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妙投APP
作者|丁萍
头图|视觉中国
本文核心看点:
1.供给端趋势性减少是猪价震荡上涨的主因,但猪价并未开启真正的上涨行情,未来仍有回调压力;
2.当猪周期真正走出来,即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保有量及以下,以及猪价高于18元,猪企进入利润兑现阶段,猪肉股才会迎来普涨行情;
3.妙投根据成长性和确定性,把猪企分成四类,相关投资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选择不同类型的标的。
猪价的高低决定着养殖企业的利润,也影响了市场投资机会。
2022年以来,猪肉市场供应宽松,猪价持续下探。即使在一季度的消费旺季,猪价依然持续走低。但4月份以来,生猪价格一改往日“颓势”,呈现止跌反弹的势头。
五一和端午节促进猪肉消费需求增加,全国生猪(外三元)均价突破15.0元/公斤关口,期间因需求减淡小幅回落。5月16日,全国生猪(外三元)价格每公斤达到15.64元,已经反弹到1月初水平。
(图表来源:中国养猪网)
但猪价上涨同期,生猪养殖股却出现明显下跌行情。自4月19日至5月17日,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邦科技和新希望等龙头股分别下跌13.33%、19.55%、27.5%和18.08%。
这主要由于投资者对猪周期的反转预期降低。农业部数据显示,2022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仅环比下降0.2%,产能去化远低于市场预期。此次猪价上涨,叠加饲料价格回落,生猪养殖企业利润端得以改善,将进一步减缓产能去化速度。
那么,有以下问题需要探讨:
1.生猪价格这一波强势反弹的动力是什么?是否意味着猪价反转拐点来了?
2.猪肉股何时开启上涨行情?
3.当猪周期投资机会确定后,哪些猪企值得关注?
猪价反弹的动力是什么?
4月以来,猪价呈现震荡上涨走势,主要由于供减需增。
一方面,供给端趋势性减少,是猪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首先,2021年7月,能繁母猪月度环比下降0.5%,意味着10个月后的生猪出栏出现边际改善,即2022年4月-5月,供给层面有所优化;
其次,受广东限调政策(5月1日起暂停省外屠宰用生猪(种猪、仔猪除外)调入广东)以及4月疫情防控加严影响,猪肉出栏受阻、短期供应缩减,养殖企业看好后市压栏,叠加二次育肥介入,产能释放缓慢,进一步加大供给短缺压力。
2022年4月,主要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量合计达1131万头,环比下降0.7%。若剔除仔猪出栏增量影响,主要养殖企业4月合计出栏974万头,环比下降7%。
另一方面,需求端,备货情绪提升。五一和端午节猪肉消费阶段性好转,叠加多地疫情反复推升消费者的囤货需求。
同时,猪价上涨提高了市场补栏仔猪情绪,从而驱动仔猪价格持续波动攀升。截止5月中旬,局地断奶仔猪价格已上涨至640元/头,相较于3月初的200元/头的仔猪价格涨了2倍有余,目前仔猪生产已经进入盈利区间。
但猪价持续上涨的阻碍较大。
一是多地因疫情管控导致囤积需求增加,猪肉消费潜力被提前透支,同时餐饮、堂食影响较大,终端市场消费动力不足,难以支撑猪价的持续上涨;
二是养殖户的压栏在后期会释放,叠加猪价上涨,饲料价格回落,生猪养殖企业利润端得以改善,产能去化速度减缓,市场供应量增加,从而阻碍猪价持续上涨。
因此,猪价并未开启真正的上涨行情,未来仍有回调压力,即新的猪周期并没有到来。当然,对于生猪产业来讲,猪价磨底时间越久,产能去化越充分,基本面反转也越坚定。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猪价此次上涨期间,生猪养殖股却出现明显下跌行情。那么,猪肉股何时能迎来上涨行情?
猪肉股何时开启上涨行情?
生猪养殖股的投资机会主要在两个阶段:一是板块预期改善阶段,生猪养殖股的股价会先于猪价开始启动(左侧交易);二是利润兑现阶段,即猪价高于养殖成本(右侧交易)。
当猪周期真正走出来,即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保有量及以下,才会迎来猪肉股下一波行情。
在猪周期分析框架中,能繁母猪月度环比转负增长即意味着猪周期进入底部阶段(低猪价开始加速能繁母猪淘汰),并将减少10个月之后的生猪供给。
2021年7月,能繁母猪月度环比下降0.5%,出现了拐点,意味着能繁母猪在2021年7月开始进入淘汰期。理论上,生猪出栏在2022年4月-5月出现边际改善,猪周期将完成筑底并将开始底部回升。
但实际上,此轮周期具有特殊性,其磨底时间必然会被拉长。
一是亏损时间较短不足以完成产能充分去化。
在本轮周期中,头均2000元以上的超额利润持续了约5个季度(2019年四季度至2021年一季度),但自繁自育仅有约4个季度(2021年二季度至2022年一季度)处于亏损状态,其中600元的深度亏损也只持续了2个月。
因此,理论上而言,亏损时间较短不足以完成产能去化,前期积累的丰厚利润也使得猪企尚未进入被动去产能的阶段,行业产能很难得到充分去化。
二是养殖企业的风险释放不充分。
本质上而言,影响猪企产能变化的关键是现金流而非利润。
从现金成本角度看,猪企(不包括牧原股份)真正开始亏损现金流是从2021年6月开始的,6-9月平均现金流亏损幅度为280元/头(按照现金成本16元/公斤计算)。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实际上,猪企2021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出现大幅亏损,主要是前期高价购买仔猪和母猪,当猪价下降时带来高额资产减值导致的,但这并不会影响猪企的现金流,因而很难对产能造成实质性影响。
以上因素导致市场去化不及预期。2022年4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1.9%(合理水平是4100万头),仍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且农业部数据显示,能繁母猪4月环比下降0.2%,去化大幅低于预期。
(数据来源:农业部)
只有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保有量及以下,能繁母猪达到均衡状态,猪周期才能完成筑底并将开始底部回升,进入板块预期改善阶段,即猪肉股迎来下一波上涨行情。
妙投乐观估计,当前实现的节点是2022年三季度;悲观估计,2023年才能迎来猪价反转。
目前生猪养殖成本普遍在17-18元/公斤,即猪价高于18元,猪企才会进入利润兑现阶段,猪肉股将再次迎来一轮普涨行情。
猪肉股,哪家强?
当猪周期投资机会确定后,如何选择具体标的,妙投从成长性和确定性两个维度把猪企分成以下四类:
(1)成长性高,但不确定性较大的标的,如傲农股份;
(2)成长性较好,但成长的确定性高的标的,如牧原股份;
(3)成长空间有限,但确定性较高的标的,如温氏股份;
(4)成长性差,且风险性高的标的,如天邦股份、唐人神、东瑞股份和正邦科技等。
依据如下:
成长性——假设2023年迎来下一轮周期高点,生猪平均销售价格为20元/公斤,出栏均重120公斤,以及根据猪企2023年目标出栏量和完全成本,妙投估算出猪肉股生猪板块2023年的市值和成长空间。
(注:猪企2023年完全成本是根据2022Q1数据估算得来的,会有偏差)
从成长性来看,傲农生物的增长弹性最高。
按照傲农生物2023年16元/公斤的完全成本,20元的销售价格,120公斤的出栏均重,可以估算其2023年周期高点的头均利润是480元,假设给予其7倍的PE,根据2023年800万的出栏数,那么其市值空间在268.8亿元,距离当前市值(140亿元)还有92%的上涨空间。
确定性——对于上市猪企而言,主要考虑生猪出栏、完全成本和出栏均重是否符合预期。
首先,目前正处于本轮周期下行阶段的末端,生猪售卖价格远低于养殖成本,猪企普遍面临较为严峻的经营压力,尤其是资产负债率高、现金流亏损超过3个季度的猪企可能会深陷现金流危机,如天邦股份、唐人神、东瑞股份和正邦科技等猪企。
这些猪企或许会通过售卖仔猪、肉猪、母猪及其他资产等多种方式,增加资金回流,减少饲料原料消耗带来的资金支出。这可能会影响猪企产能正常的扩张速度,导致生猪出栏不及预期。此外,提前出栏会降低出栏均重。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其次,生猪养殖行业在扩张过程中容易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即猪企的养殖成本大概率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张而失控,同时,能繁母猪大规模起量可能会降低生产效率(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是衡量猪场效益和母猪繁殖成绩的重要指标)。
目前来看,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属于确定性较高的标的。
对于牧原股份而言,随着出栏量不断增加,其成长空间也在逐渐压缩,但是其成长的确定性比较高,主要因为牧原股份在规模化扩张中能实现成本可控。目前,牧原股份完全成本做到了上市企业最低,而成本优势主要来源于其繁育环节和防疫过程中的管理水平,核心在于提高人效和降低死亡率。
2018年以来,牧原股份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增长,2021年末达到267.5万头,PSY保持在24。
而温氏股份是边际改善的典型代表。
温氏股份凭借优秀的管理团队,以及丰富的农户资源,其生猪出栏量从1999年8万头增长至2019年1853万头,一直领先行业,被冠以“养猪大王”的称号。
但非洲猪瘟在2018年8月全面爆发,复杂的外部疫情环境和模式问题,使得温氏股份的防疫压力大幅加剧,由此采用了哈兽研研发的疫苗,但疫苗发生变异导致疫苗毒出现,基本摧毁了温氏股份的核心种族群体,使其生猪出栏量大幅下降,2020年和2021年分别仅有955万头、1322万头,被牧原股份和正邦科技反超。
经历过较大打击后,2020年以来温氏股份在生产经营和内部治理上做了很多改进。2021年,温氏股份生猪出栏量已恢复至1321.74万头。2021年底,温氏股份高性能能繁母猪约100万头,预计2022年达到140万头,产能较为充足。
此外,从偿债压力看,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温氏股份账面资金(货币资金、拆借资金和短期理财)累计109.68亿元,可以覆盖93.65亿元的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短期偿债压力较小。
综上,根据成长空间大小,划分为5(80%及以上)、4(50%-80%)、3(30%-50%)、2(10%-30%)、1(10%以下)五个等级;确定性强弱评分标准是根据猪企负债率高低、现金流亏损时长等因素进行评判,同样划分为5(强)、4(较强)、3(一般)、2(较弱)、1(弱)五个等级。结果如下图所示:
最后,建议关注猪周期的投资者跟踪以下指标,来判断猪企成长的确定性有多大。
(1)月度经营数据,包括能繁母猪存栏量、生猪出栏量和生猪养殖成本变化;
(2)现金流状况,包括融资进展、账面资金和负债率变化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