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研报精选」这个栏目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直观、易读、易懂的研报解读。你可以简单理解成精选版的脱水研报,每天花5分钟,就能快速了解当天的热点研报,以及研报中最需要关注的投资点。
三大指数全天分化,沪指冲高回落,创业板指震荡下跌。盘面上,中字头个股盘中异动爆发。教育股震荡走强。物流股一度冲高。下跌方面,近期活跃的两大主线医药和信创集体调整,多只高位强势股跌停。赛道股陷入调整,光伏等方向领跌。
板块方面,中字头、教育、银行、港口等板块涨幅居前,供销社、医疗器械、中药、TOPCON电池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天的研报聚焦央企、物流、智能仓储三个方向。
关键词一:央企
来源:招商证券、广发证券
相关公司:中国能建、中国联通、中国石油、中国银行、中国广核
核心看点:
央企在国内经济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低估值、高分红、现金流充沛、盈利稳定性的优势。
在“双碳新周期”下,关注央企在摒弃传统高能耗发展模式、培育绿色新业态和践行碳金融升级服务方面的投资机会。
在硬科技浪潮中,把握国产替代、数字化转型、央企主导性行业、电力型央企的四大投资主线。
1、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作主题演讲时谈到,“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目前国有上市公司和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市值占比将近一半。
2、央企在国内经济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
1)近年来央企的相对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且呈现出一定的逆周期特性。对照历史经济增速情况,可以发现央企多在经济运行阻塞或下滑的时点呈现出逆周期性,在相对表现上形成超越。
2)央企税收贡献稳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上市央企缴税总额稳定占据全A的50%以上。同时,在上市央企中,每年约有6成的企业披露了ESG相关报告,比例上领先全A约1倍。
3)央企负债结构持续改善,营运能力稳步提升。上市央企资产负债率逐渐从53%下降至49%左右,成效显著。
4)央企是实现国家战略发展的“排头兵”,不断受到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央企研发支出逐年提升,帮助各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重大创新成果。
3、央企优势:低估值、高分红、现金流充沛、盈利稳定性
4、央企在“双碳新周期”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
“双碳新周期”,是指在“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目标下的低碳全产业链的发展和投资逻辑。“双碳新周期”下,央企将迎来“弃旧”、“迎新”和“升维”三方面动能,投资机会有:
1)“弃旧”:围绕低耗循环、清洁能源、零碳负碳三方面。关注绿色建筑类央企,以铝模为代表的建筑租赁市场;新旧能源央企,风光发电;零碳负碳排放央企,具有减碳技术的化工类。
2)“迎新”:聚焦ESG、国有资本、新型储能三方面。关注ESG概念央企、环保类央企、氢能业务央企。
3)“升维”:绿色金融支持“双碳”政策落地,关注资金供需两侧的受益企业,供给端国有大行、大型保险机构;需求端集中能源央企。
5、四大线索掘金央企硬科技
1)国产替代:中美贸易摩擦频繁,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成为时代趋势,央企是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力量,受益方向主要集中于电子、电力设备、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2)数字化转型:政策自上而下定调数字经济的国家战略地位,央企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其中主要涉及5G通信和云原生应用等。
3)央企主导性行业:2022年国企改革红利释放,技术类央企受益于“科改示范”等改革专项工程,央企股权激励具有较强业绩驱动效应,军工、石油石化等央企主导性行业有望受益。
4)电力型央企:当前央企已占据国内核电、特高压行业主导地位,同时也是整个可再生能源领域新增装机的核心支撑力量,电力型央企有望在双碳战略下持续受益。
关键词二:物流
来源:华泰证券
相关公司:三羊马、天顺股份、顺丰控股、中远海能
核心看点:
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推动,有望提振出行需求,促进航空/机场/高铁/高速等客运量逐步恢复,业绩潜力待释放。
物流板块,考虑快递行业增速或换挡,个股出现分化,需精选成本和管理优化的α公司。
航运板块,油运维持高景气度;左侧布局干散触底回升;集运相对平淡。
今年快递行业受到数次冲击,同时社零及电商表现疲软,行业件量尚未明显突破疫前常态值,导致市场对宏观经济与件量增速预测的分歧。
市场共识是快递业兼具供给弹性和需求韧性:由于人力、运力等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很强,生产流程又很快,快递业疫后供给恢复的速度强于大部分业态。看好行业件量增速向上修复,明年仍有望超过GDP增速的2倍。
今年以淘系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增长放缓,但抖音、快手等新电商接力,贡献电商增量。头部份额集中。中国快递企业CR8指数达近85%,但距离美(CR4=97%)、日(CR3=96%)仍有较大差距。今年受益百世、极兔整合集中度快速提升,当前快递价格利于尾部企业出清,看好明年集中度稳中有增。
受益于海外出行管控放松,航空燃油、柴油、汽油等需求回升,国际油运市场在经历2020-2021年持续低迷周期后,呈现触底回升趋势。同时,俄乌冲突给全球石油贸易运输带来结构性变化,推升运输距离增长,加大油轮运价上涨幅度。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油运市场将维持高景气度:1)油轮供给逐年趋紧;2)当前全球原油库存低位,后续有望驱动补库存需求;3)地缘冲突导致全球能源运输线路出现结构性变化,运距增长。
地缘冲突和海外经济下行因素依旧对集运需求造成较大不确定性。我们预计伴随美国加息放缓,2023年下半年集运需求有望触底回升。2023年全球干散需求有望边际改善叠加供给趋紧,支撑运价中枢,散货需求有望边际改善,我们预计2022/2023/2024年全球散货周转量同比表现-0.5%/+1.4%/+2.0%。
关键词三:智能仓储
来源:华安证券
相关公司:今天国际、兰剑智能、诺力股份、东杰智能、科捷智能等
核心看点:
智能仓储降本增效优势明显,市场空间超千亿规模。
由于国内智能仓储物流起步较晚,国内行业厂商规模较小,呈现“小而散”的竞争格局,因此国内厂商均有望受益于行业高β效应开启高质量成长。
国内市场已经具备培育智能物流龙头企业的基本条件。
智能仓储降本增效优势明显,市场空间超千亿规模。物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国内物流总量稳步提升,但从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可以判定出我国物流效率远低于国际水平,现阶段仓储物流自动化是提升物流效率的关键突破口。
根据头豹研究院统计,2021年我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为1146亿元,考虑到智能技术的不断深入及物流行业规模和仓储环节降本增效的需求不断攀升,预计2022年我国智能仓储物流市场规模约1357亿,2026年达2665亿元。
竞争格局方面,由于国内智能仓储物流起步较晚,国内行业厂商规模较小,呈现“小而散”的竞争格局,因此国内厂商均有望受益于行业高β效应开启高质量成长。
对标日本大福成长关键因素,国内市场已经具备培育智能物流龙头企业的基本条件。具体来看:
1)时代背景: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背景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制造”发展的背景十分相似。
2)国内制造业龙头企业高速发展:国内制造业由大变强,对仓储效率提出需求,国内智能仓储物流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3)资本力量:近年来仓储物流行业融资热度较高,未来收并购活动也有望持续活跃。
研报原文可以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获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