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除了预制菜概念,千味央厨还能靠什么扭转股价?| 一解财报
2022-04-30 15:00

除了预制菜概念,千味央厨还能靠什么扭转股价?| 一解财报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公司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4:14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李昱佳

头图 | 视觉中国

 

从去年11月4日75.35元的最高点至今,千味央厨的股价几乎已跌去四成。

 

从其刚披露的财报数据看,即使在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超30%的影响下,千味央厨也并没有演绎“上市就变脸”,2021年反而实现了业绩双增:2021年实现营收12.74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净利润8846万元,同比增长16%。

 

2022年一季度更是录得净利润2871万元,同比增长44.78%的好成绩。


(数据来源:2021年报,同花顺)

 

2021年9月6号,头顶“油条第一股”、“专业预制菜生产商”称号上市的千味央厨,短短2个月股价就翻了3倍。即使是在股价跌去37%的现在,仍有18家机构推荐买入,称其为“稳定性和成长性兼具”,机构预测的平均目标价为64.83元,比4月29日收盘价高出38%。


果真如此吗?我们在深扒基本面后认为,2022年对千味央厨来说仍是风险大于收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考量。

 

本文核心看点:

 

1.速冻米面B端仍是蓝海市场,但随着安井、三全的入场,千味央厨B端龙头地位面临挑战;

2.渠道上,疫情弱化了千味央厨“手握优质餐饮客户群”这一相对优势,而经销商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相比安井食品、三全食品经销商规模小,2022年大概率仍是争规模、舍利润的打法;

3.除了油条产品的优势,千味央厨的其他产品竞争壁垒低,2022年成本上的压力也不小;

4.今年9月份千味央厨面临巨额解禁,数量比现有流通总股数还多,可能对股价形成巨大抛压。


一、速冻米面B端仍是蓝海市场,千味央厨B端龙头地位面临挑战

 

在消费领域的许多行业中都有这样一个特点:C端客户注重多样化,B端客户注重标准化,并具备规模优势,因此往往B端比C端的市场集中度更高。

 

但当前阶段,我国速冻米面市场呈现相反的竞争格局。



 


长期以来,速冻面米制品企业竞争主要集中在C端市场,如商超、便利店以及线上电商平台等,个人消费者对速冻米面食品的需求量已基本稳定。


因此目前C端的市场份额集中,龙头企业分别为三全、思念和湾仔码头,CR3达到65%,基本已属于红海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立鼎产业研究网)

 

但随着餐饮行业集中化、连锁化、供应链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以及在餐饮食材中往往是非核心产品的米面制品具有标准化程度高,质量稳定的特征,成为餐饮企业工业化产品替代手工产品的最先选择。

 

餐饮端对速冻面米制品需求潜力较大,成为速冻米面的新蓝海。并且目前B端市场竞争格局十分分散,即使是龙头的千味央厨2020年市占率也仅有5.26%。


(数据来源:立鼎产业研究网)


但是目前不少在C端业务遇到瓶颈的速冻面米供应商,也在逐渐将业务重心转向餐饮渠道,对千味央厨B端龙头地位形成挑战,但当下千味央厨在产品和渠道上似乎都没有很深的护城河。

 

1.三全食品推出“三全绿标”产品,围绕餐饮市场进行产品开发和生产,未来也将在餐饮渠道进一步下沉,并对预制菜业务进行尝试性安排。 

2.思念食品成立了BP事业部,主要针对连锁餐饮、团餐、方便熟食、酒楼宴席渠道为餐饮客户提供产品,也逐渐开始发力B端业务。

3.安井食品推出副品牌“冻品先生”,专门定位于餐饮食材类,开始切入到餐饮渠道。


二、疫情让千味央厨被迫“避长扬短”

 

千味央厨最初是思念食品旗下对接百胜集团的餐饮供应链部门,依托百胜旗下必胜客、肯德基的背书,不断收获了海底捞、华莱士、真功夫、九毛九、老乡鸡、瑞幸咖啡等全国性的品牌连锁餐饮客户,完成了客户资源从零到一的积淀。

 

在直销渠道中,大客户具有的灯塔效应,让千味央厨开发新客户更容易,是千味央厨的立身之本。

 

至2021年底,千味央厨大客户达168家,相比2020年年底的87家增幅达到93.10%。2021年,公司直营模式销售额为5.1亿元,同比增长51.62%,占总营收的40.22%。

 

但是2022年又一轮多点散发、局部集中的新冠疫情,让餐饮门店随时面临消费减少甚至是临时闭店的风险,弱化了千味央厨手握顶级大客户群的核心优势,让其2022年直销渠道的营收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从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餐饮市场分析及2022年市场前景预测》看,目前很多餐饮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即使是大型连锁品牌企业也很难在疫情中独善其身,部分连锁餐饮企业放慢了开店节奏,客户之一的海底捞更是关停了近300家门店。

 

而在经销商渠道的建设上,相比深耕渠道多年的安井、三全,千味央厨明显不具有竞争优势。


至2021年底,千味央厨共有经销商968家,平均每个经销商创收78.4万元;三全食品共有5638家经销商,平均每个经销商创收90.88万元;安井食品共有1652家经销商,平均每个经销商创收467.43万元。


(数据来源:各公司2021年年报)

 

不过,千味央厨在经销商渠道的建设上走的比较扎实,2021年没有急于拓展经销商客户,而是对重点经销商进行支持,收获了不错的效果:2021年占比前20名经销商销售额为2.06亿,同比增幅为50.14%,总的经销渠道销售额7.58亿元,同比增长25.35%。

 

千味央厨对今年经销商渠道建设目标是“在保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优先发展销售规模”,但是渠道的建设本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况且三全、安井已开始发力拓展B端业务,留给千味央厨深耕渠道的时间似乎不多了。


三、产品门槛低,多个大单品靠代工,成本端仍将面临压力

 

千味央厨的预制半成品按照加工方式可分为油炸类、烘焙类、蒸煮类、菜肴类及其他四大类。



从2021年的产品营收看,油炸类产品仍旧是公司第一大营收来源,尤其是油条类产品线整体增幅为34.65%,主要是各单品油条在经销商渠道放量带来的增量销售。


蒸煎饺产品线整体增幅为167.87%,主要是公司2021年加大了蒸煎饺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面点类产品线主要是各类卡通包在经销商渠道带来的销量提升。


(数据来源:wind)

 

从2012年成立至今,千味央厨陆续推出外卖油条、火锅油条、安心油条、香脆油条、麻辣烫油条、茴香小油条、蛋芯油条、墨鱼汁油条等多种油条类产品,涵盖了火锅、快餐、自助餐、宴席、早餐、外卖六大场景,其中油条系列产品包括外卖油条、香脆油条、安心大油条等油条类产品,在餐饮连锁渠道中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左右,无愧“油条第一股”的称号。

 

但是除了在油条上积累的品类优势外,公司的芝麻球、地瓜丸大单品均为全程代工生产,完全可被同业复制,几乎没有竞争壁垒。


(数据来源:2021年报)

 

事实上,速冻产品行业本身就不是门槛很高的行业,公司的发展全靠推新和渠道红利。并且大型餐饮通常为规避供应链风险,往往会选择多个供应商。

 

从目前的产品竞争看,三全食品为海底捞提供茴香小油条,为肯德基提供早餐饼皮、青团等,是千味央厨的主要竞争对手。

 

巴比食品主要通过早餐包子铺连锁加盟的方式,为加盟商提供速冻面制品及其馅料,其团餐业务规模1.33亿元,占比13.67%。巴比食品的团餐主要面向单位、学校,部分为连锁餐饮,与千味央厨以连锁餐饮为主的客户群体有所不同。

 

以火锅料制品为主的安井食品、海欣食品B端规模和占比依然较低,目前暂时不是千味央厨的主要竞争对手。


除了未来可能面临的同业竞争外,产品端还面临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千味央厨主要原材料包括面粉、糯米粉、食用油、白砂糖等,2021年大豆、小麦、玉米、豆油期货每吨收盘价同比分别增长了11%、34%、40%、37%。

 

虽然目前大宗农产品价格企稳,但价格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2022年只要全球通货膨胀一直持续,大宗农产品可能会一直高位运行,对千味央厨经营利润的威胁就会一直存在。


四、巨额解禁恐对股价走势形成压制

 

虽然目前千味央厨47元的收盘价(4月29日)已较最高点跌去37%,但与15.71元的发行价相比,仍高出199%。

 

而2022年9月6日千味央厨即将解禁2394万股,比当前流通总股数还要多,解禁前后巨大的抛压可能会对股价短期走势形成压制。


(数据来源:wind)

 

总的来看,千味央厨2021年Q2、Q3的低基数为今年的第二、三季度业绩增速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考虑到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冲击、产品面临竞争加剧的风险,以及9月份的巨额解禁因素后,我们认为千味央厨短期仍是风险大于收益。


但若餐饮链复苏后,千味央厨以如今较强的竞争力中期仍具备不错的业绩弹性和成长性,但其长期竞争力能否保持仍需持续跟踪。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