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赛坡
头图|视觉中国
本期的“AI 内参”聚焦云,包括三个纬度:
财报·数字:阿里云新一季度营收与中国云计算公司的未来方向;
产品·市场:AWS 印度扩张、Cloudflare 的巨大潜力;
产业·洞察:拉美云计算市场分析;
接下来,欢迎和我一起复盘云计算领域的关键事件与产业态势。
财报·数字
上周,阿里巴巴发布 2023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这份财报对应的自然季度为 2022 年第三季度(2022 年 6 月底至 2022 年 9 月底),几个关键数字:
季度营收 2071.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
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人民币 338.20 亿元,同比增长19%
净利润亏损 224.67 亿元,2021 年同期的净利润为盈利 33.77亿元;
这其中,云计算业务季度营收在跨分部抵销前和抵销后分别为 267.6 亿元和 207.57亿元,环比增长 17.37%。
尽管阿里云官方通过不同渠道强调该季度的“营收健康度”——比如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增幅达 28%。但一个不可忽略的数字则是,阿里云的营收同比来看,只有 4% 的增长,这在云计算市场动辄 20%+ 增长的背景下显得非常突兀,却也是当下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真实写照。
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持续扩大,进而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降低对包括云计算在内的数字产品采购符合“降本”的基本需求,8 月份的时候,阿里巴巴 CEO 张勇曾对华尔街的分析师如是说道:
云的增长离不开经济的增长,企业是经济的微观细胞,经济增长企业才会愿意投入,这个跟大环境的前景有关系。
而对于中国云计算公司来说,长期以来所推崇的“互联网模式”,或者说以亏损换取市场的思路也遭遇巨大挑战,腾讯新一季度财报里,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为 448 亿元,同比也只有 4% 的增长,云计算业务甚至出现下滑,腾讯给出的解释是:
由于我们缩减亏损项目并专注于自研产品,收入同比略有下降,但毛利同比大幅提升。我们积极助力非互联网行业拥抱数字化转型,特别是过去发展模式偏重线下的行业,其相关收入占比提升。
当然,宏观经济的压力不能成为永远的借口,短期内,包括阿里、腾讯在内的中国云计算公司,至少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增长方向:
云原生:阿里云持续发力 Serverless、腾讯云更新云开发,都是要以最方便的上云方式获得客户,特别是上云不积极客户的支持;
而在一个更长的周期里,这些所谓的互联网云公司还需要应对若干个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变化:
云安全、数据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这会对政府、大型国企/央企的云服务采购产生巨大影响;
私有云、混合云的需求日渐突出,势必会进一步影响云服务商的运营成本,公有云的好时代即将结束;
有趣的是,在云计算的优质客户——互联网公司——基本完成上云之后,新能源汽车客户的争夺战正在上演,毕竟,他们都不差钱。
百度本周发布了新一季度财报,公司季度营收 325.4 亿元,同比增长 2%,智能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24%。
由于百度并未透露云业务的规模,外界也很难预估百度智能云的具体营收,但有几点:
24% 高速增长的背后,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其此前的整体体量较小;
百度智能云的产品主要聚焦 PaaS 层,利用自身积累的技术与客户需求相结合,能够快速获取到一定市场份额;
百度的客户群体集中在制造、能源、交通等领域,拥有不错的利润。
在服务器需求的强势推动下,戴尔公司迎来一份不错的财报:
季度营收利润增长 68%;
该公司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部门(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硬件)第三季度的收入增长了 12%。
消费者业务(特别是 PC 业务)的下跌还会持续,这也符合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疲软的行业现状。
产品·市场
AWS 继续在印度扩张。根据其官方新闻稿,该公司将在印度海德拉巴建立第二个云计算地域,包括三个可用区,加上 2016 年已经开始服务的孟买地域,AWS 在印度拥有两个地域、六个可用区,形成了对印度主要地区的覆盖。
与此同时,AWS 还将加大投资,由原本规划的 28 亿美元增加到 44 亿美元,这些资金将用于海德拉巴区域的云基础设施建设、人员招聘以及生态建设。
这里补充一个背景知识:地域是 AWS 提出的概念,一般根据服务器机房的物理距离划分,客户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地理范围选择不同的地域;而在地域之上,为了进一步提升客户业务部署的安全性,云计算公司会通过一套机制(比如电力设备、网络设备等)构建出若干个虚拟的可用区,这些可用区相互独立,确保某个可用区出现故障的时候,其他可用区能够继续提供服务。
由于 AWS 巨大的市场影响力,上述两个原本由 AWS 提出的概念现在基本上也成为业界共识,国内的阿里云、腾讯云也在延续这个概念。
AWS 近期值得关注的事情还包括:
招聘放缓:该公司 CEO Adam Selipsky 表示,AWS 会减少相应的职位招聘;
新产品:与德勤合作的金融产品“BaaS ConvergePROSPERITY BankingSuite”、戴尔的超融合架构产品 PowerFlex 上架;
下周,AWS 年度大会 re:Invent 将在拉斯维加斯举行,届时 AWS 将发布包括芯片、云计算实例在内的众多新产品与服务,这里有一篇 AWS CEO Adam Selipsky 的预热专访,值得一看。
微软为洛克希德公司提供了“机密云”服务,这个产品帮助洛克希德绕过美国政府国防项目极其耗时的安全合规程序,此前,五角大楼的机密项目审核往往需要数周乃至数月的时间,借助于“机密云”,可大幅缩短时间。
根据微软提供的资料,“机密云”是微软面向五角大楼提供的重要产品,目前已经在美国国防部内部得以使用。
Cloudflare 的 Workers Launchpad 项目发展迅速,这个项目是 Cloudflare 为使用 Workers 产品的创业公司提供的投资服务,目前已经拥有 20 家合作伙伴、基金总额超过 20 亿美元。
Cloudflare 是一家需要格外留意的云计算公司,它最早的业务都是围绕网络,包括 CDN、网络安全(抗 DDOS)等,但在近几年,这家公司的业务开始向 Zero-trust security、对象存储、Serverless 等领域扩展,基于其遍布全球的网络传输节点,能够提供更快的网络传输效果,并且在成本上极具竞争力。
上图是 Cloudflare 目前所处的产业位置,这份长篇分析尽管略有夸张的成分,但能够展示出 Cloudflare 未来的增长潜力。
产业·洞察
当巨头开始扎堆拉美云计算市场
按照市场成熟度来看,云计算市场大概包括几个部分:
成熟市场:美国;
次成熟的市场:西欧、亚太地区(中日韩澳);
新兴市场:中东、东南亚、印度;
除此之外,拉丁美洲也在成为巨头们新“聚集点”:
过去两年,拉美地区已经增加了 10 个云计算地域;
中美两国主要云计算公司都在建立自己的基础设施;
拉美地区吸引如此多云计算公司的原因包括:
云服务不足,增长潜力巨大;
人口众多,孕育众多创业机会;
没有过多的政治偏见,当地企业不会在意中国公司还是美国公司,都愿意尝试;
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当地公司希望通过更便捷的数字服务触达消费者;
拉美地区各国人口分布不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由此也带来了不同的云计算市场:
巴西:这是几乎所有云计算公司(包括腾讯)都在布局的市场,但其税收机制导致云服务的价格居高不下;
智利:人口规模不足或许是一大劣势,但依然吸引包括华为、微软在内的众多公司;
墨西哥:这是 2020 年开始快速崛起的市场,短短三年内,微软、Google、AWS、Oracle 相继布局;
哥伦比亚:基于地理位置的优势,这个国家很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中转中心,包括 Oracle、华为在内的公司都在当地拥有一些基础设施。
未来,拉美地区会成为一个云计算全球竞争的有趣案例,中美云计算巨头们各自拥有不同的产品优势,又同时面临文化层面(比如语言)的挑战,接下来的竞争会非常有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