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段明珠
3月29日,快手发布了2021年Q4及全年业绩,无论是营收还是用户数据均超出之前市场预期,第二天开盘股价一度涨超8%。不过正巧遇到规范网络直播的新政策出台,导致快手股价尾盘反下跌近6%。
这仿佛是近一年来各互联网平台的“写真图”:一边是增长焦虑,一边是监管压力;任何一边出现问题,股价就会继续下探。
只要不和抖音比,在一众已上市泛娱乐平台中,快手凭借短视频赛道红利,财务表现可圈可点:
全年总营收810.8亿元,同比增长37.9%;Q4营收244.3亿元,同比增长35.0%;
Q4经调整后净亏损35.7亿元,亏损幅度继续收窄,据快手联合创始人兼CEO程一笑表示,“将在今年(2022)某季度实现国内业务的转亏为盈”;
MAU(月活跃用户)和DAU(日活跃用户)均创新高,分别达到5.78亿和3.23亿;
具体业务上,线上营销服务(广告)全年收入达427亿元,同比增长95.2%;直播业务最超预期,Q4竟一反颓势实现11%同比增长。
之前将快手股票目标价降至60港元的保荐商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研报中将目标价又提至120港元。这是否意味着快手的基本面将持续向好?当前又能否布局投资?
本文核心看点:
1、凭借着极速版,快手2021年下半年总流量同比增长达到58.3%,且用于增长和维系的销售费用也进一步优化,优于市场预期;
2、受益于流量和短视频赛道红利,快手的直播、广告业务均有亮眼表现,不过被寄予厚望的电商业务只能说符合预期;
3、快手有计划在2022年实现国内业务转亏为盈,通过对其用户价值测算,若DAU达到中期目标4亿,或实现盈亏平衡,其股价还有不同幅度的上涨空间。
一、快手离流量见顶还有多远?
眼见着国内流量大盘越来越涨不动,2021全年移动月活用户净增才1510万达到11.74亿;而短视频行业整体月活规模的增速也在放缓,Q4同比增速虽还有5.5%,但实际环比已在下降。
相比之下,快手流量端表现较好,Q4月活5.78亿,同比增长21.5%;用户粘性较好,DAU/MAU稳定在56%;且用户时长数据亮眼,下半年每人每天花了119分钟左右在快手上。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这使得快手Q4整体日均流量扩张速度(日活增速*日均用户时长增速)高达57%,下半年总流量同比增长达到58.3%。而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快手流量的增长主要来自极速版;用户时长则靠短剧等内容端发力,这甚至帮助快手及快手极速版的日均用户时长都反超了抖音。
不过从上图能看出,快手整体的用户增长表现仍大幅落后于抖音。另外,其增长主要靠与抖音同样单列设计的极速版拉动,今后仍会面临内部两种产品模式的冲突。且过往其能借助合作伙伴腾讯来挖掘更多增量,但当视频号崛起,部分截断了其从腾讯那里薅流量的路子。
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程一笑“认为中国的短视频DAU(日活跃用户)规模有机会达到11亿”,有信心实现中长期4亿DAU目标;但其用户扩张仍难逃瓶颈。
也有好的消息,即快手砸钱换增长的效率在提高。
快手年中关闭海外版Zynn,海外投放减缓;国内用于增长和维系的销售费用也进一步优化。其Q4销售费用率环比从三季度54%下降至42%,改善幅度超出市场预期。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二、快手收入增长空间还有多大?
快手的商业化是沿着秀场直播、电商直播、广告一路拓展而来的;最初直播撑起营收大头,但由于商业模式有明显的天花板(收入不稳定等),其后续发力的业务是广告和电商。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首先看广告业务。2021年Q4快手的线上营销服务收入132.4亿元,同比增长56%,且占总营收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4.2%。这一方面是由流量总时长的增长带来的,另一方面在整体广告也萎缩的情况下,有越来越多的广告投向了(短)视频领域。
快手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在内容调性待升级、用户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劣势下,下半年启动多次运营活动以引入更多的品牌广告主,降低进入门槛,并给符合要求的品牌主给予较高的返点激励;致使2021年快手广告主数量增长超过了60%。
理论上,快手广告业务还能保持较高的增速,这主要来自流量增加的推动,另外,其广告加载率虽有小幅提升,但相比抖音仍有增长空间。
至于快手的直播业务在2021年Q4则是有超预期的表现。在直播行业整体萧条的情况下,快手直播Q4营收88.3亿元,同比增长11%;拆分来看,平均月付费用户增至4850万人,环比增5.2%,但实际只是2019年的水平;好在每月直播付费用户平均收入增至60.7元,环比增8.6%,同比增17.2%。
快手在直播业务上,签更多专业主播,提升打赏分成比例,扩大直播应用场景;从更有粘性的用户身上赚的更多收入。快手将直播作为基础设施,并进行生态化的探索,如用于蓝领招聘,预计未来直播收入仍会有所增加。不过考虑到最新的政策走向,直播业务只能谨慎乐观。
而在2021年最火爆的直播电商,快手这部分业务只能说符合预期:Q4电商交易总额达2403亿元,同比增长35.7%;全年电商交易总额为6800亿,算是实现了调低后的全年目标6500亿。
主要由电商业务收入构成的其他收入Q4营收为23.7亿元,同比增长40.2%。但据此算出快手的电商货币化率在逐步下降,Q2为1.36%,Q3为1.06%,Q4则再次降到1%以下,为0.98%。
这样的表现不说和老牌电商来比,和同赛道对手抖音电商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不过快手管理层认为直播电商行业交易总额有望达到6万亿规模,而自身在复购率和下沉市场上具有优势。亦有电商专家更看好私域流量见长的快手电商。
整体来看,快手在短视频赛道红利的推动下,业务仍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
三、盈利之日就是股价提升时?
资本市场越来越“势力”,这逼着不少过往烧钱跑马圈地的平台纷纷立下盈亏平衡的目标。快手也有计划在2022年实现国内业务转亏为盈,这也得到国际大投行摩根士丹利的认同,其预计前者将在今年Q4实现这一目标。
快手的收入端在扩张,但实现盈亏平衡也要看支出端。快手销售成本中的“分成成本”占比逐渐增加,Q4同比增长81%,占总营收比重从25.1%大幅提升至33.5%;这主要包括直播打赏分成、广告激励分成,不过这也切实支撑了直播和广告业务收入的提升,所以2021年Q4毛利率41.5%,与Q3基本持平。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快手的三费(销售、行政、研发)持续压缩,这让其Q4经营亏损率23.7%,相较Q3减亏显著,净亏损(Non-IFRS)为14.6%,均优于市场预期。
综合来看,虽然快手支出端仍有季节性波动,比如节假日是营销高峰期,但2022年其“收入扩张+费用压缩”的趋势明显,不出意外的话,其将继续延续减亏趋势,直至盈利。
快手当前市净率不到6(截至2022年3月30日),市值为3135亿港元。从用户价值角度测算其估值,若其他条件不变,其DAU达到其目标4亿,股价还有23%的上涨空间;实现盈亏平衡,则股价还有35%的上涨空间。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但以上均还是基于数字的测算,港股市场变幻莫测,即使是快手保荐商摩根士丹利近期将快手评级从“持有”上调至“增持”,目标价从105港元上调至120港元,也并不意味着很快能实现。
但至少市场对快手的预期已经触底,且快手2022年大概率还能获得优于大多数泛娱乐平台的业绩表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