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微积分量化价投(ID:gh_dfce7f43f5c7),作者:微积分量化价投,原文标题:《如何分析公募基金合适的管理规模》,头图:视觉中国
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受到持仓股票和管理风格的约束,无法无限增长。比如对于高换手和小市值风格基金,其管理规模的上限就比较低,规模太大了,高换手很容易引起过高的冲击成本,而小市值股票会加剧这种冲击成本。但是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管理费,管理费的增长主要来自基金规模的增长。
一个是基金规模无法无限增长,一个是靠规模增长赚取管理费,两者典型的利益冲突,站在买方的视角,是非常有必要去思考公募基金比较合适的管理规模这个问题。最近1-2年,中小盘风格表现比较好,部分中小盘风格基金规模增长迅速,但中小盘风格基金相对大盘来说规模天花板比较低,因此对于中小盘风格基金来说,这个问题更加值得关注。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有分享过类似的内容。但文章的结论比较笼统,那就是公募权益基金的舒适管理规模是30-40亿规模。这显然是不合理,比如重仓小盘市值的金元顺安元启和重仓大蓝筹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其合适的管理规模显然是不同的。因此,这篇文章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从直观的感受来说,如果持仓是茅台等大蓝筹等股票,市值大同时成交活跃,对应的规模上限对大一点;如果基金经理是那种买入基本持有不动的操作风格,比如张坤,对应的规模上限也会大一点,反之,量化类,高换手的策略对应的管理规模上限会小一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决定管理上限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持有股票本身的市值和流动性,水大鱼大,池子大容纳的鱼比较大。另外一个是调仓频率(换手率),如果基本持有不动,即使股票成交不怎么活跃,每天买一点,也可以建仓。如果是高换手,需要短时间频繁买卖,规模大了,本来股票流动性比较差,就比较难做了。这方面主要是从交易的角度来考虑。
其次,从配置的角度,也会有一定的限制。基金投资更多的财务投资,一般不会干预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这个与监管的要求也违背,总不能到时候成为“门口的野蛮人”吧,也就是单个股票总不能一直加仓,加到第一大股东。另外,如果一直加仓,加到举牌线了,这个时候要公告了,可能会引起市场的关注,引起股价的异常波动。
文章的内容比较长,将文章大概拆分为4个部分,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基于配置的角度去思考,后面文章将分别介绍从交易的角度,如何综合考虑,综合和一些案例分析。记得关注,不要错过后续内容。
配置的角度
从配置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受制于相关法规和基金合同的限制,对于具体的持仓有一定的限制。
首先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财产进行证券投资,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只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其市值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 10%;
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超过该证券的10%。
这条规定也被称为“”双十“规定。其中,第一条比较常见,比如易方达蓝筹精选在贵州茅台上最高的持仓权重不超过10%,对于一些偏好持股不动的价投风格,如果强烈看好公司的发展,往往会买到顶格的持仓限制。
此外《证券法》对投资者及一致行动人持股超5%有举牌的要求,持股超过5%需要发布公告提示。公告期间不允许继续买入和卖出股票。同时,达到举牌线的股票买入后6个月内是不能卖出的,否则收益归上市公司所有。这个对于高换手的基金影响就比较大。
但在实际执行上,一只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一般不会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 10%,同时不会超过股票市值的 5%;同一基金公司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一般不会超过 10%。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方面值得关注,那就是是否进入前十大股东。尤其对于某些价值投资类的基金经理来说,进入前十大股东,上市公司一般会有公告,会吸引其他投资者关注,引起股价波动。(有时候即使没有买到5%的举牌线,也有可能进入前十大股东)我看到盛丰衍管理的西部利得量化成长在2022年中报的持仓微光股份,虽然持有权重很低,不超过2%,但还是进入了公司的前十大股东的行列。
从最近的成交数据来看,该股票的总市值大概在60亿规模左右,30亿左右的流通市值,西部利得量化成长只购买了2400万,就进入了前十大股东。这说明中小盘风格股票受到的影响会更大。
举牌线限额
假设,基金经理的持股不会有举牌现象的发生(当然实际中肯定存在,只不过相对来说比率比较小)。也就是每个股票的持有股本不超过总股本的5%,也就是在持仓披露日,持有股票市值不超过总市值的5%。
对于每一个基金在中报和年报的全部持仓,可以根据股票持仓占比去计算加权的举牌线限额占比,然后求和,得到加权举牌线限额和。比如贵州茅台的股票持仓占比是10%,茅台的持仓限额是5千亿,那么单个茅台的举牌线限额是0.1*5000=500亿。然后所有股票加起来,得到加权和。注意这个求和值,只是反映了整体持仓的举牌线限额情况,并不是说实际持仓市值不能够超过这个数值。
比如,假设一个基金规模10亿,由下面的股票组成。计算的加权举牌线限额求和是9.5,小于基金规模10亿。但如果这个基金规模接近这个数据,说明可能比较容易触碰到举牌线。
具体实际中计算举牌线限额的规则如下:
1. 首先计算股票在中报和年报全部持仓的A股持仓占股票持仓市值的比例,如果求和超过80%,保留(港股美股等数据缺失,所以重点考虑A股数据)。在这个基础上对于持仓占比重新归一化处理。(比如前面如果只有少部分港股,那么将这部分港股数据的权重按照A股的权重成正比再分配给A股的股票,这样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 根据股票在中报和年报持仓的单个股票的总市值,乘以5%,作为单个股票的举牌线限额。
3. 根据第一步计算的权重乘以第二步计算的举牌线限额,计算加权的举牌线限额,并且求和,就得到了反映这个基金股票持仓的举牌线限额。
下图是2022年中报主动权益基金(只考虑主基金代码,不考虑处于封闭期的基金)举牌线限额与基金规模合并值的对比。其中橙色的点是举牌线限额。从下图可以看出,很多蓝色的点都是在橙色的线下面的,说明绝大多数的基金都不会超过举牌线限额。(注意这里的基金规模合并值,是指同基金不同类型的规模合并值,比如同一个基金的A类和C类,规模合并,不是基金经理的规模合并值,下同)
也可以计算主动权益基金的基金规模合并值除以举牌线限额,得到一个比值。上面橙色的线就是比值等于1的情况。从这个比值的频数分布来看,绝大多数的比值不会超过3,大部分都在2以内。这也说明举牌线限额整体来看,确实限制了基金的规模。
为了观察更加具体,现在是不同举牌线限额的具体基金。比较明显和特殊的是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兴全系几家也榜上有名。
举牌线限额低于30亿规模。
举牌线限额低于10亿规模,比较明显的就是之前的网红基金金元顺安,举牌线限额大概在1.5亿,目前规模大概是12.4亿,基金规模合并值/举牌线限额为8.39,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比值了,这也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个基金暂停申购。
下面重点来看一下几个典型的例子: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的基金规模合并值/举牌线限额超过了10,应该是所有基金里面最高的了。如果看最近前10大重仓股,部分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5%的举牌线。
比如对于泰格医药,在2022年中报已经进入了前十大股东。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比较类似,有一些股票也接近了举牌线。
比如对于中钢天源也进入了前十大股东。
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
这个之前是限购的网红基金,其持股非常分散。比如最高的也就红墙股份,占比都不到1%。
但是这么小的持仓都进入了前十大股东。
思考
从上面统计的数据来看,自己计算的举牌线限额确实制约着基金的管理规模,市场大多数基金的规模都在举牌线限额以下。但具体应该如何去了解这种关系呢?
首先,一个基金持仓举牌某个上市公司,或者说进入上市公司前10大股东,本身不存在合规上的问题,如果某个基金经理特别看好某个股票,直接买进前10大股东,是比较常见的,无论是私募还是公募都有这种现象,尤其对于价值投资理念,偏好长期持有的基金经理。甚至对于某些指数基金,也经常进入了某些权重股的前十大股东。
但如果从交易的层面来看,如果一个基金持有某些股票市值过于集中,持有的市值占股票总市值比例更高,那么一旦这个股票遇到黑天鹅,基金经理想要清仓这个股票估计会遇到流动性风险,无法短时间卖出。
如果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偏向于根据统计数据,将基金的管理规模/举牌线限额 这个比值的3作为一个极限值,如果这个比值超过3了。我可能偏向于认为这个基金目前的规模可能超过了基金经理管理的比较“舒服”规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微积分量化价投(ID:gh_dfce7f43f5c7),作者:微积分量化价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