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A股培养基第一股,奥浦迈投资价值如何? | 牛熊榜
2022-10-16 20:00

A股培养基第一股,奥浦迈投资价值如何? | 牛熊榜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公司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5:33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张贝贝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奥浦迈是生物药核心原料培养基领域的龙头企业,享受行业高景气发展红利;

  2. 奥浦迈业务发展较好,值得长期关注;

  3. 短期看,公司当前市值提升在2023-2024年仍值得期待。

 

9月份,医药生物板块整体萎靡,462只医药标的中仅73只实现上涨,涨幅10%以上的股票仅有23只。在这样的背景下,奥浦迈却实现了超50%的涨幅,排在前列,奥浦迈也由此进入我们研究的名单。

 

此外,奥浦迈是A股培养基行业上市的唯一一只股票,具有稀缺性。同时,公司披露了前三季度业绩测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63.08%-80.02%,是疫情扰动下少见的前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速超50%的企业。

 

这也是奥浦迈于9月2日上市首日收涨58.65%,并在9月医药板块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股价走势却保持盘整的重要原因。

 

那么,奥浦迈未来投资价值如何呢?

 

梳理奥浦迈的业务发展及所处行业景气度发现,奥浦迈是国内培养基产品的头部供应商之一,且国内培养基行业快速增长,国产化率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下,公司看点较多,值得关注。(2021年度奥浦迈培养基产品国内市占率4.9%,排名第二)

 

培养基行业景气度高,奥浦迈可享受行业成长红利

 

培养基通过在体外模拟细胞的生长环境,可以为细胞生长提供合适的pH、渗透压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实现各类大分子生物药的体外大规模生产,广泛用于人用/兽用疫苗,蛋白/抗体药物以及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当中。

 

同时,培养基是生物制药上游最重要的耗材之一,在2020年全球生物制药上游原材料和耗材市场中占比高达35%,成本比重占比最大。从国内人用疫苗及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披露情况看,也是如此,培养基成本占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例在20%-40%之间,相比于其他耗材成本处于较高位置。

 

即培养基是生物制药生产的关键核心原材料,选用合适的、高质量的培养基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物制品表达量,降低单位制造成本。

 

 

同时,国内培养基行业景气度较高。据沙利文数据,2021年中国培养基市场规模26.3亿人民币,预计2026年中国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将达到71.0亿人民币,2021-2026年的复合增速为22.0%,远超同期国内生物药市场18.6%和医药市场整体9.6%的年复合增速。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书)

 

虽然目前国内培养基产品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尤其是高端产品更是以进口为主,但随着国产培养基质量的不断提升与改进且具有价格优势(据太平洋研报,国产价格为进口品牌1/2),以及进口产品供货风险的大环境下,国产培养基的比例逐年增高。

 

国产培养基的市场份额已从2017年的19.2%增长至2021年的33.7%,未来国产化率有望继续提升。奥浦迈作为国内细胞培养基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企业,有望享受培养基行业国产化提升的红利,这也是奥浦迈上市后受到市场关注度较高的重要原因。


 


那么,奥浦迈除享受行业成长红利外,自身业务经营情况如何?

 

业务发展较好,值得长期关注

 

分析奥浦迈业务经营情况之前,我们先了解培养基行业特点,以判断公司的竞争力。总体看,培养基行业具有“配方及工艺开发难度大、培养基变更周期长、客户粘性大”三大特点。接下来逐项分析。

 

注:培养基组成成分复杂,一般包含70-100种不同化学成分,需要通过分析细胞特性和工艺试验确定适合细胞生长的配方组份,其配方是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秘密。

 

1)培养基的配方及工艺开发难度大,培养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在于“产品SKU总数量及单个产品价值量”。整体看,奥浦迈的产品竞争力较强。

 

奥浦迈自2013年成立至今,深耕培养基行业近10年,已开发出上百种培养基产品,与同类企业澳斯康、源培生物的培养基产品SKU数量相差不多。同时,公司部分产品性能比肩进口产品。如奥浦迈向某客户提供的CHO培养基与进口培养基相比,在抗体表达量上具有优势。

 

且公司差异化竞争国内中高端抗体蛋白细胞培养基市场,产品价值量较高。2020年奥浦迈中高端培养基产品在国内蛋白及抗体药物培养基市场中份额为6.3%,位列赛默飞(43.1%)、丹纳赫(21.9%)及默克(16.4%)进口厂商之后。但在国内企业中市占率排名第一,公司产品竞争优势较强。

 

(资料来源:妙投梳理)

 


2)培养基成分及来源变更周期长,客户粘性大,奥浦迈的先发优势显著。

 

据《已上市生物制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培养基供应商变更属于“重大变更”,需提供变更前后商业生产规模原液和制剂(如对制剂有影响)至少3-6个月的实时/实际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数据,变更周期较长。

 

因此客户会更倾向选择品牌认可度高的产品,并且一经确定后不会轻易更换,客户粘性较大。奥浦迈作为国产培养基的头部供应商企业,具有先发优势。

 

据2022年9月14日调研记录显示,公司合作的客户数量不断增加。公司的客户数量从2019年度的200多个,增长至2021年末的500多个,目前公司客户数量已超过600个。

 

其中,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北京生物制品所、上海生物制品所,以及康方生物等多家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均为公司客户。

 

3)协同CDMO业务发展,增强培养基客户粘性,同时拓展新的获客来源

 

基于培养基+CDMO业务协同作用,奥浦迈于2018年将业务拓展到CDMO业务。这样做,一方面可满足培养基客户关于CDMO外包服务的需求,增强客户粘性。

 

另一方面,公司在为CDMO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可绑定公司的培养基产品,将CDMO客户培育转化为培养基客户,扩展培养基业务的长期获客渠道。为公司培养基业务的长期订单提供保障。(2021年,公司的培养基和生物药CDMO业务毛利占比分别为74%和26%)

 

目前,康方生物、国药集团、长春金赛、岸迈生物、东曜药业、华兰生物等多家国内知名药企同时采购公司培养基产品与CDMO服务。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书)

 

总体看,奥浦迈的业务发展较好,值得长期关注。不过,需注意的是,公司的培养基产品数量较进口厂商赛默飞的300余种及默克的500余种SKU数量还有较大的差距,且在中高端领域市场份额占比还小,未来在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上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那么,当前奥浦迈的投资价值怎样?

 

市值提升在2023-2024年仍值得期待

 

据招股书资料,公司业务边际向好,单客户创收能力提升。公司培养基业务单客户销售额从2019年度的11.72万元提升至2021年度的24.67万元;CDMO业务单客户销售额从2019年的108.34万元提升至2021年的180.61万元。

 

同时,盈利能力增强。公司的整体净利率水平由2019的-20.96%提升至2021年度的28.40%,并于2022上半年继续提升至36.37%。即公司的业绩增长具有支撑。

 

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券商一致预期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为56%,若PEG=1,则公司2023、2024年的目标测算市值分别为104亿元和154亿元。从这个维度看,公司当前88亿元的市值提升在2023-2024年值得期待。

 

但若是出于短期获利的预期,投资时机需等待。结合券商预期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及公司作为培养基行业龙头企业可给予10%估值溢价,则公司2022年合理市值预计在63-70亿元,短期公司的股价可能仍会有调整。

 

注:PEG=PE/G*100,其中PE为市盈率,G为企业收益增长率;PEG=1时,估值合理;PEG<1,市场可能低估;PEG>1,市场可能高估,但也可能是公司高成长性市场给的溢价。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