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李昱佳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从毛利率对比分析,更应该关注培育钻石产业链上游的生产公司及下游品牌销售公司;
压机生产设备供给紧张、技术门槛高、扩产周期长,促成培育钻石生产环节至少2025年前都将是供不应求的良性竞争格局,投资确定性高;
重点关注加速扩张的龙头企业。
巨大的市场需求,紧俏的产能供给,毫不夸张地说,至少2025年前培育钻石都将是高确定性、高成长性的景气赛道。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钻石,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相比不仅性质完全一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却比开采钻石小80%以上,具有无地表破坏、低碳排、低耗水、安全无冲突(天然钻石的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贫瘠的非洲地区,钻石开采权的归属权问题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会加剧原本不稳定的社会局面)等诸多优势。多家券商预计,2022-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原石需求将从143亿元增至313亿元,复合增速高达35%。
深入分析培育钻石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投资价值后,妙投认为毛利率最高的生产和销售环节最值得长期跟踪。若考虑短期业绩释放的确定性,则优先考虑上游设备供应商和钻石生产企业。尤其在当前“慢就是错”的野蛮扩张阶段,更要着重关注具备扩张能力的生产企业。
一、产业链毛利率呈“微笑曲线”形态,重点关注上游生产环节机会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印度、美国分别主导培育钻石的上中下游。
(1)上游毛坯钻生产: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培育钻石生产国,培育钻毛坯总产量占比为42%,印度、美国合计占比35%,其余地区产量占比约为23%。
(2)中游切割加工:印度占据全球钻石切磨加工超过90%的市场份额。
(3)下游零售:美国是培育钻石的主要消费区,占据全球培育钻石零售市场的80%,中国占10%。
从毛利率对比,培育钻石产业链毛利率呈现典型的“微笑曲线”。
上游钻石毛坯环节存在生产技术优势,生产商毛利率普遍在60%左右。中游加工贸易环节劳动密集度高,利润率低,毛利率普遍在10%左右。下游零售商由于享受品牌溢价,毛利率普遍为60-70%。
从国内市场看,我国培育钻石产业链上游的设备生产、钻石毛坯生产环节走在全球前端,尤其供不应求的高景气下,生产厂家议价能力强,客户议价能力弱。培育钻石毛坯生产龙头公司业绩开始爆发,短期投资机会更大。并且随着资本扩张,未来几年龙头公司的马太效应会继续增强,投资的确定性也较高。
而下游零售环节更偏中期投资逻辑。一方面,国内虽然是全球第二大培育钻石消费市场,但销售量占全球仅有10%,未来市场释放潜力大。但是,国内消费者对培育钻石的认知与海外相比差距很大,可能还要经历较长的导入期。
而且下游零售公司的业务布局也大多刚刚开始,如曼卡龙今年上半年刚刚完成品牌孵化;豫园股份今年3月份LUSANT露璨首家Pop-up Store(快闪店)登陆上海中信泰富广场B1中庭;潮宏基旗下品牌VENTI近期刚刚于线上推出培育钻石首饰产品。反映到各自业绩上所需时间较长,目前仍主要是概念炒作,投资的确定性不高。
所以,从确定性来说,投资者更应该关注培育钻石当下景气度更高的上游环节。
二、扩产难从而良好竞争格局可持续,龙头公司优先受益
培育钻石赛道确定性如此之高,会不会导致资本加速涌入,快速进入产能过剩的窘境呢?答案是资本确实在上游生产环节高速扩张,但离产能过剩还比较远,至少2025年前都将维持供不应求的竞争格局。
首先,培育钻石从生产工艺上分为高温高压法(HTHP)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两大竞争赛道。
(文字解释不够形象,为大家找了两个视频参考,点击查看:HTHP法,CVD法)
我国掌握HTHP主导权,集中了全球HPHT法培育钻石产量的90%。印度、美国、欧洲、新加坡则以CVD方法为主。两种工艺侧重于不同类型的钻石产品,不构成替代关系,中期二者协同发展,但长期看生产大克拉、高质量的CVD法可能是大势所趋。
两者的差别是,HTHP法合成培育钻石以塔状为主,生长速度快、成本低、纯净度稍差,但综合效益具有优势,特别是在1-5ct培育钻石合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CVD法合成培育钻石呈板状,颜色不易控制、培育周期长、成本较高,但纯净度高,较适宜合成5ct以上培育钻石。
当前国内的培育钻石市场竞争程度较小,上游生产上呈现集群化,河南省培育钻石产能约占全国的80%。以HTHP技术为主的中南钻石、黄河旋风、郑州华晶和力量钻石等公司是生产力第一梯队,占据国内培育钻石产能的80%-90%。上海征世、杭州超然和宁波晶钻等公司则以布局CVD技术为主,产能占比相对较小。
其次,不论哪种工艺路线,短时间内大规模扩产都存在难点。
一是上游压机生产设备供给紧张。
根据中国超硬材料网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有1万台六面顶压机,用于生产培育钻石的约有3000台。天宝桓祥、博泰圣莎拉等六面顶压机设备生产商年产能约1000台,其中国机精工六面顶压机年产能为200-300台。培育钻石需求旺盛,各金刚石生产商产能开始向培育钻石倾斜,无奈上游压机设备供给数量有限,行业产能扩张短期内受限明显。
二是技术门槛高,且需要持续迭代。
国外领先玩家垄断CVD法专利,我国工艺积淀处于劣势,虽然国家层面出台相关行业政策支持和鼓励CVD技术发展,但在该方面发展较为缓慢,取得的突出成果相对较少。而HTHP法虽然较为成熟,但在生产高质量大克拉钻石上仍有困难。而培育钻石品级越高,销售均价越高,因此厂商为了提升生产质量与效率,技术上仍需要不断迭代升级。
三是新建产能周期相对较长。
根据各龙头公布数据,培育钻石的新建产能周期一般为2-4年,产能的完全释放至少也需要半年。
所以,不论是从技术上、产能上、以及资本再扩张的能力上,龙头公司都有领先优势,当前也都在积极扩产。万联证券预计到2025年培育钻石产量将达到3837万克拉。仅考虑产量规模,2025年培育钻石在钻石生产端渗透率将提升至23%,年复合增速高达41%,龙头公司将优先享受行业高增红利。
三、重点关注加速扩张的龙头公司投资价值
1.培育钻石设备供应商龙头国机精工,投资扩产培育钻石新增业绩增长点。
国机精工主营业务分为轴承业务、磨料磨具业务、贸易及工程服务。其中,轴承业务及培育钻石相关的磨料磨具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1亿元,同比增长18.75%;实现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8.06%。
其与培育钻石相关的业务布局有三个:一是在设备供应方面,2021年公司六面顶压机的产能约为200-300台,计划2022年底产能实现400-450台。二是在大单晶金刚石方面,公司采用MPCVD法已形成一定的培育钻石毛坯生产能力,在MPCVD法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方面居国内行业前列。三是拟2.6亿投资CVD金刚石项目二期,扩产培育钻石+功能金刚石,成为业绩新增长点。
2. 生产环节关注快速扩张的双龙头黄河旋风、中兵红箭,以及后起之秀力量钻石。
(1)黄河旋风:业内压机数量最多、技术最强、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
黄河旋风作为全国超硬材料行业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培育钻石、工业金刚石及微粉三大产品体系。先后完成了1-20克拉高品级无色及彩色培育钻石合成技术开发,颜色等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90%以上产品达到钻石颜色最高等级D级,并顺利进行产业化,高端培育钻石产品销量占整体市场的50%以上。
过去受收购上海明匠事件拖累,公司营收下降、计提减值损失等导致高额财务费用,掩盖了超硬材料业务真实盈利水平。随着公司产品结构调整,重新聚焦培育钻石和工业金刚石,拟加大研发投入实现HTHP及CVD法并举。并计划募资8-10.5亿用于培育钻石产业化项目及补流偿债,其中拟投资8亿元用于设备购置,建设期3年,达产年59万克拉产能。公司业绩将迎来确定性反转。
(2)中兵红箭:军工背景的培育钻石+工业金刚石龙头,CVD技术世界一流
中兵红箭是全球培育钻石+工业金刚石龙头,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南钻石主导产品工业金刚石产销量及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年销售量超过50亿克拉。中南钻石在大尺寸产品方面占据技术优势地位,CVD 技术达世界一流水平。公司主营特种装备、超硬材料、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三大业务板块,特种装备为主要收入来源,超硬材料贡献主要毛利率。
9月16日公司宣布全资子公司中南钻石拟5亿元技改金刚石生产线,未来培育钻石业务随压机扩产+设备升级+工艺提升快速放量;工业金刚石后期随下游高端制造需求放量+工业金刚石涨价盈利能力不断提升,长期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3)力量钻石:聚焦培育钻石新赛道,快速扩张,业绩弹性大。
力量钻石是一家专业从事人造金刚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相较于中兵红箭和黄河旋风的多元发展,力量钻石业务更聚焦,主要产品包括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和培育钻石三大产品体系。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经批量化生产2-10克拉的大颗粒高品级培育钻石,处于实验室技术研究阶段的大颗粒培育钻石可达到30克拉。
在下游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下,力量钻石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2018-2021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高达34.76%/49.19%。2022上半年,实现营收4.5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12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68.22%、53.42%,其中培育钻石毛利率高达83.4%,金刚石单晶毛利率57.9%,金刚石微粉毛利率52.4%,盈利能力业内领先。
今年7月末力量钻石募资40亿元扩产计划获批,该项目实施后预计增加1800台六面顶压机(1500台培育钻石用+300台工业金刚石用),预计5-10年培育钻石产能可达341万克拉/年(约为现有产能5.3倍)、金刚石单晶产能可达24.9亿克拉/年(约为现有产能2.5倍)。此外六面顶压机可在生产金刚石单晶和培育钻石之间切换,产线柔性较强,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变动,锚定高景气赛道红利,公司的业绩增长更具确定性。
二级市场方面,上一轮炒作涨幅几乎已全部回调消化。
中兵红箭、黄河旋风因主业的多元化会拉低估值水平,目前的合理估值水平约在20-30倍之间。二者相比军工背景的中兵红箭基本面更稳健,黄河旋风受子公司拖累业绩目前盈利规模低,但低基数、最高的培育钻石产能、最多的压机数量支撑未来更久的业绩高增速,会带动估值继续上行。
力量钻石主营最聚焦,理应享受更高的估值水平,当前的业绩高增速也已部分反应在估值上,对比预计合理估值在40-50倍。
国机精工主营仍在压机设备上,培育钻石产量相比较小,业绩确定性高但弹性稍有不足,合理估值约在20-25倍区间。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理论估值仅是保守参考依据,投资者应根据市场情绪的火热程度适当调整估值上下限,并密切关注各龙头的扩产产能释放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