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研报精选」这个栏目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直观、易读、易懂的研报解读。你可以简单理解成精选版的脱水研报,每天花5分钟,就能快速了解当天的热点研报,以及研报中最需要关注的投资点。
大盘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上证50指数盘中再创调整新低。盘面上,风电等赛道股展开反弹,起帆电缆、振江股份、金开新能等涨停。教育板块盘中走强,中国高科、国新文化、勤上股份涨停。高铁概念股盘中异动,辉煌科技、博深股份涨停。
此外,近期活跃的医疗和信创概念股盘中震荡分歧,个股表现两级分化,竞业达、华森制药等涨停,南天信息、大博医疗等跌停。近期,多个海上风电项目进展公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建设体系”。
那么,海上风电项目的投资机会如何把握?分布式光伏装机占比上升,微型逆变器的投资逻辑如何?作为能源替代优化选择,煤炭的投资潜力如何?今天的研报聚焦海上风电、微型逆变器、煤炭三个板块。
来看10月21日的3篇精选研报:
关键词一:海上风电
来源:太平洋证券-风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相关公司:东方电缆、亨通光电、海力风电、明阳智能、新强联
核心看点:
深远海资源开发空间大,沿海各省加码海风建设。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海上风电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链上高壁垒和供需紧张的环节更能留存利润,主要是海缆、轴承、大兆瓦零部件。
海上风电的三条投资主线:高壁垒的海缆、国产替代的主轴轴承等核心环节;供需格局较好的大兆瓦塔筒等零部件环节;成本管控能力强的平台型成长整机企业。
1、海上风电长短中期发展前景
1)长期:深远海资源开发空间大,降本支撑可持续发展。截至2021年末,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占可供开发资源的比例不到1%。随着漂浮式等新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到平价后,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中期:沿海各省加码海风建设。截至目前,沿海11省市均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发展计划,11省市“十四五”开工或规划的海风总规模已接近110GW,计划并网容量达到51GW左右。
3)短期:前置指标招标规模可观。截至9月末,2022年公开市场海上风机招标9.4GW;从招标趋势来看,海风2022年招标预计达到15GW以上(包含非公开市场&EPC招标),同比+430%。根据“十四五”装机规划,分析师刘强预计2024-2025年装机在35GW以上,海上风电项目一般提前1-2年招标,因此2023年海风招标预计依然维持快速增长。
2、平价时代降本需求背景下,产业链上高壁垒和供需紧张环节更能留存利润
1)海缆:在远海化、规模化的趋势下,海缆特别是送出缆将向大长度、高电压、柔性直流方向发展,壁垒提高,海缆用量显著增加。
2)轴承:目前轴研所10兆瓦TRB海上风电主轴承已经通过验收、新强联研发的12MW海上抗台风型风电机组主轴轴承已经下线……海上风电主轴轴承国产替代进程明显超预期。海上风电主轴轴承作为技术壁垒较高的环节,有望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
3)大兆瓦零部件:目前海上招标主流机型广东为10MW以上,浙江、山东主要为8-9MW;并且预计将很快切换到12-16MW机型。在快速大型化背景下,大兆瓦的塔筒、桩基、主轴、铸件、法兰、叶片模具等零部件环节供应可能出现阶段性紧张;同时叠加原材料价格下降,大兆瓦零部件环节盈利预计有明显修复。
3、海上风电的三条投资主线
1)高壁垒的海缆、国产替代的主轴轴承等核心环节,东方电缆、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宝胜股份、新强联、恒润股份等公司有望受益;
2)供需格局较好的大兆瓦塔筒、铸件、主轴、法兰、叶片模具等零部件环节,海力风电、大金重工、日月股份、金雷股份、双一科技等公司有望受益;
3)海上风机价格持续下降背景下,成本管控能力强的平台型成长整机企业,明阳智能、运达股份等公司有望受益。
关键词二:微型逆变器
来源:华创证券-微型逆变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相关公司:禾迈股份、昱能科技、德业股份
核心看点:
全球分布式光伏迅速发展,微逆应用天花板打开。中国、美国、欧盟分别加大对分布式光伏的政策支持,预计未来2-3年分布式光伏装机将保持较高增速。
各国对于分布式电站的安规标准不断提升,微逆作为MLPE产品,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微逆有望复刻组串式逆变器的发展路径,通过降价来提升市场份额。
分析师黄麟认为:随着分布式光伏装机成本与集中式差距逐步缩小,分布式装机开始发力。同时,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推进屋顶光伏计划,全球分布式光伏占比得以逐渐回升。2021年,全球新增分布式项目约77GW,占比达到44%。
2022年欧盟委员会提出到2026年,所有面积大于250平的新建公共和商业建筑必须安装屋顶光伏。我国《“十四五”规划》强调,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前几大光伏装机市场中国、美国、欧洲的分布式装机占比预计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中国和欧美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安规标准不断做出提高,普遍采用强制安装关断器的方式提高分布式屋顶光伏安全性,旨在进一步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安全工作。
微型逆变器的低压接入特性可以满足上述安全性规范要求,无需增加额外配件或其他安全措施。相比其他逆变器产品,微型逆变器在部分场景已经具备发电量以及经济优势。
在分布式项目中,屋顶朝向复杂、阴影遮挡等环境因素对系统的发电量影响较大,微逆多路MPPT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一般来说,使用微型逆变器,在相同条件下,比组串式逆变器多发电5%-25%。
关键词三:煤炭
来源:国信证券-煤炭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相关公司:中国神华、陕西煤业
核心看点:
煤炭是能源价格变动与可再生能源不稳定下的能源替代优化选择。
国际能源价格上升,能源进口同比大幅下滑,煤炭起到托底保障作用,缺口基本由煤炭增产来补充。
风险提示:疫情的反复;产能大量释放;新能源的替代;国际油气价格回落;安全事故影响。
安全性、经济性、清洁性是能源革命(替代)本质需求。能源的安全性确保能源需求能够得到稳定保障;能源的经济性驱动着能源选择的变化;能源清洁性要求促进能源变革。三者的核心在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与资源禀赋特征共同促进能源替代。
能源经济性替代方面,当国际市场油气价格上涨时,煤炭体现出成本优势,成为短期替代油气能源的最优选择。
能源稳定性替代方面,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还受制于技术、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影响,而煤炭与可再生能源之间可通过电力替代来应对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提供电力供应保障。
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储备、煤与油气相似的终端消费场景、较高的可再生能源占比为实现煤炭能源替代提供了基础。
2022年,樊金璐预测经济性替代和稳定性替代需要增加煤炭5748.0万吨,仅四季度就会增加3793.9万吨,主要因为水电出力大幅下降。2023年能源替代的煤炭需求波动范围为-4964.6万吨到6331.2万吨,樊金璐预计为2081.8万吨。
在全球能源供需紧张格局下,国内相对低价的煤炭必然会替代高价能源,也必须要为新能源的不稳定性来兜底。受今年极端天气影响,四季度水电供应大幅下降,煤炭需求进一步提升。
研报原文可以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获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