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头图 | 视觉中国
自4月底以来,光伏板块估值逐渐修复,截至6月28日收盘的两个月期间,光伏ETF涨幅已达62.02%。
究其原因:一方面,美联储加息等利空因素落地以及国内不断推出稳增长的政策,市场情绪信心逐步恢复,光伏板块便从悲观时的低市盈率转变转变到偏乐观的高市盈率;
另一方面,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全球大力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装机量迎来较高的增长,利于多数光伏企业的业绩增长。此外,地域冲突等因素导致光伏将加速替代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光伏装机量有望超出市场预期,部分光伏企业的业绩有望超出市场预期。
东方日升作为光伏组件企业,自反弹以来涨幅已超90%,领涨板块。同期,隆基绿能和晶澳科技涨幅累计分别为67.95%和65.13%。
那么,与可比标的相比,东方日升为何能领涨板块?东方日升的市值还有提升空间吗?
本文核心看点:
1.东方日升领涨光伏组件板块,主要因其业绩弹性更高且估值较低;
2.在光伏下游装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光伏组件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东方日升的市值仍有提升空间。
一、业绩弹性高、估值低
作为光伏组件企业,东方日升的主营业务分为5类:(1)太阳能电池组件;(2)太阳能电站EPC与转让;(3)光伏电站电费收入;(4)光伏电池封装胶膜(EVA等);(5)系统及辅助光伏产品。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占比达到70%+,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在光伏组件领域中,东方日升的可比公司主要有隆基、晶澳、晶科等。随着光伏平价上网的到来,光伏组件企业之间主要比拼产业一体化降成本能力。而隆基、晶澳、晶科等一体化布局完善的企业在产能规模、供应链稳定性等方面均强于东方日升。长期来看,我们暂未看到东方日升的翻盘点。
但短期来看,相对其他光伏组件而言,东方日升的业绩弹性较高,且估值较低,是其领涨光伏组件板块的原因。
从业绩来看,东方日升的业绩却表现不佳,2020、2021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1.52%、17.23%,增速较缓。不仅如此,2021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0.42亿元,出现亏损。这与隆基、晶澳、晶科等光伏组件企业的业绩表现,形成较大的反差。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究其原因:一方面,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海运不畅,海外运费增长,组件出口不畅,同时硅料、硅片等原材料持续涨价,东方日升等组件企业的订单销售价格提前签订且组件销售价格的增长速度缓于上游原材料,造成组件销售毛利下滑,也是光伏组件行业共有的现象;
另一方面,东方日升主要布局了电池片、组件环节,并未像隆基、晶澳、晶科等企业实现了产业链一体化的布局,在成本控制方面也弱于这类一体化企业,在原材料持续涨价且涨价压力向下游传导不畅的情况,更容易出现亏损。
综合组件行业、东方日升自身的业务,2021年可谓是东方日升的“至暗时刻”。2022年以来,全球海运受阻问题缓解,组件出口恢复,欧洲、美国光伏市场需求大增,上游原材料的部分涨价压力向下游顺利传导,组件的盈利空间有所恢复。与此同时,东方日升旗下的硅料厂于2021年10月份开始进入正常生产状态,将会缓解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对整体毛利率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在下游需求旺盛,毛利率向好的背景下,相对2021年,东方日升的产能利用率有望进一步提升,2022年东方日升的业绩将迎来量利齐升,其业绩弹性会高于隆基、晶澳等一体化企业。据机构预测,2022年、2023年东方日升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0.73亿元、15.09亿元。
估值方面,东方日升的市盈率(TTM)为244.67,近5年历史市盈率分位值为94.81%。由于东方日升去年亏损,其滚动市盈率明显偏高。若结合机构预测业绩预期来看,东方日升的市盈率低于隆基等企业。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既然东方日升业绩弹性高、估值低,那么大涨之后,东方日升的市值还会有提升空间吗?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分析一下。
二、如何看待东方日升的投资价值?
整个光伏板块在反弹之后,不久又开启了第二波涨势。而这一波光伏上涨主要与光伏HJT电池发展相关性较大。
由于光伏电池片的技术路线正在从P型到N型转变,而N型电池片技术又分为Topcon、HJT、IBC等多种路线,业内和资本市场对电池片的技术路线选择较为关注。
最近,隆基绿能官宣,隆基硅异质结光伏电池(HJT)研发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试M6全尺寸电池(274.4c㎡)光电转换效率达26.50%,创造了大尺寸单结晶硅光伏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
此外,在HJT技术渐具经济效益、处于量产临界点之际,光伏圈内企业正在积极加码HJT技术,圈外巨头、央企也在押注包括HJT在内的光伏电池新赛道。
因此,妙投认为HJT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提速是驱动目前这波光伏上涨的重要因素。
据东方日升年报显示,东方日升目前已掌握转换效率高达25.2%的高效HJT电池量产技术。此外,据财联社消息,东方日升把原先100MW的异质结产线改造并扩产至500MW的异质结薄片产线,并且在5月10日第一片产品顺利下线。
短期来看,因光伏HJT电池概念被市场资金炒作,东方日升的股价可能会有所表现。
中期来看,光伏下游装机需求仍将旺盛,光伏组件企业有望持续受益。根据前面的分析,机构预测2023年东方日升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09亿元。若给予东方日升25-30倍的市盈率,2023年的对应参考市值空间为377.25 - 452.7亿。
长期来看,东方日升的竞争力相对隆基、晶澳、晶科等企业较弱,未来若光伏行业增速放缓,东方日升将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