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研报精选」这个栏目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直观、易读、易懂的研报解读。你可以简单理解成精选版的脱水研报,每天花5分钟,就能快速了解当天的热点研报,以及研报中最需要关注的投资点。
三大指数探底回升,尾盘跌幅收窄,大金融等蓝筹低迷,上证50收跌1.61%领跌,深成指跌0.69%,创业板指跌近0.46%。盘面上,旅游、酒店餐饮股全天强势。受消息刺激,虚拟电厂概念股走强。中字头概念股持续活跃。中药、新冠检测、新冠特效药等医药医疗股冲高回落;银行、证券、保险等大金融板块集体走弱。
总体上今日两市个股跌多涨少,超3300只个股下跌。房地产、教育、医疗等跌幅居前,景点旅游、酒店餐饮等涨幅居前。
今天的研报聚焦电力现货市场、虚拟电厂、PET铜箔三个方向。
关键词一:电力现货市场
来源:申万宏源证券
相关公司:中国电力、华电国际、长江电力、南网科技、三峡水利、国电南瑞
核心看点:
《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发布,意味着现货市场即将从试点走向全面铺开,这是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保证,也是电力市场化的重要里程碑。
文件将加速推进绿电交易;储能的收益来源和业务形态将极大丰富;传统电源的成本压力有望疏导;提升电网配套设施建设需求。可关注电力运营商、发输一体化企业、储能和综合能源企业、火电设备、电网设备厂商。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用电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1、2022年11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文件将储能、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和新能源微电网等新兴市场纳入交易范围,直接参与市场用户和代理购电用户均要平等参与电力市场。
文件从全国范围内提出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意味着现货市场即将从试点走向全面铺开,这是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保证,也是电力市场化的重要里程碑。分析师查浩认为,整个电力行业的建设成本、燃料成本和调节成本向下游传导的机制逐渐顺畅,行业空间将充分打开。
2、对于新能源的影响,分析师查浩认为文件发布后无需担心新能源电价大幅降低。
(1)首先文件提出要“稳妥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并与现有新能源保障性政策做好衔接”,意味着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将是温和的。
(2)新能源参与现货的规模逐渐扩大是必然趋势,但需要和绿电交易市场以及碳交易市场搭配使用,本次文件并非决定新能源电价的唯一因素。而且随着本次文件的出台,预计绿电交易和碳交易市场有望加速推进。
3、对于储能的影响,收益来源和业务形态将极大丰富。
储能是现货市场最受益的方向之一:
(1)进一步推行现货交易将进一步打开储能的市场空间,电价的峰谷价差有望进一步拉开并直接提高储能的收益率;
(2)储能同样具备应急保供能力,也将是市场化容量机制的收益方之一;
(3)储能在参与调频辅助服务方面具有很明显的优势,逐步推进调频辅助服务和现货市场联合出清,将进一步实现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化定价,发挥储能调频优势,提高储能收益率;
4、对于传统电源的影响,成本压力有望疏导。
(1)现货市场虽然会提高用户侧的用电成本,但对于极端情况下充分挖掘电力供应能力还是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2)容量补偿机制在保证电力供给安全、促进保供电源建设方面将发挥作用,转变火电等传统电源收益结构,使之具备长期稳定盈利能力。
(3)促进火电灵活性改造,提高火电收益率。
5、对电网的影响,提升电网配套设施建设需求。
文件要求可根据电网结构和阻塞等情况,选择节点边际电价、分区边际电价和系统边际电价等机制。
(1)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要求有高质量的计量设备,提高诸如智能电表、关口计量表等。
(2)省间和区域间现货市场有望继续推进,促进特高压、超高压等主网架建设需求。
6、投资策略
(1)电力运营商:看好供需紧张省份煤电公司以及煤电转型新能源的综合性电力龙头(中国电力、华电国际、内蒙华电、国电电力)。大型水电公司现金流充沛、在电力供需偏紧格局下电价存在上行空间(长江电力、华能水电、川投能源等)。
(2)发输一体化企业:电价上涨预期较强、源网一体化发展的企业(天富能源)。
(3)储能和综合能源板块(南网科技、三峡水利、南网储能等);
(4)火电设备:现货机制及容量市场的推进将促进火电建设及火电灵活性改造,(东方电气、青达环保、哈尔滨电气、力源科技、华光环能等)。
(5)电网设备:电源建设格局打开的同时,电网也必须加紧建设(许继电气、思源电气、国电南瑞等)。
关键词二:虚拟电厂
来源:招商证券
相关公司:国能日新、南网科技、云涌科技、恒实科技、国网信通等
核心看点:
虚拟电厂将成为我国解决能源变革问题的重要手段。
政策助力虚拟电厂迎来发展,国内试点项目持续推进。
虚拟电厂的竞争要点在于资源聚合能力、可靠通信能力、实时协调能力、信息防护能力。
虚拟电厂是通过数字化手段聚合并协调分布式能源参与电力市场运作的软件平台系统。
虚拟电厂将成为我国解决能源变革问题的重要手段。虚拟电厂能够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聚合并协调各种跨区域分布式能源,在智能协同调控和决策支持下保障新能源电力的稳定输出,优化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同时,虚拟电厂作为电力需求响应的延伸,将极大提升能源电力精细化管理水平,兼具经济性和环保性。
政策助力虚拟电厂迎来发展,国内试点项目持续推进。在双碳背景下,国家和地方发布多项虚拟电厂相关政策,鼓励开展虚拟电厂建设。
国内已有广东、上海、浙江、河北等地开展虚拟电厂试点项目,目前我国处于邀约型向市场化过渡阶段,项目主要通过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和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获得收益。最近,北京、安徽、河南等省份陆续发布虚拟电厂相关招投标公告,未来有望新增试点项目。
虚拟电厂的竞争要点在于资源聚合能力、可靠通信能力、实时协调能力、信息防护能力。虚拟电厂产业链由上游基础资源、中游资源聚合商和系统平台服务商、下游电力需求方构成。随着虚拟电厂“十四五”政策持续出台,全国各地项目持续落地,信息化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虚拟电厂的发展将使得电力用户和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技术软件平台服务商受益。
关键词三:PET铜箔
来源:东吴证券
相关公司:璞泰来、元琛科技、宝明科技、东威科技
核心看点:
目前复合铜箔处于工艺认证中后期,设备先行,加速突破0-1阶段,预计2023年下半年实现批量生产。
目前复合铜箔处于工艺认证中后期,设备先行,加速突破0-1阶段,预计2023年下半年实现批量生产。设备环节基本实现国产化,当下格局最好,未来或呈整线布局趋势。
制造环节验证进展上,重庆金美、宝明科技验证进展靠前,量产在即,双星、元琛、万顺等明年初设备调试。
复合铜箔理论上兼具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优势,可部分替代传统铜箔,2025年渗透率有望提升至10%。复合铜箔受热断路效应,可有效降低热失控风险。复合铜箔工艺路线更加复杂、多元,当前产业内以PET+两步法为主,量产难点在于设备和良率。
从不同环节看复合铜箔产业链进展:1)电池环节,宁德领跑,已研发近5年,专利布局深厚,国轩高科、厦门海辰、比亚迪也在积极推进。
2)设备环节,基本实现国产化,当下格局最好,未来或呈整线布局趋势。前道设备中腾胜科技占磁控溅射设备半壁江山,设备效率近1年大幅提升,年底开始交付;中道设备仅有东威科技水电镀设备实现量产,明年设备预示订单对应70-100gwh;后道设备中,骄成超声受宁德扶持,超声焊设备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3)制造环节,验证进展上,重庆金美、宝明科技验证进展靠前,量产在即,双星、元琛、万顺等明年初设备调试。
当前复合铜箔综合成本偏高,23-24年随设备效率提升及良率提升,将快速降本。未来降本看设备线速度和良率提升。预计随着设备线速度、良率、产能利用率的提升,降本路径清晰。
复合铝箔在提升能量密度幅度上小于复合铜箔,且目前成本高企,预计应用端以对成本不敏感,对安全要求高的高端车和对减薄要求高的消费类电池为主。
研报原文可以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获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