之后,人们开始沉迷于计划之中,如何调整项目时间、团队成员心理预期以及注意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篇长文(链接)用了大量图表去分析不同计划下的工作效率,对于理解文章观点很有帮助,其核心立场是设置一个更短的截止日期,不断 Push 自己的极限比如上图),通过更短的时间完成核心工作,某种意义上“让现实扭曲”,这大概就是所谓“乐观者塑造现实”的基本含义了。

 

如何思考


如果让我去定义“什么是思考”,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思考就是提问的过程。


在任何一个需要创新的领域,提出正确的问题远比寻找一堆答案更重要,某种意义上说,“提问”也是一项技能。


这篇来自投资人 Doug Clinton 的文章(链接)提出了一组提问框架,包括三个方面:


  • 这个产品解决的是金钱还是时间问题?

  • 这家公司还要多久才能产生现金流?

  • 我是否愿意为这家公司或创始人工作?


类似地,我一直在实践的“SCAMPER 方法”(链接)也极具参考性,包括七个问题:


  • S Substitute(替代),什么可以被替代?

  • C Combine (合并),哪些可以合并?

  • A Adapt (调适、改造),在原来的基础上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 M Modify、Magnify(调整、修改、扩大),可否改变某个物品或事情的某些特质,如意义、颜色、声音、形式等?

  • P Put to another uses(改变用途、其它用途),可有其它非传统的用途?

  • E Eliminate(去除、消除),可否将原来的物品变小?浓缩?或省略某些部分?使其变得更完备、更精致?

  • R Rearrange(重排)或Reverse(颠倒、逆向操作),可否重组或重新安排原物的排序?或把相对的位置对调?


而在一个个更具体的场景里,“提问”更需要结合提问者的态度和遣词用句的技巧,这篇中文长文(链接)总结了提问的原则与描述问题的基本技巧,适用于寻找特定答案的场景,比如通过在线论坛求助的时候,你需要一点谦虚精神,真实而客观地描述自己遇到的问题,同时要追求表达的精准,这才是获得解决方案的最快方式。


互联网上一直盛传所谓“费曼思考学习法”,大意是说,试着把你的理解讲给一个不到 10 岁的孩子听,如果他/她能知道你在说什么,你应该真的明白这件事了。


这个方法是否来自于物理学家费曼还存在一定争议,不过其实践起来也并不容易,本质上,这是一个不断将复杂问题变简单、把混沌理解变清晰的思考过程


这篇颇具实操性的指南(链接)就为这个思考过程提供了一般性指导,非常具有参考意义。另外,作者还在文末提供了如何清晰思考的图书、在线课程的推荐,可以作为延伸阅读、学习的资料。

 

工具的意义


时间管理工具与笔记工具已然成为生产力工具的代名词。


时间管理工具的流行,很大程度源于现代人对于时间的焦虑。我们都想以最有意义或者说最无限的方式度过一生,但时间却是有限的,这个根本矛盾使得我们要么陷入每天被催促的境地,要么对未来的时间感到无助,要么沉迷于对过往时间的遗憾之中……


虽然这篇文章(链接)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探讨现象,但给出的几个所谓解决方法略显牵强,我个人更愿意将富兰克林这句话作为总结“人不是命运的囚徒,而是思想的囚徒”。


第二篇文章(链接)颇具实战性,作者拥有多份不同规模公司的工作经历,在这些或执行或管理的工作中,作者认识到“文档”之于时间管理或项目管理的价值,她从“天/周/月/年”的时间维度构建了一套文档体系,整个体系既是为了管理项目,也是一份完整的工作记录。


我并不想对这套体系的好坏做出评价,毕竟,这只是作者经验的总结,读者需要结合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但我非常认可作者放弃诸如 To Do list 工具的做法,过去两年,我也放弃甚至完全忘掉了这类工具,通过文档或者笔记,承载工作中的思考、进展,结合日历工具的提醒功能,构建起了一个不断更新的想法生长系统。


与时间管理工具相比,笔记工具更吸引资本与媒体的关注。一方面是企业市场的需求,特别是整个行业对“下一个 Office 应用是什么”的追逐,引发资本与创业者之间的新互动,成就了诸如 Notion 这样的“独角兽”公司;另一方面在消费者市场,围绕如何塑造用户心智,大量笔记工具将产品功能创新与方法论融合在一起,甚至形成了泾渭分明的用户社群。


这篇文章(链接)给出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思考角度,作者探讨了我们为何要把某些东西记录下来,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记住什么,而是为了忘记。从这个角度去看,笔记工具所扮演的,就像用户记忆的“保险公司”,它给用户各种承诺,比如足够大的空间、足够便宜的价格、足够安全的产品等等。


文中提到《思考,快与慢》里的一个观点,人类有一种“厌恶损失”的倾向,简单来说,我们对丢失 100 块的担忧远胜于挣到 150 块的开心,这也反映到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想法或笔记。是的,以进化论的立场来看,我们需要笔记工具这一类“保险公司”。

 

学习“写”下来


“写东西”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无论是笔记工具还是任务管理工具都鼓励用户写下自己的想法或思考?


即便像我这样因为工作原因,需要常年和“写东西”打交道的人,有时候也会提出上述疑问,这篇文章(链接)给出了一个可能的答案——或许我们可以把“写”当作一种探索行为,通过把想法、思考转换为文字——无所谓是手写还是使用键盘敲击,在这个持续转化的过程里,你会找到新的想法。


无独有偶,知名投资人 Paul Graham 也谈到了这个问题(链接),在 Paul Graham 看来,把想法写下来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但却是提升思考能力的最好方式。一个例子是,我们可以花一周的时间写一篇文章或文档,期间反复修订草稿,从而让文章/文档的表达更准确,但如果在谈话(或者语音)的场景里,你大概会被认为是一个有精神障碍的人。


关于这一点,再分享一段科幻作家特德·姜在小说 The Truth of Fact, the Truth of Feeling 里的一段自白,这里使用的是岳川的译文


书写不只是一种记录某人说了什么的方式;它能帮你决定说话之前该怎么说。语句不仅是话语的片段,也是思考的片段。当你写下它们时即可领会想法,就像把手中的砖头推进不同的组织一样。书写让你以一种说话时不可能有的方式审视想法,看到它们以后能够做出改进,让它们更富雄辩。


“写东西”并不应该是某类职业的专属能力,在极少数为公众写作的人之外,我们更应该为自己“写东西”,这是对自己生活的记录(比如日记),也是拓展想法、延伸思考的方式。

那么,如何“写”呢?推荐两个方法论:


  • 英文新闻网站 Axios 出品的 Smart Brevity (亚马逊 Kindle 商店)的一书给出了一系列“简明写作”的建议;


  • 实践亚马逊内部的“产品文档文化”(链接),想象一下你的决策就是一个产品,通过撰写 PR 文档宣传你的决策,利用 FAQ 挖掘可能的问题与风险;

 

写在最后:被解救与被困住的人


我们早已习惯了被大量计算设备或数字工具所包围,这些工具的确成为人类“器官的延伸”,但在“延伸”或“增强”之外,计算工具又以一种近乎无解的方式破坏人类身体,制造痛苦又创造商机。


在这篇长文(链接)里,你会读到一段更具全局视野的人机关系历史,过去四十多年时间,计算工具与性别对立、工作方式以及社会变革相互融合,它让我们超越了所谓硬件、软件迭代的视角,也不再局限于从 PC 到智能手机进化的硅谷角度,你也会发现一个“秘密”:人不断被解救,又不断被限制。


与计算工具一并出现的,还有“数字游牧民”。“数字游牧民”没有统一的“民族”或“种族”特点,也没有完全相同的生活方式,他们是数字革命,特别是计算机革命催生的一类人,通过各类数字工具,彻底摆脱工作地点的限制,或近程或远程地完成工作。


过去四十多年里,一代又一代“数字游牧民”(链接)出现在这个星球上,但世界依然对他们不友好,而当贸易、资本、信息能够实现广泛且自由的流动后,人——这个重要的生产要素——还被限制在某个区域,并受到一系列严苛法律、道德准则的制约,这听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阴谋。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