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硫行业+服装+医药国产替代】医药生物行业的国产替代的现状如何?
2022-04-20 18:25

【硫行业+服装+医药国产替代】医药生物行业的国产替代的现状如何?

文章所属专栏 每日研报精选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2:21

「每日研报精选」这个栏目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直观、易读、易懂的研报解读。你可以简单理解成精选版的脱水研报,每天花5分钟,就能快速了解当天的热点研报,以及研报中最需要关注的投资点。

 

来看4月20日的3篇精选研报:

 

硫元素短缺,国内硫铁矿和铜冶炼企业将受益

 

本文来自:国海证券-《硫行业深度报告:硫元素紧张,国内炼厂、硫铁矿和铜冶炼企业受益》

 

一、硫的供给:石油长期需求向下压制供给

 

1、硫磺—硫磺酸—磷肥是硫磺用途中的主要产业链

 

2、在俄乌冲突背景下,硫磺产量受到影响,同时全球原油、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供给侧因素导致2022年以来硫磺价格飞速上涨。

 

3、2022年-2024年,国内将分别新增硫磺产能60、103、105万吨,预计到2024年,国内硫磺产能将达到1458万吨

 

4、2021年国内硫磺产量为849万吨,进口量为853万吨,对外依存度达50.14%。2017年以来,随着国内硫磺产量的不断提高,我国硫磺进口依赖度逐年降低

 

5、2022年以来,国际冲突增加,原油与天然气价格高企,硫磺价格在成本支撑下涨幅迅速。

截至2022年4月15日,硫磺价格同比增长141.96%。同时,国内硫磺库存降至历史低位,也对硫磺高价起到支撑作用。

 

6、硫酸产能以硫磺制酸与冶炼烟气制酸为主。截至2022年2月,国内硫酸有效产能为10410万吨,同比增长6.14%。2022年-2024年,国内冶炼厂及化工企业等预计将分别新增硫酸产能801、30、40万吨

 

8、随着磷化工企业进军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领域,对硫磺以及硫铁矿形成强烈需求,据我们统计,磷化工企业将新增830万吨硫酸产能,其中,硫磺制酸560万吨产能,硫铁矿制酸270万吨产能,对硫磺、硫铁矿分别约形成187、193万吨需求

 

二、硫的需求:磷肥和磷酸铁锂资本支出加大提升需求

 

1、硫酸下游消费主要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硫酸法钛白粉等领域,其中磷肥的硫酸消费占比到达48%

 

2、随着硫磺价格快速提升,硫酸价格也呈现快速上涨趋势,截至2022年4月14日,硫磺酸价格约为1080元/吨,冶炼酸价格约为950元/吨。

 

3、据IFA预测,2021年-2025年,全球将新增磷酸产能360万吨,到2025年全球磷酸产能预计将为62.9百万吨。中国磷酸预计将新增130万吨、关闭51万吨产能

 

4、2022年,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农民对肥料高价接受能力提高,预计今年全球磷肥需求量为49.5%,同比增长3.1%

 

5、随着国内环保等相关政策持续收紧,未来国内磷肥新增产能相对较少,产能集中度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6、据EV-Volumes的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车型累计销近650万辆,较去年期增长108%。作为碳酸锂生过程中的重要原料,硫酸也将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

 

7、碳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生原料,受益于锂离子电池出货的高速增长,也呈现高速上涨趋势。预计2022年碳酸锂需求将达到72.4万吨,到2025年碳酸锂需求将达到289万吨。

 

三、上市公司硫资源

 


服装龙头将保持高韧性增长

 

本文来自:东方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国潮趋势延续,看好后疫情时代龙头增长韧性》

 

一、运动服饰行业:最强服饰赛道,未来5年预计实现双位数复合增长

 

1、2021年中国运动服饰市场零售规模为3,718亿元,同比增长19.1%(有部分2020年疫情同期基数较低的因素),2019-2021CAGR为7.8%。

 

2、疫情前(2013-2019)、疫情中(2019-2021)和疫情后(2021-2026E),每个阶段中运动赛道的增速都保持领先,特别在疫情中阶段,运动赛道展现了更好的增长韧性

 

3、2021年运动服饰赛道CR5为58.1%,其中CR5分别为耐克、阿迪、安踏、李宁和FILA品牌,竞争格局明显优于其他赛道

 

4、中国市场仍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仅优于印度和越南,与日本、韩国、美国、挪威、瑞典等成熟市场仍然有较大差距,国内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未来潜力大

 

二、行业未来核心变化

 

1、“量”增是过去几年运动市场主要的增长驱动力,即通过门店的扩张带动销量的增长,满足更多消费者基本的运动需求。

 

2、2021年的新疆棉事件也大幅提升了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的信心,我们认为行业未来增长的驱动力将有所变化,即从过去的“量”增为主转向“量价”齐增

 

三、竞争格局:国潮趋势延续,关注22H2海外龙头企稳

 

1、耐克阿迪市占率有所下滑,分别下滑0.9和2.5pcts,其中阿迪受损较大,我们认为其流失的市场份额主要被李宁和安踏等本土品牌承接

 

2、考虑到22Q1国内品牌较为强劲的流水表现、以及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叠加宝胜国际22Q1疲弱的收入表现,我们认为国内品牌有望延续国产替代进程,市占率继续提升

 

四、2022年全年投资逻辑

 

1、首先线下零售将受到直接冲击,考虑到疫情发生的地点,我们判断高线城市受到的影响大于低线城市,国际品牌受到的冲击比国内品牌将更大

 

2、结合龙头上市公司对外指引的情况来看,尽管有高基数+疫情不确定性等因素,国内头部品牌对2022年的销售预期仍偏谨慎乐观,我们认为,坚实的基本面是支撑22年运动龙头表现的重要前提。

 

3、国内市场具备更好的成长性和竞争格局,国内龙头相比海外龙头具有更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4、尽管海外龙头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不如国内龙头,但估值却与国内龙头基本持平,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更认可海外龙头更强的品牌力带来的盈利稳定性。

 

5、结合中国市场更高的成长性+本土品牌势能持续向上+市占率的持续提升,我们认为国内龙头的估值水平有提升空间,有望能更好地与公司未来成长性相匹配

 

医药生物行业的国产替代的现状如何?

 

本文来自:东方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统筹发展和安全专题研究-医药生物行业重要地位凸显,国产替代机遇与挑战并》

 

一、我国医药生物行业存在的不足

 

1、一些领域外资占比较高

 

(1)部分创新药品外资仍然占主导

 

海外巨头阿斯利康、罗氏等仍有部分独家品种,国内基本依靠进口。比如阿斯利康的甲磺酸奥西替尼片,是独家产品,2021年上半年销售额22亿元,市占率100%,用于早期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辅助治疗。

 

(2)医疗器械领域仍然有较大进口替代空间

 

从占比最大的医疗设备来看,国产产品渗透率仍然较低。影像设备、急救与生命支持及手术设备领域,除监护类产品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外,海外产品保有率仍然较高。尤其是高端市场仍以进口产品为主,进口替代市场广阔。

 

2、上游存在卡脖子现象

 

(1)科研试剂依赖性强

 

①工艺技术复杂,在关键技术上仍与海外巨头存在差距。

 

比如控制科研试剂杂质方面,海外控制杂质指标已到达ppt水平,国内尚处于ppm~ppb的水平。

 

②国内市场格局分散,海外公司占据头部市场。

 

以生物试剂为例,主要分为核酸类试剂、蛋白类试剂、细胞类试剂,2019年国内市场规模分别对应69亿元、40亿元、27亿元。

 

核酸类试剂方面,2020年国内市占率排名前四的分别为赛默飞、凯杰、Takara和BioRad,均为海外知名企业,CR4为41.1%,国产厂商诺唯赞排名第5,市占率仅为4%。

 

重组蛋白类试剂方面,2019年美企R&D和PeproTech市占率分别为20%、16%,占据行业第一第二,其次是三家国产公司,义翘神州、百普赛斯、近岸生物,分别只有5%、4%、2%,行业格局整体较为分散,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2)科学仪器及设备技术壁垒高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所长今年6月份曾公开指出,目前中国约73%的分析测试仪器需要进口,高端精密仪器领域中进口比例更高,一些特种专用仪器则完全依赖进口。

 

目前科学仪器市场仍被赛默飞、安捷伦、岛津、布鲁克等海外巨头垄断。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16-19年间采购的200万元以上的科学仪器中,质谱仪、X射线类仪器、光学色谱仪、光学显微镜等国产设备比例不足1.5%,而国产高端光学显微镜采购为0。国内质谱仪对外依赖度大,80%左右仍来自于进口。

 

二、医药生物行业长期可期

 

1、国家政策支持自主

 

2021年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法案明确提出在功能、质量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国产仪器,且对于首次投放市场的国产仪器,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

 

2021年,财政部联合工信部发布《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的标准》(2021年版),对部分仪器的国产比例做出了指导,促进科研仪器国产替代转型。

 

2、国产企业展露锋芒

 

国产企业在进口替代中展现出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1)产品技术不断提升

 

科研试剂领域,阿拉丁的部分产品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企业Sigma-Aldrich(默克旗下高端科研试剂品牌),例如在结核病细菌学等广泛应用的荧光探针试剂金胺O,目前Sigma仅能提供纯度最高约为85%的金胺O产品,而阿拉丁通过技术创新研发了一种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制备金胺O的工艺方法,最高能够得到纯度95%以上的试剂产品。

 

科学仪器领域,莱伯泰科2021年5月份推出首台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LabMS3000,目前已在要求最高的半导体领域有所突破,且同国内外主流厂商ICP-MS相比,产品技术指标均处于行业前列。

 

(2)性价比优势及快速发货等产业链优势

 

性价比方面,如国产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普遍比进口产品便宜10-20%,其他单价低的仪器可能便宜更多。再比如国产试剂普遍比进口试剂更具性价比。

 

快速发货方面,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例,国内厂商如泰坦科技普遍储备现货,国外厂商大多数备货不足。阿拉丁备有库存商品超过160万瓶,从客户下单到收货仅需3天左右,这是海外龙头无法比拟的。

 

(3)“互联网+”下国产科学服务电商平台崛起

 

我国科学服务行业电商平台使用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根据试剂信息网统计,以阿拉丁为首的部分国内科研试剂电商平台排名处于稳步提升阶段,其中阿拉丁排名数据与Sigma、赛默飞等已经相差较小。

 

研报原文可以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获取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