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绑定苹果大客户,歌尔的业绩和成长逻辑便被拿捏了;
切入VR赛道,并非摆脱大客户“依赖症”的良药。
11月8日晚间,一则苹果链公司歌尔被客户砍单的公告,引发了二级市场广泛关注。歌尔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境外大客户苹果的通知,暂停生产其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本次业务变动预计影响2022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人民币33亿元,约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2%。
此前,歌尔股份便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0.60亿~47.02亿,同比增长-5%~10%。这则利空消息,直接降低了资本市场对歌尔股份的业绩预期。11月9日,早盘歌尔股份的股价直接一字跌停。
这不禁让资本市场对歌尔股份有所担忧。那么,此次砍单事件对歌尔会有怎样的影响呢?资本市场又是如何看待这次利空呢?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一、大客户是把双刃剑
回顾歌尔股份的发展历程,苹果在歌尔股份的近几年高速成长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歌尔股份凭借在声学领域的积累,于2018年拿下苹果AirPods 30%的代工份额,成为AirPods全球第二大代工厂,营业收入也迎来爆发式增长。自此,歌尔股份便被资本市场视为果链龙头。
与此同时,歌尔也患上了大客户的依赖症。据歌尔2019年~2021年的财报数据显示,苹果作为歌尔的第一大客户,其相关销售额占营收的比例均超过40%。可见,苹果的“风吹草动”对歌尔的业绩有着较大的影响。
不少投资者对此产生了担忧。苹果作为消费电子巨头,凭借产品力和高端品牌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并在消费电子产业链占据极为强势的地位。一旦苹果变更供应商,歌尔股份无法向第二个苹果出货,歌尔的业绩和成长逻辑便会遭受巨大的打击。欧菲光被苹果踢出产业链,便是前车之鉴。离开苹果链之后,欧菲光2020年、2021年、2022年前3季度均出现了亏损,其股价也已经膝斩。
而这次苹果砍单虽只是针对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其他项目产品仍在合作。据歌尔股份的电话交流会,此次订单减少主要是因为良品率不高所致,而这部分订单大概率会转给立讯精密。
此外,根据公告,这次业务变动预计影响歌尔股份2022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人民币33亿元,而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为741.5亿。妙投预计,这部分订单对公司2022年的营收收入影响不超过5%。虽然这次砍单对公司的业绩影响有限,但让投资者更关心的是歌尔如何摆脱大客户依赖症,使自身的客户结构更为合理。
对此,歌尔股份发布消息表示,2022年前三季度智能声学整机业务营收198.9亿元,占公司前三季度总营收741.5亿元的约26.8%。由此可见,歌尔的TWS耳机的业务占比逐步开始下滑,苹果对歌尔的业绩影响逐步减弱。取而代之的,便是VR等智能硬件占比的提升。
二、VR并非摆脱大客户的救命稻草
从歌尔股份披露的2022年半年报来看,智能硬件业务占总营收的56.90%,已超过TWS耳机成为公司的第一大主要业务。歌尔股份的智能硬件业务主要以VR设备代工为主。
VR作为消费电子中新兴的赛道,具有较高的成长空间。根据WellsennXR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VR设备出货量为1029万台;2024年全球VR设备将达到2570万台,较2021年出货量将翻倍增长。
然而,VR设备这么一个高速成长的赛道,却出现近乎垄断的局面。根据WellsennXR数据显示,2022年2季度VR出货量仍被Meta主导,Meta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9.1%。而Pico作为国内VR设备的主导者,其市场占有率为11.3%。Meta和Pico合计占据全球VR设备90% 的市场份额。
而歌尔股份切入VR设备赛道,便是为Meta、PICO等厂商代工VR设备,供应原材料。歌尔VR代工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主要也是绑定了这两位大客户。同时,Meta、Pico仍在VR设备赛道持续投入,投入力度强于多数竞争对手,VR设备市场格局短期很难改变。
妙投认为,歌尔虽然拓展了VR赛道获得业绩第二增长曲线,但VR设备“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也无法让其摆脱对大客户的依赖。随着TWS耳机占比的下滑,歌尔又得服务好Meta大客户了。
三、小结
当然,歌尔股份等消费电子企业也深知大客户战略带来的利弊。对此,公司表示还在积极拓展一些汽车电子、触觉等新业务方向。目前来看,汽车电子倒是不错的赛道。相对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的集中度较低,汽车电子的价值量高。若歌尔等消费电子企业能够进入多家车企的供应链,有望优化其较为单调的客户结构。
对歌尔而言,真正摆脱大客户的方式就是直面C端消费者。虽然歌尔只是代工企业,但在声学领域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技术和工艺水平。相对于早期的OEM(生产贴牌)模式,公司通过提升研发能力升级到ODM(设计+生产贴牌)和JDM(联合设计+生产贴牌)模式,竞争力有所增强。公司已经在TWS耳机整机领域拥有研发、生产能力。
“代工厂成精”并非天方夜谭。扫地机器人的头部企业科沃斯、石头科技也曾是代工起家。不过可惜的是,消费电子的市场格局较为集中,品牌壁垒已经形成。在强敌环伺之下,歌尔股份能否走出这一步,仍需要慎重考虑。
目前来看,消费电子仍未出现明显的复苏信号,歌尔股份的客户结构仍会以大客户为主。可见,歌尔股份的业绩会大幅承压,资本市场表现也就难言乐观。短期或许有超跌反弹的机会,但长期来看,风险远大于机会,还需谨慎看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