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明星基金经理担纲的持有期、定开基金,真地多赚钱了吗?
免费 2022-10-19 19:41

明星基金经理担纲的持有期、定开基金,真地多赚钱了吗?

文章所属专栏 基金研究精选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9:4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六里投资报(ID:liulishidian),作者:投资报,原文标题:《明星基金经理担纲的持有期、定开基金,真地多赚钱了吗?》,头图:视觉中国


泉果基金10月19日公告称,旗下第一只公募基金—泉果旭源已于18日正式成立,募集金额约99亿,认购户数20.49万户。


该基金发售当天,就有近百亿资金抢购,在第二天提前结束募集,并实施了末日比例配售,配售比例41.03%。


由于旭源是一只三年期持有基金,这个发售速度让人咋舌,也使得这类带有封闭期的基金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有的认为,带封闭期的基金可以让基金经理从长期角度布局,更有助于获得高额收益;而且可以帮助基民完整享受到基金的上涨,破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怪圈;


但同样有不少投资人认为,封闭期基金在业绩上,并不显得高人一筹,而且经常遇到基金经理半途跳槽,基民还在锁定期动弹不得的糟心局面。


目前市场上的带有封闭期的基金,主要分为定开型和持有期两类,


定开型基金是指:定期开放申购、赎回的基金;


持有期基金是指:持有人必须持有满一定时间段,如2年期持有基金,持有人买入持有满2年后,即可以随时赎回。


投资报统计了市场上所有的主动权益型定开和持有期基金,总体来看:


一、事实上,定开基金的收益与每一轮封闭期所处的时间段关系巨大;


例如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集英,在第一轮两年封闭期内,收益率高达98%。


但从2021年5月开始的第二轮封闭期以来,景顺长城集英净值下跌了超过35%。想要回正,颇为艰难。


由于这把下跌,把成立3年多以来的总回报,下撤到了只剩27.58%,年化回报仅有7.19%。



数据来源:Choice,制图:投资报,截至2022.10.17


相比之下,持有期基金在时间选择上更为灵活一些,买入的时间点可以自己掌握,持有期满后,随时可以赎回,不用担心错过开放赎回的时间段。


二、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的普通开放式基金和定开、持有期基金的业绩几乎没有差别。



换句话说,无论是定开还是持有期的基金,在业绩上并未显得比开放式基金就高出一筹;


比如我们来看“投资报TOP30”基金经理的业绩,谢治宇管理的社会价值三年期基金和其余两只开放式基金在业绩并无多大差别,社会价值近两年的业绩还稍逊于兴全合润;其他明星基金的情况同样如此。


所以说,如果你认定某位基金经理,那买他的普通开放式基金即可,没必要去认购持有期基金,非得被锁定个2、3年。


除了像泉果赵诣这类,只有持有期基金供选择的另当别论。


但对于总是试图择时、却经常“高买低卖”的投资者来说,带封闭期的基金可说是帮其管住手的好工具。


三、基金经理在基金封闭期半道跳槽是个大问题;


投资报统计显示,两年封闭期以上的基金出现过基金经理变更的,有25只,占比14.97%;



比如说封闭五年的东方红恒元,2018年11月成立;


最初认购的基民也多半是奔着东方红林鹏的名头而来。


但林鹏在管理了仅1年多时间后,2020年就离职创办了自己的私募,基金交予王延飞管理,基民则赎回无门,只得再苦熬近4年,实在是件糟心事;




对此,我们也曾强烈呼吁需要加以制度约束,


可以看到近些年来,基金经理跟投带封闭期基金越来越多,这虽然也是一策,但还远远不够;


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基金公司,在发行长封闭期的基金,应该更为慎重,不能将基民圈进来后,就任你鱼肉了。


四、将定开基金和持有期产品放在一同来看。总体上,市场目前共有483只带封闭期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总计约8400多亿;



从数量上来看,这些基金以一年、两年、三年期产品为主流,但时间更长的基金极少,例如五年期的仅有东方红旗下的恒阳和恒元两只。


五、具体来看,三年期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有83只,规模总计2826.72亿元。


其中,有62只基金运作时间在1年以上,其成立以来年化回报平均约为-3.13%,主要由于多数基金在今年回撤惨重。


两年期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有82只,规模共计1762.74亿元。


其中,60只基金成立满一年,其成立以来的年化平均回报为-2.81%。


两年期基金中,成立以来回报最高的,是徐治彪管理的国泰研究精选。


成立于2019年12月的国泰研究精选迄今已成立近3年,截至目前总回报为83.48%,年化24.28%。


六、三年期基金中,农银汇理海棠的表现最为亮眼,但业绩主要由前两任基金经理创造。


农银汇理海棠三年定开成立于2019年4月,迄今3年半左右的时间,取得了205.38%的总回报,平均年化37.80%。


作为定开基金,农银汇理海棠的第一个三年封闭期期间内,实现了225.38%的收益率,平均年化48.18%。


7只两年期基金年化收益超12%,国泰研究精选业绩拔得头筹


总体来看,2019年和2020年是发行两年期基金的高峰时段,现在的两年期基金大部分都已经运作了2年多时间。


也就是说,定开基金已经经历了一轮完整的封闭期,而两年持有期基金最初的持有人也已经可以赎回。


藉此,我们也可以探寻,这些两年期的基金,到底给投资人带来了怎样的回报。


两年期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有82只,规模共计1762.74亿元。


33只是持有期限最低两年的开放式基金,49只则是两年定期开放一次的定开基金。


这批基金中,成立一年以上的有60只基金,年化收益率在12%以上的有7只。


这其中,冯明远管理的信澳匠心臻选年化收益12.46%,但尚未满两年。



在所有已满两年的两年期基金中,年化收益率最高的基金莫过于徐治彪管理的国泰研究精选。


国泰研究精选成立于2019年12月,一直由徐治彪单独管理,迄今2年多时间,总回报达83.48%,年化回报24.28%。


这也是唯一一只年化回报在20%以上的两年期基金。


蒲世林、于洋管理的富国阿尔法与国泰研究精选同一天发行,但成立以来回报只有39.84%。


而有些成立更早的封闭期基金,几年操作下来,收益还没有徐治彪的高。


比如在2018年成立的、长信两只两年期基金——长信企业精选、长信价值蓝筹,表现较差;


两轮下来,年化收益居然只在4-8%之间,处于行业下游。


16只三年期基金年化回报超14%:赵诣邹唯傅友兴第一轮封闭期回报均超100%


总体来看,三年期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有83只,规模总计2826.72亿元。


其中,有62只基金运作时间在1年以上,成立以来年化回报平均约为-3.13%。


虽然总体平均年化为负,但主要受今年以来的回撤拖累较多。


成立以来年化回报超过14%的,有16只基金。



而在这批基金中,回报的分化十分巨大。


表现最佳的农银汇理海棠发行于2019年4月,迄今3年半时间,成立以来收益214.09%,年化回报高达38.66%。


而东方红新源,成立于2021年7月,至今亏损34.31%。


作为一只三年持有期基金,虽然东方红新源发行到目前只有1年多时间,但净值已经下跌如此之多,想要回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两只表现不错的三年定开基金是邹唯管理汇安裕阳和傅友兴管理的广发睿阳。


这两只基金也都完整地经历了一轮3年封闭期,汇安裕阳成立于2018年9月,一直由老将邹唯管理,4年时间总回报为109.56%,平均年化20.14%。


傅友兴管理的广发睿阳成立于2019年1月,第一轮封闭期,广发睿阳取得了102.95%的回报。


到目前为止,尽管今年有所回撤,这三只定开基金的年化收益依然在15%以上,没有辜负投资人几年的等待。


而在2022年市场普跌情况下,今年发行的三年期基金基本上全军覆没,


就连2021年发行的多只产品,现在的净值同样也在1以下,其中不乏由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



例如袁芳管理的工银圆丰,成立于2021年1月的茅指数高点,至今净值大跌超过30%。


毕天宇管理的富国均衡成长,成立于2021年9月,净值随市场起起落落后,现在也下跌近30%。


刘格菘管理的广发行业严选,份额有140多亿,但成立以来回报是-20%。


还有2021年7月发行的东方红新源,几乎从成立以来净值就一直在跌,到现在亏34%。


诸多案例,不胜枚举。


不过,虽然现在很多基金的净值看上去颇为惨淡,但毕竟发行时日尚短,距离三年的最低持有期还很远。


基民现在出现了浮亏,但最低持有期的存在,无疑限制了基民把“浮亏”变成“真亏”的操作。


应该说,从袁芳、毕天宇等过往历史来看,净值在未来2年能再创新高的概率不低。


慕名而来,基金经理却半道跳槽 封闭期基金如何打破信任危机?


对于定开或者最低持有期基金的持有人来说,愿意付出几年的时间按兵不动,主要还是基于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信任。


而基金公司在发行这些基金时,也多以明星基金经理担纲。


但从统计来看,无论两年期、三年期、还是五年期基金,都曾发生过基金经理中途跳槽的现象。


而基民慕名而来,却面临中途换人、自己又不能换基的尴尬局面。



比如说东方红恒元,成立于2018年11月,这个时间点其实非常有利于做业绩;


而最初认购的基民也多半是奔着林鹏的名头而来。


但林鹏在管理了仅1年多时间后,就离职创办了自己的私募,基金交予王延飞管理,基民则赎回无门,只得再苦熬近4年。 



可以看到,从2020年5月至今,王延飞管理的了2年半时间,任职回报还是-0.46%。


受制于封闭期,持有人在里面完全是过山车一般的体验。


再说东方红恒阳,此前2年多时间一直由钱思佳单独管理,上个月增聘李竞共同管理。


基金成立至今两年多的时间,收益率仅为0.93%。 


虽然距离五年期满还有2年多时间,但这样的收益率,目前来看,也很难向基民交差。


不过,虽然不能申赎,但这两只五年期定开基金都可以场内交易,尽管有所折价,也算为基民们留了一道撤退的途径。


但问题是,既然是要把基民的手管住,那何必再留有可以退出的口子?


165只基金中有24只基金发生过基金经理变更


两、三年期的基金,同样存在这一问题,165只基金中有24只基金发生过基金经理变更,占比14.54%;


包括过往表现最佳的农银海棠,也先后有付娟、赵诣、谷超三位基金经理。


不过,赵诣离任时,农银海棠的封闭期只剩最后2个月,影响不算大。


其余基金中,也有在一轮封闭期内频繁更换基金经理的情况出现。


比如东方红旗下,成立最早的三年定开基金之一,东方红睿元前后有过5任基金经理。


从最早的杨达志到林鹏、刚登峰接手,再交给韩冬,直到最近交给了秦绪文。


尤其是在第一个3年期内,持有人不得不时常面临基金经理更替的问题。



与三年、五年期相比,两年一年封闭期的基金经理发生变更,相对影响较小,


像此前周应波管理的中欧远见也交给了成雨轩,但毕竟此前两人共同管理了一年多时间,周应波也完整地管理了第一个两年期。


华安睿明也发生过基金经理变更,但杨明离任时,已完整管理了第一个两年,第二个两年封闭期也仅剩2个月,相对来说影响不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六里投资报(ID:liulishidian),作者:投资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妙投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