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新冠防控+金融信创+锰】如何把握最“锰”投资机会?
2022-04-06 20:28

【新冠防控+金融信创+锰】如何把握最“锰”投资机会?

文章所属专栏 每日研报精选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2:05

做投资最核心的就是高效率且高质量的信息获取。大多数人获取市场动态信息是靠券商的研究报告,但研报专业性强、文字晦涩、各大券商的研究报告众多,质量良莠不齐,对于个人投资者,怎么才能快速找到研报中的有用投资信息?


「每日研报精选」这个栏目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直观、易读、易懂的研报解读。你可以简单理解成精选版的脱水研报,每天花5分钟,就能快速了解当天的热点研报,以及研报中最需要关注的投资点。


来看4月6日的3篇精选研报:


中银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新冠常态化下,防控的发展与关键-新冠疫情回顾和展望,以及疫苗药物机会》

 

一、新冠疫苗:国内加强针空间尚存,序贯效果更优

 

中国新冠疫苗梳理

 

1、6 款附条件上市许可或紧急使用授权, 分别为:

 

国药北京(灭活)、科兴(灭活)、国药武汉(灭活)、康希诺(腺病毒载体)、智飞生 物(蛋白亚单位)、康泰生物(灭活)。

 

同时,这 6 款疫苗也已全部获得批准进入序贯加强方案。

 

2、在研中,有部分已进入临床 II/III 期,包括目前国内进度最快的 mRNA 疫苗和 DNA 疫苗

 

国药集团建立 mRNA 板块;欧林生物、天境生物、康泰生物、君实生物与嘉晨西海在 1 个月内先后达成合作;沃森生物与艾博生物、蓝鹊生物达成疫苗的合作,与圣诺医药达成干扰核酸类药物的合作;智飞生物认购深信生物部分股权。

 

长期来看,mRNA 疫苗将成为热门赛道, 值得持续跟踪。

 

二、新冠药物

 

分为:小分子药、抗体药、其他类药物(例如中成药等缓解症状的药物)。

 

1、新冠小分子药:给药简便,不易受变异影响

 

新冠小分子药物通常作用于病毒完成基础活动(例如:生存、繁殖)的机制上,因此几乎不受株型影响。给药方式通常为口服,给药简便,患者依从性高。

 

海外进展最快的 Molnupiravir(默克)和 Paxlovid(辉瑞)已在多个国家获得附条件上市许可或紧急使用授权。

 

国内第一梯队中,VV116(君实生物)已在乌兹别克斯坦获得 EUA,在国内进行临床 III 期实验。

 

国内在研中,阿兹夫定(真实生物)临床 III 期,普克鲁胺(2021.07.16 巴拉圭获批,2021.12.27 临床 III 期未达终点),FB2001(前沿生物)2021.12.11 中国临床 I 期桥接。

 

2、国产小分子新冠特效药需求确定

 

目前国内已获使用许可的小分子新冠特效药为辉瑞的 Paxlovid。

 

辉瑞通过 MPP 允许部分厂商向 95 个中低收入国家提供 Paxlovid 的原料药或成品药,国内共有 5 家公司获得此许可,分别为:复星医药、普洛药业、华海药业、九洲药业、迪赛诺。

 

中国不在 95 个国家范围内,据报道 Paxlovid 在中国定价为 2300 元。

 

据中银证券推算,中国对于新冠药物的需求庞大,依赖于产能有限、价格昂贵、且受国际关系影响的进口药药的供应。因此国产新冠药物需求确定性强,值得持续关注。 

 

三、特效药与疫苗各司其职,守护抗疫成果

 

1、药物与疫苗并非直接竞争关系。疫苗用于预防,药物用于治疗。

 

在理性假设下,药物的出现不应影响疫苗的销售和使用。相反,高效疫苗的出现有可能减少符合药物使用条件的适应人群。

 

虽然药物不能降低感染风险,但可有效减少重症/死亡病例的出现,在进入治疗阶段后提高救治效率。

 

2、新冠疫苗加强针对于免疫低下人群收益极大。国内新冠疫苗加强针覆盖率尚未达到 50%,市场空间尚存。同时,异源序贯显示出更强的保护力,可以持续关注相关企业。

 

3、国产新冠小分子药物市场空白,目前国内仅有辉瑞 Paxlovid 获得附条件上市,又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Omicron 传染性极强,故对自主可控的国产新冠小分子药物需求确定性极高。可以重点关注研发进展较快的企业。

 

四、风险提示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审批监管风险;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东方证券-通信行业统筹发展和安全专题研究:信创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安全性,法定数字货币保障金融稳定性

 

一、现状

 

1、在服务器领域,IBM、HP、Sun(Oracle)几乎垄断了使用精简指令集的高端主机,供应精简指令集产品的厂商 IBM、HP、Sun 等生态相对封闭,具有绝对的技术壁垒,国内厂商的精简指令集产品竞争力稍显不足。

 

2、在数据库领域,Oracle 处于垄断地位。关系型数据库对于金融业务更为适配,而现阶段全球所有的关系型数据库均使用 Oracle 或与 Oracle 相似的底层架构和应用。

 

3、在存储领域,国外厂商主要以美国信息存储公司及解决方案 EMC(易安信)为代表。

 

4、信创产业要解决的是安全问题,将基础设施变成我们自己可掌控、可研究、可发展与可生产的, 即去“IOE”化:在服务器领域去“I”(IBM)、在数据库领域去“O”(Oracle)、在存储领域 去“E”(EMC)。

 

二、政策

 

5、在产业安全、国产化替代的需求驱动下,国家于 2019 年开始金融信创布局。银监会也给出了金融信创的过程不能耽误生产、不能耽误安全性的要求。

 

6、SWIFT 的系统性风险不可忽视,数字人民币的推行可保护中国的金融安全稳定。中国对于数字人民币的布局可以加强与其他 国家的贸易对接,保护中国的商业利益。

 

7、金融业 IT 核心技术安全可控标准建设包括制定核心业务系统、金融机具技术要求等标准,具体包括服务器端与终端的信创、支持构建分布式和集中式并存的双核架构。

 

8、与“十三五”对比,“十四五”的金融安全规划延续了对于金融 IT 架构安全性升级的探索,并坚持推进金融业信息化核心技术安全可控标准建设。在“十三五”的基础上,“十四五”重视法定数字货币标准研制,并积极深化金融标准化高水平开放。

 

三、市场

 

9、金融机构在信创投入中对于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的采购需求量较大。金融信创由于自身技术投入的壁垒,目前已落地金融信创项目的公司例如神州信息、长亮科技,预计将持续受益于行业国产化替代 趋势

 

10、数字人民币诞生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长期来看,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使用会保障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提升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我们认为银行 IT 集成商将最先受益于数字人民币的推行。收益企业为宇信科技、四方精创、天阳科技。

 

四、风险

 

1、金融行业 IT 投入占比不及预期:金融行业 IT 受金融景气度影响,未来公司客户 IT 投入增速 可能不及预期,进而影响公司营收。

 

2、金融科技领域政策不确定:金融科技应用监管可能趋严,对于云端业务的渗透速率可能下降, 进而影响公司新业务拓展。

 

3、项目落地周期不确定:金融信创、金融IT相关项目定制化程度高,项目时间可能长于预期, 进而影响公司项目交付时间,造成收入确认延迟。


中信证券-《金属行业锰行业深度报告:不容忽视的第四种电池金属》

 

一、需求分析:技术变革将带动电池用锰量激增

 

1、钢铁行业用锰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按下游应用领域分类,2020年钢铁行业消耗了全球锰产品的97%,普通电池用锰量占比为1.7%,锂离子电池用锰量占比仅有0.4%。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钢铁冶金行业对锰的需求量将达到2230万吨。

 

2、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数据推算,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锌锰电池行业对锰的需求量为45.5万吨,2021-2025年CAGR为2.1%,市场整体保持低速增长。

 

3、受到三元材料高镍化趋势影响,三元电池单体锰用量呈现下滑趋势,但受益于三元电池整体出货量的提升,三元正极材料用锰量仍将保持增长。我们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行业对锰的需求量将达到30.8万吨。

 

4、2030/203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有望达到2600/4500GWh。基于不同的渗透率假设(乐观/中性/悲观),我们预计2035年全球动力电池用锰量将达到156/124/99万吨。

 

二、供应分析:电池用锰原料易出现结构性短缺

 

1、我国锰矿进口依存度高。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锰矿产量为130万吨,同年锰矿进口量为2996.8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95.7%。

 

2、2021年受行业供给侧改革和缺电等因素影响,中国电解锰产量显著下滑。根据联盟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电解锰在产企业有49家,合计产量130.38万吨,较2020年减少了19.75万吨,同比下滑13.2%。

 

3、国内电解锰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2021年我国电解锰十大企业产量合计97.3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比例为75%。其中宁夏天元锰业2021年产量达到47.74万吨,单一企业产量占比达到37%

 

4、近年来由于锰酸锂材料出货量持续增加,锰酸锂型电解二氧化锰的市场需求大幅增长,拉动电解二氧化锰产量上行。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电解二氧化锰产量达到35.1万吨,同比增长14.3%。

 

5、电池级硫酸锰产量稳步提高。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高纯硫酸锰产量为15.2万吨,2017-2021年产量增速为20%。

 

三、价格分析:锰产品价格呈现“二元格局”

 

1、2021年电解锰价格暴涨后,2022年以来价格大幅回落。2021下半年由于国内加大“能耗双控”力度,电解锰价格于11月达到44250元/吨。2022年以来,由于下游需求走弱叠加产品运输受疫情影响,电解锰价格回落至17250元/吨。

 

2、国内外锰矿价格走势分化,2022年进口锰矿价格显著上行。海外锰矿价格涨幅明显低于国内,2022年以来,海外进口矿石涨价显著,澳大利亚进口矿价格涨幅接近50%。由于中国锰矿主要依赖进口,2022年国内锰生产企业的矿石原料成本预计上升。

 

3、2021年以来锰产品价格出现明显分化,“二元结构”显现2021年以来,尽管电解锰价格大涨,但其他锰产品价格并未出现同等程度的上涨,且价格走势也出现分化。

 

4、2021年电解锰价格过高导致硫酸锰出现结构性短缺。

 

四、风险因素

 

1、电池技术路线变化的风险;

2、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3、锰价大幅波动造成企业盈利波动的风险。

 

研报原文可以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获取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