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受益下游需求旺盛、新增产能释放、产品价格提升,光伏企业营收集体向好;
由于硅料价格上涨,产业链各环节盈利能力出现分化。其中,硅料、电池片企业盈利能力大增;
2023年硅料价格回落后,短期利好一体化组件企业,而光伏、电池片企业更需关注其产能放量情况。
近日,上市公司的业绩中报已悉数发布完毕。受益于下游光伏装机需求的高速增长,光伏企业的业绩普遍出现了大幅增长。与业绩亮眼形成较大反差的是,光伏板块整体出现了回调,让投资者颇为担心。
究其原因,妙投认为,4月27日以来整个光伏板块的反弹,已经兑现了资本市场对光伏行业的上涨预期,获利资金纷纷选择离场,从而造成光伏阶段性回调。
光伏作为高景气度的行业,资本市场仍会持续关注。未来光伏主产业链哪个环节更值得关注?接下来,妙投结合2022年中报及产业链情况,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光伏企业营收集体向好
今年以来,在“双碳”战略目标的驱动下,我国光伏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2022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37.4%,超过2021年1-10月装机之和。
与此同时,在全球能源危机日趋严峻的背景下,欧洲等海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推动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大幅增长。2022年上半年,我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出口额总额约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再创新高。其中,光伏组件出口量78.6GW,同比增长74.3%。
在全球光伏行业高景气度下,2022年上半年我国多数光伏企业的业绩均有不俗的表现。这里,妙投选取光伏主产业链及相关公司为对象,对其营收、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并对2022年下半年、2023年产业链各环节的盈利能力进行推演。
众所周知,光伏的主要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4个环节,最下游为光伏电站等应用系统。根据行业协会测算,上半年产业链各环节纷纷扩产,4个主要的产业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增幅均超45%。其中,多晶硅料同比增长53.4%,硅片同比增长45.5%,电池同比增长46.6%,组件同比增长54.1%。
(资料来源:爱旭股份财报)
此外,硅料价格也是业内重点关注的对象。2020下半年,双碳政策落地,光伏需求加速增长。而上游硅料环节的扩产周期长,硅料供给紧张,导致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在下游需求旺盛的背景下,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将硅料的涨价压力向下传导,其产品价格也出现了上涨。
在光伏各环节企业产销两旺,且叠加产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不管是以硅料为主营的通威股份,还是以组件为主营的隆基绿能,或是以硅片为主的TCL中环,其营收均出现了较高的增长。
产业链环节 | 公司名称 | 2022H营收(亿元) | 同比变动 |
---|---|---|---|
1.硅料 | 通威股份 | 603.39 | 127.16% |
2.硅料 | 大全能源 | 163.4 | 262.16% |
3.硅片 | TCL中环 | 316.98 | 79.65% |
4.硅片 | 上机数控 | 114.6 | 219.35% |
5.电池片 | 爱旭股份 | 159.85 | 132.76% |
6.组件 | 隆基绿能 | 504.17 | 43.64% |
7.组件 | 晶澳科技 | 284.69 | 75.81% |
8.组件 | 晶科能源 | 334.07 | 112.44% |
9.组件 | 天合光能 | 357.31 | 76.99% |
(数据来源:choice)
虽然光伏主产业链公司的营收出现较高的增长,但产业链各环节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却发生了分化。接下来,妙投将对各环节的盈利能力情况进行分析。
二、各环节盈利能力出现分化
从2022年上半年数据来看,通威股份(硅料为主)、大全能源(硅料为主)、爱旭股份(电池片为主)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较高,且超过营收增速,而硅片、组件环节的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速相对较低。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产业链环节 | 公司名称 | 2022H营收(亿元) | 同比变化 | 2022H归母净利润(亿元) | 同比变动 |
---|---|---|---|---|---|
1.硅料 | 通威股份 | 603.39 | 127.16% | 122.24 | 312.17% |
2.硅料 | 大全能源 | 163.4 | 262.16% | 95.25 | 340.81% |
3.硅片 | TCL中环 | 316.98 | 79.65% | 29.17 | 92.10% |
4.硅片 | 上机数控 | 114.6 | 219.35% | 15.76 | 85.52% |
5.电池片 | 爱旭股份 | 159.85 | 132.76% | 5.96 | 2608.60% |
6.组件 | 隆基绿能 | 504.17 | 43.64% | 64.81 | 29.79% |
7.组件 | 晶澳科技 | 284.69 | 75.81% | 17.02 | 138.64% |
8.组件 | 晶科能源 | 334.07 | 112.44% | 9.05 | 60.14% |
9.组件 | 天合光能 | 357.31 | 76.99% | 12.69 | 79.85% |
(数据来源:choice)
从近两年光伏产业链发展的特点来看,硅料价格的上涨对各环节的盈利能力影响较大。妙投选取各环节代表性公司的相关业务作为对象,对其毛利率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硅料环节“吃掉”整个产业链大部分的利润,大全能源的硅料业务毛利率高达70.37%。
(数据来源:choice)
对于硅片环节而言,硅片价格跟随硅料价格波动,但从choice统计的数据来看,上半年单晶硅片(182mm/165um)的均价增幅为23.07%,低于多晶硅料均价涨幅的31.73%。另外,硅片企业TCL中环、上机数控的毛利率均低于去年同期。可见,硅片环节的盈利空间继续承压。
在电池片环节方面,2021年全球物流不畅影响组件出口,电池片企业无法将涨价压力向下传导。随着2022年上半年全球物流通畅以及出口需求大增,涨价压力顺利向下传导,电池片企业爱旭股份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其盈利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目前,爱旭股份的毛利率为9.28%,已经接近2020年下半年硅料开始涨价时的10.20%。未来毛利率能否有进一步提升空间还需观察。
从组件环节来看,组件与硅料、硅片、电池片环节最大的不同是具有一定的期货属性,即组件订单销售价格提前半年左右签订,且组件销售价格的增长速度缓于上游原材料,从而造成组件销售毛利率较低。在硅料频繁上涨的背景下,组件企业在盈利方面的承压更加明显。
2021年,专业化电池组件企业东方日升同样因全球物流不畅,涨价压力无法传导,缩减产能,保证已签订单生产,其电池及组件产品的毛利率仅为1.13%。2022年上半年,涨价压力开始向下传导,东方日升毛利率回升至6.82%。相对专业化组件企业而言,隆基、晶澳、晶科等一体化组件企业承压会更小一些,其毛利率均在10%以上,但受硅料涨价的影响,其盈利能力同样面临不小的压力。
总体来看,妙投认为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盈利能力出现分化,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硅料涨价。
通威、大全等硅料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硅片企业(中环、上机)、一体化组件企业(隆基、晶科、天合等)盈利能力承压,更多是依靠产能释放拉动业绩增长,晶澳凭借对费用的良好控制,业绩增速更快一些。
专业化电池企业(爱旭)去年盈利空间被挤压过大,盈利空间有所反弹,上半年实现量利齐升。东方日升的电池组件业务与爱旭有些相似,但上半年其硅料产能释放,拉动其业绩增长也有较大的作用。
上半年已经暂告一个段落,而下半年或2023年各产业链环节的盈利能力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想必是大家更关心的问题。
三、硅料价格回落,推演各环节盈利能力变化
根据前面的分析,当下硅料价格是影响产业链各环节的最大的因素。首先,我们需要对硅料价格进行一个展望。市场普遍认为随着硅料新增产能释放,2023年硅料价格会有所回落。2022年Q4,硅料价格可能继续上涨或出现高位震荡。
2022年,硅料企业和有硅料产能释放的企业,其盈利能力依旧会强。而中下游环节的企业的盈利能力仍将承压,其业绩增长更多需要新增产能的释放或高毛利的新产品放量。2022年,光伏主产业链不会有太大的预期差,各公司的全年业绩会与机构预测较为一致,基本已经明牌。
对于2023年,这里主要探讨硅料价格回落对产业链环节的影响。若硅料价格出现回落,短期最为利好的是一体化组件企业。根据前面提到组件的期货属性,半年前的组件订单是按高硅料价格签订的,但后期生产的硅料是以较低价格买入,其盈利能力会有短暂的提升。
同时,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价格也会相应下跌。从营收来看,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企业营收呈现量升价减的态势,新增产能释放能否抵销产品价格下跌影响,还需要观察。
在毛利率方面,以硅料为主的企业的毛利率开始下行,而硅片、电池片企业的毛利率有所修复后逐步趋于稳定,毕竟下游也会倒逼上游降价。这个时候,中下游产业链的企业就该采取低库存策略,以防止存货跌价带来的资产减值损失。
综合营收、毛利率的变化来看,硅片、电池片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提升,更多是依靠产品产销量的增长。在产能不过剩的前提下,可以关注2023年产能增长较快且产品竞争力强的硅片、电池片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