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研报精选」这个栏目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直观、易读、易懂的研报解读。你可以简单理解成精选版的脱水研报,每天花5分钟,就能快速了解当天的热点研报,以及研报中最需要关注的投资点。
来看5月17日的3篇精选研报: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
本文来自:光大证券-《半导体设备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之一:把握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大周期》
本文核心观点:
1、半导体设备在高端领域被美欧日垄断,是当前及未来国产化重点突破的领域;
2、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全球占比有望从2021年的28%提升到2023年的32%,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3、头部三家纯晶圆代工厂资本开支2019-2022年持续上行,2022年半导体设备行业尚在景气周期之内;
4、风险分析: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晶圆厂扩张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一、半导体设备:把握国产化大周期
1、根据SIA的统计报告,2019年中国在晶圆制造设备领域的占比仅为2%,晶圆制造设备基本上被美欧日垄断。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国产化进度明显加快,市占率不断提升。
2、据《年终总半导体设备预测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将扩大到1140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到2023年预计将略微下滑0.8%至1134亿美元。
3、2020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87.2亿美元,同比增长39.2%,占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26.3%,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我们预计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全球占比有望从2021年的28%提升到2023年的32%。
4、由此测算,2021-20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预计将达到287.8/343.0/362.9亿美元,同比增长53.7%/19.2%/5.8%。
5、随着华为和中芯国际被美国制裁,设备国产化成为迫切需求,正式开启了本轮国产替代的黄金浪潮。
二、半导体设备未来业绩的驱动力
1、半导体设备及材料行业景气度与国产替代进度、晶圆厂扩张以及技术迭代息息相关,国产替代是本轮半导体设备及材料景气度高企的核心驱动力。
2、晶圆厂扩产的资本支出中的70-80%将⽤于购买半导体设备,晶圆厂产能的持续扩张将会给半导体设备厂商的营收带来比较大的增量。
3、头部三家纯晶圆代工厂资本开支近三年持续上行。据 IC Insights 统计,三大纯晶圆代工厂TSMC、UMC和GlobalFoundries,2019-2022年的资本支出分别为149.37/172.4/300.43/420亿美元、5.66/9.52/17.55/30亿美元和7.73/5.92/17.66/45亿美元,近三年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4、国内主要晶圆厂产能不断扩张。截至2021年底,国内主要晶圆厂扩产计划:中芯国际总扩产计划24万片/月;华虹半导体计划扩产4万片/月;长江存储总产能规划,一期10万片/月,二期20万片/月,总产能目标30万片/月。
5、技术不断迭代:设备需求长周期持续向上。由手机和社交媒体等驱动的晶圆制程设备的需求周期慢慢地过渡到了AR/VR、大数据等新兴应⽤驱动的新周期,从而带来了更大的数据处理的需求,据AMAT预测数据处理量有望从2021年的13.8ZB增长到2025年的157ZB,增长超10倍。
6、数据处理量的持续高增长,驱动着逻辑芯片、存储芯片等不断地去改良工艺制程:工艺制程步骤的增加,提升了设备数量的需求;新的材料和晶体管结构,催生了新的设备种类;工艺制程难度的加大,抬高了设备的销售价格。未来半导体设备将持续迎来数量、种类和价格的三重共振,需求长周期持续向上。
普钢产能过剩,特钢供不应求
本文来自:西部证券-2022年钢铁行业中期策略报告:把握普钢弹性,优选特钢标的
本文核心观点:
1、煤、铁矿石双双涨价推升炼钢成本吗,2022年一季度钢材总库存水平位于近5年低位。成本推动叠加较低库存,钢价重心不断上移;
2、22Q1吨钢毛利回落至低位,预计22Q2,煤炭价格边际回落,吨钢毛利有望边际回升,全年吨钢毛利呈现前低后高走势;
3、高端特钢供不应求,中低端特钢供需有望不断好转。建筑用钢需求下滑,机械、能源、航天军工用钢需求具备较大增长空间;
4、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压减不及预期。
一、高煤价推升炼钢成本,低库存进一步支撑钢价
1、2022年年初以来,煤炭价格持续攀升主要原因为:(1)双碳目标约束供给,国内、海外煤炭长期资本开支和供应量下降。(2)俄乌战争加剧全球煤炭紧缺,我国进口煤大幅下降。
2、钢铁行业制定了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以及到2030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的目标,为此工信部要求钢铁产业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每年粗钢产量实现同比下降。
3、中长期来看,我们正处在新一轮房地产周期的底部,居民,企业,政府杠杆水平都处在较高水平,所以这一轮房地产周期在底部的位置可能会比较长,地产需求仍处下行周期。
4、最近5年,每年的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大约在20万亿平方米,短期来看,随着政策不断逆周期调节,需求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所以钢铁板块短期估值有阶段性修复的可能。
二、Q1吨钢毛利下降,预计全年吨钢毛利前低后高
1、受制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2022年Q1钢铁行业吨毛利和毛利率均有所回落,2022煤炭端上涨大幅压缩吨钢毛利,行业盈利能力较差。
2、吨钢毛利水平反映钢铁各子板块的强弱,板材代表制造业景气度,长材代表房地产景气度。
3、俄乌战争和疫情导致的运输阻断对全球煤炭进出口和供应的影响是偏短期的,核心是长期资本开支缺乏,我们认为全球煤炭短期供应最差的时候已经见顶。二季度我们大概率会看到钢材吨钢毛利环比边际回升。
4、目前钢铁行业估值水平为8倍左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随着地产和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钢铁企业估值水平有望迎来阶段性修复。
三、高端特钢供不应求,传统领域用钢结构分化
1、特钢应用广阔,主要包括国防、电力、石化、核电、环保、汽车、航空、船舶、铁路等行业的高端、特种装备制造领域。
2、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特钢行业的发展,还进一步的明确了特钢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据的重点产业地位。
3、2021年国内重点优特钢企业钢材产量占我国粗钢产量的比例约为13.35%,,特殊钢占比最高的瑞典,比重为55%,德国占比22%,法国、意大利占比17%。我国比重较低,远低于发达国家。
4、从进出口来看,2021年我国进口特殊钢均价为1681.64美元/吨;我国出口特殊钢均价为1127.25美元/吨,进口均价是出口均价的近1.5倍。
5、进出口价格的差距暴露我国特殊钢产品结构存在缺陷,高端特钢对外依赖度较高,进口替代空间较大。
今年投资医美?请往上游看
本文选自:万联证券-《医美行业21年&22Q1业绩综述报告:业绩验证行业高成长,上游表现更佳》
本期报告核心观点:
1、上游药械仪器商收入普遍高增长;中游服务机构新玩家强势入局,老玩家毛利率下滑;
2、产品推新、政策监管是目前影响医美行业投资的两条主线;
3、风险因素:监管风险、医疗事故风险、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
一、2021&2022Q1医美行业业绩表现
1、上游药械仪器商在业务复苏+密集推新的推动下,收入普遍高增长。
2、中游服务机构中老玩家加速扩张,新玩家通过并购强势入局,老玩家毛利率普遍下滑。
二、产品推新、政策监管是目前影响医美行业投资的两条主线
1、新品迭代升级,求美市场空间提升潜力大
(1)对上游药械仪器商:后续更加考验公司产品商业化推广的能力,短期应予以关注;长期来看,B2B2C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产品力仍将成为最重要的竞争维度,公司的研发实力、创新基因等要素则更为重要。
(2)对中游服务机构:新品对注射技术及审美能力的要求或将不断提高,以及如何利用新品延长求美者的消费生命周期、扩大求美者的产品消费半径则考验其医生及管理者水平。
2、当前行业乱象仍然较多。市场对板块的政策监管风险一直有所担忧,相比于中下游服务机构及获客渠道,上游原材料及药械仪器商受影响较小。
(1)对上游药械仪器类厂商:打击水货、假货等违法违规产品的流通,及使用为合规产品提供替代空间,合规医疗器械注册证(尤其是III类)的优势被放大,ToC品牌露出的门槛或将提高,未来产品力及ToB渠道深耕能力将成为比拼重点。
(2)对中游服务机构:医疗美容广告的严监管短期内或将提高直客机构的获客成本,叠加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医美机构的打击,将在中长期放大头部合规机构的资质牌照以及口碑优势,有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以及长期的健康发展。
研报原文可以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获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