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研报精选」这个栏目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直观、易读、易懂的研报解读。你可以简单理解成精选版的脱水研报,每天花5分钟,就能快速了解当天的热点研报,以及研报中最需要关注的投资点。
来看5月25日的2篇精选研报
锂电池、光伏需求高涨,主力纯碱行业维持高景气
本文来自:国海证券-《纯碱行业深度报告:光伏需求持续增长,纯碱景气周期有望延续》
本文核心观点:
1、受疫情影响,纯碱行业2022年新增产能较少;
2、光伏和锂电池驱动纯碱消费增长;
3、风险提示:价格波动风险、光伏玻璃投产进度不及预期、房地产竣工面积大幅下滑、疫情反弹对需求造成冲击、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一、供给:2022年新增产能少
1、根据密度的不同,纯碱主要分为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其中重碱,主要应用于光伏玻璃、平板玻璃等。
2、截至2022年5月,我国纯碱有效产能合计3081万吨。预计全年有效产能为3161万吨,同比下降2.17%,全年纯碱开工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3、现有产能集中度较低。截至2022年5月,年产1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0家,占总产能比例约为69.13%。
4、受疫情影响,国内多家企业产能受限,2022年国内预计纯碱新增产能仅80万吨。
二、需求:光伏和锂电池驱动增长
1、据地产、光伏以及轻质纯碱需求情况分析,预计2022年纯碱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3.5%,2023年-2025年同比增长分别为3.4%、4.2%、4.8%。
2、纯碱需求预测
(1)在全国疫情多点爆发情况下,各地平地产行业开工情况受到影响,各地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房地产行业发展。预计平板玻璃对应纯碱需求2022-2023年增速为0%,2024年-2025年增速为2%。
(2)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全球碳中和等因素推动下,未来几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快速增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乐观情况下2025年全球光伏年新增装机将达到330GW。预计2022-2025年光伏玻璃对应纯碱需求增速分别为314、362、403、447万吨。
(3)轻质纯碱: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碳酸锂需求将迎来快速增长。据高工锂电,未来四年国内锂电池出货量复合增长率超过43%。预计2022-2025年碳酸锂对应纯碱需求分别为67、97、141、204万吨。
3、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纯碱消费国,2010-2021年,国内表观消费量从1871万吨增长至2861万吨,CAGR为3.9%。2020年受疫情影响,消费量小幅回调,但随着经济复苏和下游玻璃行业需求回暖,2021年纯碱消费量同比增长5.6%。
4、综合来看,轻质纯碱下游各领域表现不一:
(1)受益于锂离子电池行业高速发展,碳酸锂有望迎来产量快速增长;
(2)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以及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日用玻璃制品行业也有望实现增长;
(3)小苏打、氧化铝等随着疫情影响减弱需求也得到恢复;
(4)合成洗涤剂近年来产量一直呈现负增长。在各下游产品共同作用下,预计未来轻质纯碱需求有望平稳恢复。
5、2022年以来,随着海外疫情管控放松,海外纯碱需求迎来复苏。2022年3月,纯碱出口量为14.44万吨,同比增长52.94%,预计全年纯碱出口量有望恢复。
“生物导弹”ADC治疗癌症有怎样的潜力?
本文选自:海通国际-《ADC行业报告:精准制导,日趋成熟的新药平台》
本文核心观点:
1、ADC(抗体偶联)药物兼具抗体的特异性识别与毒素的肿瘤杀伤效果;
2、中国有超过30家企业参与ADC研发,中国ADC肿瘤研发管线数量前三的适应症为乳腺癌、胃癌、胰腺癌;
3、爱地希是首个获批上市的由国内公司自主研发的ADC产品。
一、ADC/抗体偶联药物
1、ADC(Antibody-drugconjugates)/抗体偶联药物:由靶向特异性抗原的重组单克隆抗体,通过连接子与细胞毒性小分子药物相偶联而成;
该系统可被比作“生物导弹”,抗体作为“制导系统”,毒素作为“弹头”,可根据特定抗原“设定”,对人体中特定组织区域的目标发动“打击”。
2、特点:新型抗体药物的靶向特异性+传统小分子毒素的强大杀伤力。
3、研发:中国ADC药物总管线数量达153个,占全球ADC管线总数的36.86%,从已公布靶点的管线分析,中国ADC肿瘤研发管线数量前三的适应症为乳腺癌、胃癌、胰腺癌;与全球ADC肿瘤研发管线数量前三的适应症(乳腺癌,急性髓系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有明显区别。
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库统计,截至2022年2月,中国有超过30家企业参与ADC研发,管线(临床前+临床)排名靠前的企业为多禧生物(19),普方生物(10),荣昌生物(8),恒瑞医药(8)等企业。管线排名靠前的企业中仅瓴路药业瞄准多个ADC新兴靶点:如CD22,Axl,KAAG1。
二、市场规模
1、概况
ADC市场规模在2021年超过52亿美元。在美、欧、日、中等地有较好的历史销量和趋势。其中,美国ADC药物上市时间最早,上市药物数量高达11款,从2016年到2020年,其ADC市场销售额从3.28亿美元增长至14.7亿美元,CAGR高达45%。
中国市场作为ADC药物新兴市场,截至2020年有两款ADC:Adcetris和Kadcyla获批上市,同年取得57万美元的售额,市场潜力巨大。
2、ADC产品
截至2021年底,销量突破十亿美元的重磅ADC产品有两款:罗氏的Kadcyla(21.7亿美元),和Seagen/武田制药的Adcetris(12.7亿美元)。另有四款产品:Enhertu(4.5亿美元),Trodelvy(3.8亿美元),Padcev(3.4亿美元),Polivy(2.7亿美元)。
首款中国企业独立研发的ADC爱地希于2021年上市当年取得8400万人民币的销售额。
根据Nature杂志上发表的测算结果,由于疗效显著和适应症丰富,到2026年,第一三共/阿斯利康的Enhertu预计将以62亿美元的销售额跃居第一位,将占据约40%的市场份额。
三、重要品种
1、HER2-ADCKadcyla:首款治疗乳腺癌的ADC,史上销售额最大,商业化最成功。20%的乳腺癌为HER2高表达。
2、HER2-ADCEnhertu:新技术集成体,它在HER2高表达乳腺癌击败Kadcyla,它也是潜在历史首款治疗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ADC。Enhertu还是首个治疗HER2阳性胃癌的ADC;潜在首款HER2CRC(HER2阳性结直肠癌)ADC,但安全性值得关注。
3、HER2-ADC爱地希:首个国产ADC,HER2阳性胃癌+尿路上皮癌适应症双获批。
爱地希(RC48,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由荣昌生物开发,是中国第一个获批上市的由国内公司自主研发的ADC产品。
2021年6月9日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三线疗法),该适应症已纳入医保目录。
爱地希授权Seagen总deal金额达26亿美元,刷新中国单药海外授权交易最高纪录。
研报原文可以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获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