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研报精选」这个栏目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直观、易读、易懂的研报解读。你可以简单理解成精选版的脱水研报,每天花5分钟,就能快速了解当天的热点研报,以及研报中最需要关注的投资点。
来看6月1日的3篇精选研报:
价格逐渐亲民,CAR-T赛道有何前景?
精选理由:2021年国内首款和第二款CAR-T药物获批,已产生可观收益;今年2月传奇生物BCMACAR-T获FDA批准,国产免疫细胞治疗技术迈上国际舞台。那么关于CAR-T疗法比较有前景的靶点和值得关注的产品有哪些呢?
本文选自:中银证券-《CAR-T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曙光纷至,朝阳若现》
本文核心观点:
1、CAR-T疗法对血液瘤作用效果良好,往往只需要回输一针即可完成治疗;
2、限制CAR-T疗法大规模应用的因素主要是价格、生产周期;
3、针对BCMA的CAR-T产品目前竞争格局良好,CAR-T疗法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4、风险:药物销售不达预期风险、药物研发失败或不达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疫情因素风险。
一、CAR-T疗法
CAR-T(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s)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指经过基因工程改造过的,可以表达特定T细胞受体,用于免疫治疗的一类T细胞。
CAR-T中的嵌合抗体给予了改造后的T细胞识别特定蛋白的能力,嵌合一词的解释是因为其抗体既具有抗原识别功能也具有T细胞激活功能。
作用机理:对血液瘤作用效果良好。通过基因编辑人体来源的免疫细胞,使其具备杀伤指定癌细胞、提高机体整体免疫力的能力。因其产品为活细胞,能自行增殖,往往只需要回输一针即可完成治疗。
二、限制大规模应用的因素:价格、生产周期
中银证券认为,目前局限CAR-T在血液瘤方面大规模应用的因素主要是价格,其次是生产周期。
1、价格
上市时间最长的两款药物Kymriah和Yescarta的治疗费用分别为37.5万美元和47.5万美元。国内上市的两款售价也高达百万元之多,且目前未纳入国家医保,只有泰康、平安等商业保险有覆盖。
这是由于CAR-T的生产成本的高,需要在专门、良好生产规范(GMP)设施中进行高度定制化的疗法,以及治疗时需要高水平的医院护理。目前处于研究中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生产“通用型”CAR-T产品降低成本。
2、生产周期
历经从病人取样、运输、生产及扩增、质量检测及放行,一般长达3周以上。目前的阶段方案均处于临床阶段,比如诺华的TCharge平台和亘喜生物的FasTCAR平台通过简化激活和转导步骤,并把主要增殖阶段转移到人体内,实现仅需两天左右的制备期。
三、国内监管与市场竞争
目前,我国采用“双轨制”监管。技术方面:作为医疗技术的CAR-T疗法,由卫健委监管,目前只限于在医疗机构进行临床研究。产品方面:药监局监管CAR-T产品,将其纳入药品上市审批流程。
截止2022年5月,国内已有20多家企业参与CAR-T产品的竞争,产品多集中在CD19靶点,竞争格局初现。
针对BCMA的产品目前竞争格局良好,且产品销售情况优于同期上市的CD19产品。传奇生物的BCMACAR-T产品美国定价略高于首款BCMACAR-T,优秀的临床试验数据或是支撑其定价的原因,有望在市场与Abecma上一较高下。
四、CAR-T仍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根据《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1年版)》,中国2020年新发非霍奇金淋巴瘤9.28万例,死亡病例达到5.44万例。大部分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等抗体以及化疗药物做治疗,但通常会导致耐药性进而病情恶化,化疗也会造成全身毒性。而CAR-T疗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难题。
五、国内主要产品
复星凯特:阿基仑赛注射液;药明巨诺: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传奇生物:西达基奥仑赛
建筑建材龙头将持续享受基建和房地产带来的利好
精选理由:基建和地产被重重政策加码,用以稳定中国的经济。建筑建材板块作为基建和地产板块的上游将受直接利好,该板块有望出现沉寂已久的投资机会。
本文选自:东兴证券-《2022年中期建筑建材行业产业发展报告:先基建后地产,行稳致远强者愈强》
本文核心观点:
1、2022年过去的时间里内需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地产景气度下行和风险释放的过程中,基建发力托底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和很好的效果;
2、稳增长先基建后地产,建筑建材行业需求总体上呈现探底改善的趋势。2022年上半年是基建集中发力的阶段,专项债发行进入密集期,来对冲房地产行业的调整;
3、在总需求探底阶段会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建筑建材龙头受益大。传统地产链小企业生存环境会变差;
4、风险提示:基建建设力度和节奏不及预期,房地产政策调控效果不及预期。
一、政策发力,基建稳增长效果好
1、2022年政策方向和2021年稳杠杆完全不同,是稳增长的一年。地产行业稳杠杆三条红线短期内影响地产行业的景气度,基建将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特别是2022年上半年。
2、从2022年1季度的数据看,GDP同比增长4.8%,季度环比折年增速达到5.3%,稳增长效果明显。
3、基础设施建设在消费下滑,出口拉动减弱的情况下发力拉动经济的效果明显。
二、稳增长基建重要性强、空间大且持续时间超预期概率大
1、2022年随着海外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减弱,海外企业的生产开始恢复到正常水平,中国的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减弱。
2、受种种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保持在历史的高位水平。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煤炭、石油等价格高位挤压工业利润空间,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
3、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是中国经济中很大的风险,从美日等国家的发展看,地产泡沫破灭对经济的短期和长期伤害都很大,容易造成金融和经济危机。
4、在房地产拖累经济和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需求面临着收缩的较大压力,中国经济的稳增长的持续性将超预期。基建的体量大,如不能有效发力,稳增长效果会受到影响。
5、基建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稳增长的任务会持续更长的时间,超预期是大概率事件。为城镇化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城镇化率水平的提升,仍具备较大的建设空间。
三、稳增长先基建后地产,建筑建材需求总体探底改善趋势确定
1、在地产对于经济的拖累没有改善之前,政府通过发债保证稳增长的持续性。房地产调控的政策目的防范行业系统性风险,保证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地产行业景气度将会有一个探底然后进入稳健发展的过程,带动经济健康发展。
3、地产行业景气下行基建会持续发力,水利、公共设施管理和交通运输等带动基建链需求。地产链建筑建材总需求虽处于下降态势当中,但消费建材需求会相对稳定。
四、建筑建材龙头和优秀公司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加速
1、随着中国进入绿色高质量发展阶段,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建筑建材行业过去的需求蓝海的发展阶段已经不存在。
2、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优秀和龙头公司凭借自身的各种优势出现了强者愈强的态势。
3、建筑行业6大央企公司新签订单占行业总订单的比例2022年3月到达45.81%,较2021年末提高11.15个百分点。
4、建材行业中各个细分行业从2021年的数据看,也仍在继续提升集中度。2021年防水材料行业前三家企业营业收入规模398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比例为31.57%,同比提高5.14个百分点。
研报原文可以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获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