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国产CPU第一股,龙芯中科还有上涨空间吗?| 牛熊榜
2022-07-05 08:00

国产CPU第一股,龙芯中科还有上涨空间吗?| 牛熊榜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公司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4:40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宋昌浩

头图 | 视觉中国


本文核心看点:


1、产品打破国外垄断,龙芯中科受益于国产替代,过去几年成长性较强,这是其受资本青睐的主因;

2、受限于产品性能,面向市场单一,且行业内竞争激烈,未来的成长速度可能放缓,且高研发投入可能会使公司利润端承压;

3、估值上看,未来公司高成长的确定性较弱,对应当前公司的估值偏贵,短期有回调风险。


作为国产第一家全自主的CPU公司,龙芯中科的上市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在上市首日,公司上市的消息就冲上了微博热搜,当天股价收盘上涨了48%。

 

之后两个交易日,龙芯中科的热度不减,日均交易金额超过10个亿,换手率达到50%。股价也持续上涨,一度站上了百元大关。

 

作为国人,看到国产CPU上市的消息也为之激动。但是作为投资者,我们还是需要基于二级市场投资的规律,从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龙芯中科的发展和投资机会。那么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当前龙芯中科是否具有投资机会?如果有,未来的上涨空间有多大?

 

龙芯中科为何受资本市场追捧?


 “龙芯”系列是我国最早研制的通用处理器系列之一,早在2001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就开始研制龙芯处理器。在龙芯的发展过程中,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核高基等项目的大力支持。

 

2020年,龙芯中科基于20年的技术和生态建设积累,推出了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2021年,基于LoongArch自主指令系统的4核3A5000处理器芯片正式发布,目前,龙芯相关产品是国内自主化程度最高的CPU产品。

 

从龙芯的主要芯片产品来看,龙芯中科主要有产龙芯1号,龙芯2号,龙芯3号三大系列产品,其中龙芯1号主要用在物联设备等(例如智能门锁),龙芯2号主要面向工业控制与终端等领域,龙芯3号主要应用在PC电脑和服务器等信息化领域。

 

从营收结构来看,信息化类芯片(主要是龙芯3号)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占比54.71%。工控类市场(主要是龙芯1号和2号)去年增长较快,2021年工控类芯片占公司总营收的24.61%,另外公司还有部分的行业解决方案业务,约占公司营收的20.68%。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受益于下游信创的国产替代,2018-2021年公司营收大幅增长,净利润更是成倍扩增。其中,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到83.87%,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10.64%。2021年龙科中芯实现营业收入12.01亿元,归母净利润净利润2.37亿,盈利能力不断走强。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从过去的表现来看,龙科中芯表现出了较高的成长性,但是从未来投资的角度来看,龙芯未来的成长确定性并不高。

 

短期来看,龙芯中科高成长的确定性较弱


 一方面,受限于技术上的落后,龙芯的产品能进入的下游市场并不大。

 

在CPU的下游应用领域中,主要分为三类:政务市场、企业级市场以及消费级市场。其中消费级市场市场空间最大,对于产品的性能要求较高,更看重产品的性价比。

 

但是龙芯的高性能通用CPU与国际市场主流产品仍存在巨大的性能和生态差距,目前消费市场长期被英特尔和AMD两家公司所垄断,短期来看,国产CPU难有较大的发展机会。

 

相对而言,政务市场更看重于产品的安全性和定制化,对于产品性能的要求会稍弱,因此政务市场是目前国产CPU的核心市场。

 

但是,这也就意味龙芯的发展需要政策和外力的推动,缺少主动替代的需求。在进行前两年的爆发增长之后,信创的需求有所放缓,一旦信创的节奏放缓,那么对于公司来讲,可能就缺乏足够的成长动力。

 

另一方面,在政务市场,龙芯也并不是一家独大,市场的竞争也比较激烈。

 

目前国产CPU企业主要有6家,分别是龙芯、申威、鲲鹏、飞腾、海光和兆芯。龙芯和其他几家公司相比,在国产化程度上更高,但是在产品的适配度以及性能方面并不占优势。

 


特别是与系统的适配度,是目前制约龙芯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公司业绩也可以看到,由于公司的新产品3A5000系列使用新的LoongArch指令系统(之前是MIPS指令系统),整机厂商和电脑操作系统厂商需要时间磨合,因此2021年公司的信息化类芯片销售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滑。2021年公司的信息类芯片收入营收结束了2019年、2020年翻倍的增长,收入仅有6.57亿,同比下降了16.94%。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除了对龙芯中科收入端成长的担忧,妙投对于公司利润端未来盈利的释放也存在一定的担忧。

 

CPU研发的技术难度大,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才能保证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全球CPU龙头公司英特尔为例,2021年英特尔研发投入达到1000亿元,约占公司营收的20%,研发是科技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了能在技术上不断进步,龙芯中科近年来也在不断地增加了公司地研发投入,2021年,公司支出2.81亿,研发费用率达到了23.37%。高额地研发支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的盈利能力,2021年龙芯中科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8%,但是公司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却下降了15.43%,研发的不断增加是公司盈利能力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因此,妙投认为龙芯中科短期面临着收入增速放缓的压力,这将显著的影响到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且何时能够恢复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另外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也会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承压。

 

龙芯中科被高估了吗?


过去,龙芯中科的投资逻辑是高成长性,但如今,其成长性趋弱,面临估值重估。

 

根据券商目前的一致性预期,结合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对于本公司全年营收的预测,市场乐观预计202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将达到17亿,归母净利润在3.3亿左右。

 

但是实际上,2022年一季度,公司的营收及利润并不及预期。2022年一季度,龙科中芯仅实现营业收入为1.8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7.0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6亿,同比下降41.7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亿,同比下降了72.52%。(龙芯受政府补助较多,过去几年每年在8000-9000万左右,一季度约2000万

 

从估值上来看,对比同行业景嘉微(2022年动态PE75)、北方华创(2022年动态PE90)等成长性公司,加上龙芯中科的稀缺性,合理估值在80-100倍PE较为合理。但是目前市场上关心的信息类产品成长性不及预期,妙投认为需要调低其合理估值区间,给予60-80倍PE可能是一个更为合适。

 

综上,妙投认为当前龙芯中科的合理市值应该是在200-250亿之间,短期受市场情绪的影响,公司的市值已经达到了370亿,妙投认为龙芯中科被高估了,注意回调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中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