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业绩增超40%股价反跌停,暴露出劲仔食品哪些问题?| 一解财报
2022-10-25 18:00

业绩增超40%股价反跌停,暴露出劲仔食品哪些问题?| 一解财报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公司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6:31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李昱佳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产品+渠道”双突破,劲仔食品的高增速不应仅持续2个季度;

  2. 未能引入外部资本是其致命伤;

  3. 结合市场情绪,劲仔的估值或将进一步下探。


总营收、净利润均增超40%的好成绩,却让劲仔食品的股价收了个跌停,合理吗?

 

10月23日晚,劲仔食品发布了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 34.57%;实现扣非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56.22%。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总营收3.9亿元,同比增长40.11%,为历史最高单季度营收额;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47.15%

 

从下图对比可以看到,劲仔食品三季度增速较二季度已明显放缓,尤其是47.15%的净利润增速环比二季度的84.72%下降了7.95%。所以市场对劲仔高增速难以维持的担忧,叠加大盘调整,导致其股价24日跌停收盘。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劲仔食品的高增长是由什么带动的,高增速真的无法维持了吗?劲仔是否存在隐忧,合理的估值水平应该是多少?只有清楚了以上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评断这次回调,把握投资节奏。

 

产品+渠道双突破,业绩高增不应仅存续2个季度

 

对比劲仔食品2020年9月份上市后的单季度业绩可以发现,在今年二季度之前的7个单季度数据中,有6个季度的总营收增速在16%以下(2021Q4除外),净利润增速不但全在16%之下,更有4个季度为负。与此相比,今年二季度、三季度84.72%、47.15%的盈利增速绝对算是好成绩了。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劲仔食品的业绩为何突然在今年二季度开始爆发了呢?

 

事实上,劲仔食品之所以能取得快速提升,得益于2021年下半年以来积极打造“大包装”第二增长曲线的策略,在产品、渠道、品牌知名度三方面均实现了较大突破,是积极的内生增长推动。

 

(1)品类拓展+布局大包装,打破低客单价边界

 

过去,劲仔食品能被消费者熟知的产品仅有风味小鱼系列,但如今主营产品已拓展至“休闲鱼制品、豆制品、禽类制品”三大品类,包括“小鱼、豆干、肉干、鹌鹑蛋、魔芋、素肉、凤爪”七大产品系列。

 

上半年,休闲鱼制品、豆制品、禽类制品分别实现营收4.46亿元、0.78亿元、0.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22%、17.14%、57.79%。据证券日报网数据,前三季度三大品类分别同比增长29.42%、21.16%、75.30%,尤其新品鹌鹑蛋备受消费者青睐,表现强劲。

 

更为关键的是,劲仔食品通过布局大包装突破了以往1-2元流通渠道小包装的产品客单价边界,价格带进一步拓宽至5-10元。今年前三季度大包装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散称装”产品同比增长超90%。

 

(2)从流通渠道拓展至KA商超、便利店等现代渠道,品牌知名度快速提升

 

过去劲仔食品以流通渠道为主时,陈列位置差,品牌露出不足,知名度一直难以提升,中长期成长性一直被质疑。

 

2021年,劲仔似乎借鉴了卫龙辣条“流通包围现代”渠道扩张思路的成功经验,开始借助大包装产品进入KA商超及便利店等现代渠道,陈列逐步铺设到挂袋区和主流货架区,品牌露出率迅速提升。

 

同时,价格带拓宽后,渠道利润更高,更能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半年报时,劲仔的经销商数量从2021年底的1869家增加至2000家,净增加159家。

 

上半年,公司经销渠道创收5.33亿元,同比增长23%;以线下零食专营渠道、线上京东自营及天猫超市等B2B平台为主的直营渠道创收0.87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较快。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因此短期内,大包装+渠道拓展协同下,劲仔食品的高增速不应该仅持续两个季度就终止。但市场如此大的反应一部分原因来自劲仔的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出现下滑。

 

劲仔食品90%以上的产品均为自主制造,产品安全把控有保障,且积累有一定的成本控制优势,今年二季度时销售毛利率已提升至28.32%,销售净利率提升到9.94%。但至三季度时,公司23.58%的销售毛利率比半年报时下降近5个百分点,8.59%的销售净利率下降约1.3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其实销售毛利率、净利率的下降主要因劲仔前期业务拓展需要,导致四费提升约24%而压缩了一部分盈利空间。

 

尤其是去年三季报时,劲仔的销售费用为2019年以来的最低值,而今年因推广大包装产品、积极招商等措施,销售费用达到1.06亿元,同比增长30.86%;因经销商增加致管理费用进一步提升至0.52亿元,同比增长约13%;因研发新品研发费用进一步提升至0.19亿元,同比增长18.75%。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当前劲仔的鱼制品年产能1.8万吨,在建产能2250吨于今年8月投产。随着大包装产品放量,规模优势会逐渐凸显。伴随着天气转冷,销售旺季到来,妙投预计在费用投放合理的前提下,劲仔四季度增速高于三季度的概率更大。

 

另据沙利文的数据,2021年休闲辣味食品在现代渠道占比约30%,而劲仔大包装在现代渠道占比仅为10-20%,占比提升空间大,鱼制品大包装产品有望持续快速放量。其他品类,除前期拓展的豆干、素肉等,2022年新拓鹌鹑蛋和鸡爪新品均销售良好,亦有望借助品牌和渠道协同铺货贡献业绩增量。

 

所以中期看,劲仔作为鱼类零食第一股,品牌具备核心竞争优势。大单品战略下,依托劲仔小鱼建立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劲仔食品有望持续拓展新品类,铺设下一个成长曲线,从而打通中长期成长性,基本面良性增长无虞。

 

未能引入更多外部资本是致命伤

 

虽然劲仔食品基本面无虞,但二级市场的硬伤导致其股价难有大突破,是“好公司未必是好股票”的典型案例。

 

首先劲仔食品上市时间短,盘子小,又未能引入更多外部资本,股价持续上行缺乏动力。

 

劲仔上市时发行价格5.02元,发行总股数4001万股,实际募资2.01亿元,机构共获配400.1万股,仅占比10%。如今劲仔总市值43亿,流通值仅23.8亿元。盘子太小,即使有机构看好公司未来发展也难于参与。

 

其次,劲仔在今年5月底仅对实控人周劲松非公开定增的预案,格局小了些。

 

方案显示,劲仔定增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85亿元,数量不超过4789.92万股(超过上市首发时的4001.00万股),用于湘卤风味食品智能生产项目、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推广项目和新一代风味休闲食品研发中心项目。

 

当时劲仔食品股价正位于上市以来底部,最低价6.46元,最终发行价格定在5.95元/股。劲仔此举不但伤害了当时现有股东的利益,还错过了引入外部资本的好机会。倘若不是仅对实控人的定向增发,而是引入一批战略投资者、优质资产,劲仔在二季度80%的业绩增速下股价可能会比现有的40%涨幅高出不少。

 

事实上,由于缺乏机构抱团的合力,在中报披露后的上涨过程中,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三季报时,机构持股比例相比二季报时减少1096.93万股,相比年初时减少2245.44万股。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

  

(图片来源:同花顺)

 

在三季度业绩发布时,劲仔食品的估值虽略有高估,但与40%的业绩增速基本匹配,但由于缺乏机构合力支撑,担忧情绪导致股价直接跌停。

 

劲仔未来的估值如何给?

 

此前劲仔曾推出股权激励方案,对应今年营收目标约13亿元,相较去年同比增长17.8%。至今的前三季度公司总营收已达10.10亿元,大概率能实现激励效果。净利润在销售旺季与规模效应带动下,预计全年增速能达到40%左右。若费用投入进一步增加,全年净利润增速可能会下降至35%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劲仔的高增速始于2022年二季度,若未来三个季度劲仔的费用投入不能有效转化,那么2023年二季度业绩增速可能会在前期高基数下开启下降通道。

 

所以估值方面,2022Q4、2023Q1两个季度,劲仔在35%以上的净利润增速前提下,给予30-40倍PE较为合理。倘若明年业绩增速下降至30%左右,估值也需要进一步压缩才能匹配。

 

就这次调整分析,劲仔目前52倍的PE-TTM市盈率仍在近一年估值的75%百分位。跌停后的动态PE虽回落至35倍,但考虑到市场情绪较差,妙投认为进一步压缩至30倍附近才具有性价比。

 

(图片来源:亿牛网)

 

妙投还认为,劲仔食品良好的基本面确实带来了宽幅震荡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但在未引入外部资本前,它绝不是长期价投的好标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