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研报精选」这个栏目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直观、易读、易懂的研报解读。你可以简单理解成精选版的脱水研报,每天花5分钟,就能快速了解当天的热点研报,以及研报中最需要关注的投资点。
来看9月22日的3篇精选研报:
信达证券-煤炭开采行业深度:新疆煤炭供需与疆煤外运形势分析
精选原因:2021年以来,我国煤炭供应持续紧张, 煤炭等能源价格创多年来新高,能源安全和煤炭保供引起国家高层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结合国内煤炭保供与新疆煤炭供需格局, 对“十四五”期间新疆煤炭供需增长情况进行预测和展望, 并结合对疆煤外运通道的分析研究, 探究疆煤外运流向及经济性。
核心看点:
新疆具备接续国内煤炭保供的资源条件, 资源丰富且分布范围广、 储量大。
新疆区内煤炭消费受益于低煤价, 消费量持续多年快速增长, 供需同样不宽松。
疆煤外运铁路通道呈现“一主两翼”布局, 近期货运能力超 1 亿吨。 兰新线( 兰州至乌鲁木齐) 是疆煤外运的主通道, 短期运力紧张。
铁路是疆煤外运的主要方式, 川渝地区竞争力弹性较大。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大幅失速下行, 煤炭消费量增速不及预期; 铁路运力增长不及预期, 运输事故风险; 煤矿安全事故风险等。
一、 国内煤炭保供格局
“富煤、 贫油、 少气” 的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 煤炭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 近年来煤炭消费逐年增长。
国内煤炭产能供给趋紧张, 资源和保供因素促使产能进一步向西部转移。
新疆优质煤炭资源开发提速。 新疆煤炭资源的埋深较浅, 地质构造较为简单, 开采成本低。
新疆煤炭呈“北富南贫” 不均衡分布, 主要集中在吐哈、 准噶尔、 伊犁、 库拜四大煤田。
新疆的动力煤具备低灰、 低硫的煤质特征。
二、 新疆供需基本面
新疆煤炭产量增长潜力大, 我们预计年新增释放产能可达 4200 万吨。
区内煤炭需求旺盛, 煤电、 煤化工是主要耗煤产业。
近年来疆煤外运量逐年增大, 未来吐哈矿区煤炭外运潜力大。
区内供需紧张的形势下, 我们预计新疆每年将新增可外运煤炭约 1,900 万吨。
三、疆煤外运格局: 铁路是主要方式, 哈密地区占据核心位置
我国煤炭资源供需错配格局下, 铁路成为“西煤东运” 的重要运输方式。
疆煤外运铁路通道呈现“一主两翼” 布局, 哈密地区占据核心位置。
四、疆煤外运格局
公路运输在疆煤外运中主要起补充作用。
对于吐哈煤田来说, 当煤价高于 765 元/吨时, 煤炭外运出疆至最近的青海市场才有可能性,当煤价高于 915 元/吨时才有经济性。 对于准东煤田来说, 当煤价高于 896 元/吨时, 煤炭外运出疆最近的青海市场才有可能性, 当煤价高于 1,046 元/吨时才有经济性。
张掖至哈密段是兰新线能力最紧张的区段, 嘉峪关车站点线能力不协调限制了兰新线煤炭运力。采取公铁联运方式避开哈密-张掖段将增加成本约 200 元/吨。
本文来自:中信证券-《科技行业前瞻研究系列报告99:从英伟达看国产GPU发展机遇与挑战》
精选原因:借助灵活性、计算速度、软件生态等层面的综合优势,GPU正在成为通用并行计算领域最理想的载体芯片。海外高端服务器GPU正面临对华禁运,国内势必要开发本土GPU。本文通过分析GPU龙头英伟达的发展历程,探讨国内GPU企业的发展之路。
核心看点:
英伟达发展历程表明,作为通用计算芯片,产品技术、软件生态等构成GPU厂商的核心竞争壁垒。
预计到2025、2030年,全球GPU市场规模将分别增长至278(图形渲染)/245(数据中心)亿美元、568/828亿美元,国内市场则有望增长至47(图形渲染)/74(数据中心)亿美元、97/248亿美元。
GPU是并行计算理想载体芯片,数据中心料将是中期需求增长主要场景。本土厂商有望率先在AI(训练、推理)领域实现突破,并可逐步向图形渲染、复杂科学计算等领域扩展。
风险因素:欧美高通胀持续风险;欧美经济陷入衰退风险;反垄断及数据监管政策持续趋严的风险;中期个人用户消费不足、企业IT支出下滑超预期风险;
一、报告缘起
1、由于GPU加速器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使得其在超算领域&数据中心领域更具经济效益,导致GPU在AI训练&推理、科学计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以全球AI芯片领军者英伟达的发展状况来看,公司AI芯片算力由2012年的4Tops提升至2021年的1248Tops,9年时间提升了约315倍。
3、在过去数年,全球数据中心芯片市场保持高速增长,由2012的122亿美元增长至2021的436亿美元,符合增长率约15%。
4、截至2022Q2,英特尔全球数据中心芯片市占率约41.5%、英伟达市占率为34.0%、AMD市占率为24.5%。
二、全球GPU市场:并行计算理想载体芯片,数据中心为中期需求增长主要场景
1、GPU的使用范围也由早期的图形渲染领域,逐步拓展至高性能运算&科学运算领域。在目前AI、复杂科学计算等并行计算领域,逐步形成了GPU主导,FPGA、ASIC、CPU为辅的稳定局面。
2、目前全球独立显卡出货量,近5年稳定在8000-9300万部。按独立显卡的类型划分,其中台式机用独立显卡比例约40%-53%,笔记本&工作站独立显卡比例约47%-60%。
3、2021年,英伟达游戏显卡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5亿美元,专业视觉收入(图形工作站)21亿美元。
4、英伟达GPU产品在全球Top500超算中心的渗透率逐年提高,由2013H1的72.2%提升至2021H2的90.3%,几乎处于垄断地位。
三、国内GPU市场:中期潜在空间可观,本土厂商开始规模崛起&产品落地
1、2021年、2025年、2030年,国内GPU(图形渲染)的市场规模约为27、47、97亿美元。若考虑到国内庞大的游戏用户数,以及专业视觉等领域的旺盛需求等,最终的实际数据料将大幅优于我们当前的测算&预测。
2、数据中心:我们测算国内数据中心GPU市场约占全球20%左右比重,对应2021年整体出货量约40万个,对应市场规模约20亿美元。
3、我们预计2030年国内数据中心GPU芯片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250亿美元,对应CAGR为32%。
4、国内GPU厂商开始快速崛起,大多数企业目前已发布1-3款相关产品,大部分核心团队具有英伟达、AMD工作经历。
5、产品竞争力方面,国内厂商产品核心参数约落后英伟达、AMD1~2代左右,正逐步从“可用”走向“好用”。
四、本土GPU厂商:有望率先在AI领域实现落地
1、在GPU实际落地应用中,需要将硬件、软件应用、游戏引擎、操作系统、OEM等众多环节匹配到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性能作用。
2、技术路线选择中,AI为中短期最可能突破&落地场景,并可逐步向图形渲染、复杂科学计算等领域扩展。
3、英伟达最新公告背景下,倒逼国内相关客户开始使用国产GPU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相关企业与客户建立密切联系,进而帮助相关企业进行快速的技术和产品迭代。
4、我们看好本土GPU厂商的长期投资机会,其中二级市场的头部企业以及一级市场的摩尔线程、沐曦集成电路、瀚博半导体等企业发展迅速。
本文选自:信达证券-《储能行业深度报告:户储星辰划天际,万亿蓝海照月明》
精选理由: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因为新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性,驱动配套的储能产业飞速增长。其中,用电侧的户用储能在海外迎来较大的市场,在国内也产生很大的潜力。那么,户储产业链各环节的盈利能力如何?产业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什么样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让我们通过这篇报告了解一下。
核心看点:
储能分为发电侧、输配电侧和用电侧三类。用电侧储能中,户储占比基本在20%-30%之间。从发展趋势来看,户储具有光储一体的趋势;
户储产业链各个环节盈利能力较好,产业链各环节竞争核心在于产品协同与渠道建设,龙头企业供应商深度受益;
储能电池与储能变流器为户储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具有整合产业链的优势;
风险因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影响新能源建设进度、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成本上升、行业竞争加剧。
一、户用储能
由于新能源的不稳定性,新型储能具有刚性需求。按照应用场景,储能分为发电侧、输配电侧和用电侧三类。用电侧储能中,户储占比基本在20%-30%之间。
1)从盈利模式来看,户储以自用为主,上网为辅;
2)从发展趋势来看,户储具有光储一体的趋势,一体机多采取直流耦合,综合效率更高,高度集成化也有效减少软性成本;
3)从目前需求来看,全球户储迅速增长,欧洲领跑,美国紧随。2021年全球户储新增装机量约为6.4GWh,同比增长116.23%。
二、海外户储需求增长,国内市场需求提升
1、海外市场
可靠性方面,全球范围停电事故频发,储能有助于维护供电稳定。
经济性方面,五个因素拉动户储需求上升:
1)能源通胀叠加地缘局势拉升电力价格;
2)分时电价常态应用,峰谷价差拉大;
3)人均生活用电量高位,增长趋势预计延续,新能源车普及也成为家庭用电提升新动力;
4)光储度电成本进入下降通道,未来有望进一步降低;
5)政策刺激户储需求,降低投资成本。
2、国内市场,四方面因素共同推进国内户储市场发展:
1)电力市场化改革,拓宽电价波动;
2)政策明确储能定位,机制完善提上日程;
3)政策推动,峰谷价差进一步拉大;
4)生活质量提升,人均生活用电量进入上行通道;
预计2026年全球户储新增装机可达159.1GW,约为21年的25倍,5年CAGR为91%,按照6.7元/wh的用户端价格测算,五年新增户储装机将带来2.5万亿元的市场空间。
三、户储系统产业链
1、集成企业涉及环节最多,产业链具有整合趋势
以光储一体产业链的盈利模式来看(见图),
1)大型电池企业为保障电池信息的安全性,建立更高效的系统,增加盈利环节,具有自营BMS的趋势。
2)光伏组件中有逆变器用于DC/AC的转换,而从技术上来看PCS与光伏逆变器具有相似的结构,具有技术同源性,因此逆变器和PCS企业往往统一。
3)单一电池企业和PCS企业都是制造业企业,集成企业中间利润很多,企业趋于利润追求,将自主构建品牌和渠道,打通集成企业。
未来各环节的龙头企业或将打通产业链生产光储系统产品,建设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因素变成品牌和渠道的推广。
2、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盈利能力
电池环节与新能源汽车电池同源,较为成熟,目前成本压力较大,各个公司的原材料管控能力不一,整体方差较大;
PCS作为电气设备,竞争壁垒与电压等级相关,户储电压等级较低,因此竞争逐步加剧;
BMS/EMS、温控系统盈利较高,整体较为稳定,但是成本占比较低,体量较小;
集成商涉及环节多,盈利能力较高。
3、户储系统产品围绕用户需求开发,用户最重视的是经济性。户储系统具有客户粘性和品牌效应,龙头企业深度受益。
研报原文可以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获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