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研报精选」这个栏目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直观、易读、易懂的研报解读。你可以简单理解成精选版的脱水研报,每天花5分钟,就能快速了解当天的热点研报,以及研报中最需要关注的投资点。
大盘全天震荡调整,沪指领跌盘中一度失守3100点。盘面上,教育股维持强势。汽车股冲高回落。房地产板块尾盘异动。除此外市场无太多亮点,绝大部分板块均下跌,医药相关板块领跌。
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43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568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6亿。板块方面,教育、一体化压铸、酒店、房地产等板块涨幅居前,熊去氧胆酸、新冠治疗、医药商业、生物制品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天的研报聚焦汽车供应链国产替代、汽车线束线缆、房地产三个方向。
关键词一:汽车供应链国产替代
来源:国金证券
相关公司:中鼎股份、伯特利、继峰股份、松原股份、赛轮轮胎
核心看点: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重要性凸显,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空气悬挂、制动、座椅、被动安全、微电机、智能驾驶微控制器、智能驾驶感知算法、轮胎以及轴承均存在广阔的国产替代机会。
“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底盘:
1)空悬:目前空压机国产化率达60%+。受益于国内企业产品成本低+服务响应快,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2)制动:21年线控制动国产化率不到1%。受益于芯片紧缺,外资供应商产能不足+国内企业开发费用较低,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座舱:
1)座椅:据Marklines,2021年全球座椅市场CR5约78%,均为外资企业。受益于国内企业的人工成本更低+响应速度更快,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2)被动安全:目前国产化率预计10%,受益于自主车企份额提升+国产企业成本优势,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3)微电机:目前国产化率约40%-50%(扣除德昌电机估计<15%),微传动国产化率估计<15%。受益于自主品牌份额提升技术突破、新增品类带来的市场增量,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智能驾驶:
1)控制器:目前国产化率约10-20%。受益于自主品牌份额提升+国产芯片崛起+本土tier1配套上量,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2)感知算法:目前国产化率0.3%,受益于自主品牌份额提升+国内车企自研技术提升,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簧下:
1)轮胎;21年,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合计占全球市场36%。受益于国内企业成本低+技术不断突破,向高端市场进军,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2)轴承:全球八大跨国轴承企业占据全球70%的市场。其中汽车轴承领域,受益于自主车企的崛起,未来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关键词二:汽车线束线缆
来源:天风证券
相关公司:沪光股份、得润电子、永鼎股份、立讯精密
核心看点:
汽车线束行业的主要特点为集中度高、国产化程度低和认证壁垒高。
汽车线束行业变化驱动力是智能电动提升单车价值和国产替代重塑竞争格局。
汽车线束行业目前集中度较高,2021年全球汽车线束企业CR3为71%。目前汽车线束市场为日韩、欧美等外资企业主导,但国产线束企业市场占有率正逐渐提高。整车厂商对汽车线束供应商有着严格的认证评价标准,因此会形成供应商资质壁垒。类似地,汽车线缆产品属于汽车的安全件,对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因而汽车线缆产品的资质认证门槛同样较高。
新能源汽车系统包含了低压线束和高压线束,其中高压线束系统是电动化下的全新系统,取代了传统车的发动机线束。从单车价值量上看,新能源车线束单车价值量明显高于传统燃油车。汽车智能化发展使得车内电子电器功能增多,从而增加线束线缆的用量,提升价值量;同时快速可靠的数据传输需求将带动高频高速线束线缆用量提升。
据天风证券测算,到2025年国内汽车线束的市场空间达1137亿元,2022-2025年的年复合增速为13%;汽车线缆的市场空间达280亿元,2022-2025年的年复合增速为14%。
近年来,国际汽车厂商重视成本控制,国内自主线束企业逐步进入国际汽车厂商的供应商配套体系。此外优秀国产品牌陆续崛起,自主品牌本土零部件采购率较高。国际汽车厂商和线束厂商的供应链本地化,以及本土线束企业的成长,同样将助力线缆企业实现国产替代。
关键词三:房地产
来源:德邦证券
相关标的:新城控股、中交地产、金地集团、滨江集团、建发股份、华发股份
核心看点: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范化解行业风险,支持住房改善需求。
“第一支箭”和“第二支箭”对于国央企和优质民企增益显著,而“第三支箭”对于其他民企融资弹性较大,同时避免了直接加债务杠杆进行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形式。
风险提示:房地产政策调控效果不及预期;商品房销售不及预期;地产投资大幅下行风险。
1、12月15-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在房地产方面强调,要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2、结合《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分析师金文曦预计后期将持续扩大保障房、共有产权房供应,协同传统商品房体系,满足刚改需求。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分析师金文曦预计后期将按照市场化原则,推动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推进保交楼、稳民生、保稳定。
3、“第一支箭”和“第二支箭”有望进一步推进,但“新老划断”、“后进先出”等准则介入,项目端盘活仍需多方沟通协同。“第一支箭”和“第二支箭”对于国央企和优质民企增益显著,而“第三支箭”对于其他民企融资弹性较大,同时避免了直接加债务杠杆进行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形式。A股房地产企业利好,优质房企新增再融资渠道,出险房企亦可补充流动性应对刚兑并完成保交楼;港股房地产情绪面波及短期行情,境外再融资持续畅通。
研报原文可以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获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