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GPU进口受限,景嘉微能否实现困境反转?| 牛熊榜
2022-09-06 15:00

GPU进口受限,景嘉微能否实现困境反转?| 牛熊榜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公司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5:39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宋昌浩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受下游信创领域需求放缓影响,景嘉微上半年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2. 从产品上看,景嘉微GPU产品和国外公司仍有较大差距,短期难以替代。

  3. 短期来看,下游需求的恢复仍有不确定性,目前不是抄底的好时机。


继在设备领域出口被限制,EDA产品被禁入国内之后,GPU也再一次面临卡脖子的风险。

 

近日,有消息称美国芯片厂商AMD、英伟达相继收到总部通知,对中国区客户将暂停高端GPU芯片供应。作为国内GPU芯片龙头之一的景嘉微引起市场关注。消息发布后,景嘉微股价当日涨幅一度达到16%,最终收涨7.93%。

 

但拉长周期来看,自2021年11月高点以来,景嘉微股价跌跌不休,截至2022年8月31日收盘,景嘉微报收59.9元,距高点已经腰斩。

 

那么,景嘉微近期资本市场表现为何如此低迷?GPU芯片进口受限,景嘉微GPU产品能否填补英伟达及AMD的市场空白?其股价能否迎来反转?

 

一、信创需求放缓,拖累公司业绩

 

GPU芯片收入的下降及图像显控毛利率的下滑,业绩承压,是景嘉微股价较为弱势的主要原因。

 

景嘉微是国内领先的GPU龙头公司,其业务主要分为图形显控、小型专用化雷达以及GPU芯片三部分,根据2022年中报显示,其三块业务占比分为为48%、12%、40%,图形显控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GPU芯片是公司未来业绩的主要增长动力。

 

但是从业绩上来看,今年上半年景嘉微的中报不及预期。受到下游信创需求放缓的影响,公司的营收及利润增速出现了明显的放缓。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同比增长14.47%,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同比下降0.86%。分季度来看,2022年公司2季度仅实现营业收入1.82亿(一季度3.61亿),同比下降30%,环比下降50%,导致公司上半年业绩不及预期。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分业务来看,景嘉微的三部分业务出现了明显分化。其中,面向军工领域的图形显控及小型专用雷达业务受益于军工行业景气,增速依然较快。2022年H1,其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25%和46%。

 

但是其芯片相关产品,受到政府的信创推进节奏放缓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上半年,公司的芯片领域产品营收同比下降了2.54%。特别是在2季度,公司的芯片产品收入仅有2000万左右,和一季度1.8亿相比,下降明显,是上半年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图片来源:景嘉微2022年半年报)


除了营收的下降,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有一定幅度的下滑。在图形显控领域,其毛利率(72.17%)和去年同期(78.95%)相比下滑了将近7个百分点。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的产品由航天转向船舶领域,产品的价格有一定的下降;另一方面,芯片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拉高了公司的成本。

 

总之,受GPU芯片收入的下降及图像显控毛利率的下滑影响,景嘉微业绩承压,带来其股价持续低迷。那么,从美国禁用GPU芯片来看,是否会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公司的基本面能否出现困境反转?

 

二、从产品上来看,景嘉微仍有差距


从短期来看,景嘉微的产品难以弥补英伟达及AMD高端产品的空白。一方面,景嘉微主要GPU产品和受美国禁入国内的产品应用领域不同。

 

GPU最初设计目的是提升计算机对图形、图像、视频等数据的处理性能,随着GPU在并行计算方面性能优势逐步显现,GPU的路线分为两条,一条是传统意义的GPU,强调图形图像处理能力;另一条是GPGPU,作为运算协处理器,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增加了各种运算指令,提升运算的精度和性能,以满足数据中心、金融工程、自动驾驶等不同计算场景的需求。

 

根据消息来看,目前Nvidia和AMD并不是所有的GPU芯片都断供,对中国断供的是高端GPGPU芯片,主要用于HPC高性能计算,例如科学研发领域以及对算力要求的比较高Training(训练)人工计算等领域,对其他GPU卡不受影响,景嘉微的产品并不是面向运算等领域,因此短期并不能填补空白。

 

另一方面,景嘉微的产品和国外中高端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景嘉微作为A股上市公司的稀缺性GPU龙头,在图形处理芯片(GPU)领域主要包括JM5、JM7及JM9系列产品。其中JM5系列2014年推出,打破了国外在GPU领域的垄断,此款产品主要用于军用领域,2018年推出JM7系列产品公司,对标2012年上市的Nvidia GT640芯片。

 

2021年公司推出JM9系列,打开了民用和信创市场,对标2016年上市的Nvidia GTX1050和Nvidia GTX1080芯片,总的来讲和国外有5-6年的差距,短期内难以对英伟达和AMD的中高端产品形成替代。

 

三、短期来看,投资机会不大


虽然从中长期来看,在国产化背景下,景嘉微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但短期来看,业绩拐点仍需确认。

 

受到美国不断地加码对国内领域的制裁,其国产化进程迫在眉睫,特别是在信创等重要领域。根据相关数据测算,2021年中国大陆独立显卡市场规模达88.89亿美元,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267.77亿美元。其中安防/政府领域份额占比约29.5%,预计2021年党政领域GPU规模超过26.22亿美元。但是这部分目前仍为英伟达、AMD和因特尔等外资主导,未来存在较大的国产化需求。

 

景嘉微采用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推进的策略,前期主要面向信创市场,与其他国产GPU厂家形成错位竞争。目前公司的JM9系列芯片可以无缝兼容市面上主流的CPU、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支持X86、ARM、MIPS处理器和linux、中标麒麟、银河麒麟、Windows等操作系

)。并且公司已经实现多年量产,客户覆盖程度较高,已实现多次迭代,明显领先国内其他竞争对手。

 

不过从短期投资角度来看,目前并不是买进景嘉微的好时机。一方面,受到疫情的影响,信创的进度有所推延,从公司的二季度的业绩也可以看到,二季度公司的GPU芯片营收仅有2000多万(一季度1.8亿),何时恢复正常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观察3季度以及4季度信创的恢复程度。

 

另一方面,目前半导体整体处于下降周期,GPU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行业内的竞争将会加剧,这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从估值上来看,根据机构的一致性预期,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58亿,但是目前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5亿,信创市场的恢复尚有不确定性,因此需要调低预期,妙投预计今年利润在3亿左右。

 

根据公司的PE/PB Band,景嘉微的估值中枢在70-90X PE左右,不过半导体目前处于下降周期,加上公司当前面临的不确定性,因此妙投认为当前给予其50-70X PE 更为合适。

 

综上,150-210亿左右的景嘉微更具有性价比,当前公司257亿的市值,仍然是偏贵了,谨慎抄底。

 

(图片来源:WIND金融终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中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