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视觉中国
2013年,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做双乳切除手术。因为她被检测出携带一种叫BRCA1的突变基因,这种基因意味着她有87%的概率患上乳腺癌。
这简直是朱莉的噩梦,因为这个致命的基因已经夺走了她很多至亲的生命,她的母亲因乳腺癌57岁去世,她的外婆更是因癌症45岁就早早地离开了她。朱莉显然比她的亲人们幸运,手术后,朱莉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从87%降到了5%,今年45岁的她不仅非常健康,而且还能继续活跃在大荧幕上。
这就是精准医疗的一个经典案例。
一、精准医疗的市场空间在哪?
所谓精准医疗,又叫个性化医疗,主要就是通过基因测序的方式,为特定病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法。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话说,就是“在正确的时间,给正确的人,正确地治疗”。这可能让很多过去无解的绝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安吉丽娜·朱莉战胜乳腺癌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单是乳腺癌每年造成45.8万人死亡,而其中大部分本来可以像朱莉一样,通过基因测序提前发现和预防。虽然治愈癌症依然是一件几乎无解的事,但如果能够提前发现,完全可以防患于未然。
权威机构的数据显示,癌症五年生存率在美国已经接近70%,而国内目前仅为40%左右。这其中除了美国的新药新疗法优势之外,也和美国普遍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有关,比如朱莉所预防的乳腺癌在美国的5年癌症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乳腺筛查的推广。
精准医疗其实和人工智能的原理差不多,今日头条依靠我们每一次点击产生的大数据,来给我们推荐适合的个性化内容,精准医疗则是基于基因测序产生的大数据,来制定适合每个人的治疗方案。
基因测序是精准医疗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础。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利根川进博士曾说过,“除了外伤,一切疾病都与基因有关。”也就是说,不只是乳腺癌,大部分疾病都可以在基因中找到线索,这是一切精准医疗的基础。
其实不止是疾病,人类的所有特征都来自于一个基因组,这个基因组里有23对染色体,30多亿个碱基对,他们按照不同排列组合形成了2-3万个基因。这些基因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不同特征,有的人是黄皮肤,有的人是黑皮肤,有的人眼睛大,有的人眼睛小,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有的人容易患癌症,有的人不容易患。如果我们能把基因中的信息全部读出来,那精准医疗就行得通了。
但是难点在于,这几乎是一本“天书”,如果用字母代表每一个碱基,人类基因组的30多亿个字母加起来相当于1000本厚约1000页的书,这无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怎么办呢?美国人在30年前干了一件好事,联合中国等六个国家发起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计划用15年的时间把人类基因组的“世界通用字典”给编制出来。23对染色体就相当于这本字典的23个章节,每个不同的碱基对就相当于不同的文字,中国承担了其中一个染色体上3000万对碱基的测序任务,大概占1%的工作量。这个计划在2003年提前完成,这本字典让人类第一次从基因层面全面地认识了自己,也给基因测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能大家要问了,这事当时六个国家的1000多位科学家花了13年时间才完成,而且是公益项目,老百姓能做吗?过去确实比较困难,但现在技术进步已经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当时花13年完成的全基因组测序,现在不用3天就可以完成。这次新冠疫情爆发后,从病毒的发现到全基因组测序完成,用了还不到10天,而2003年SARS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花了3个半月时间。
时间缩短的同时,费用也大为降低,20年前第一代测序仪的测序成本大概是1000万美元,而现在费用已经降到1000美元以下。我们国内的基因测序龙头华大基因甚至宣布要将时间缩短到24小时以内,费用控制在300美元。如果不是全基因组测序,只是检测某种基因,比如朱莉做的那种乳腺癌的筛查,费用会更低,所以现在基因测序并非是明星专属的奢侈消费,对大部分中产家庭来讲是可以消费的,这也是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
从行业阶段来讲,基因测序市场处于成长初期,规模不大,但成长很快,在整个大医药赛道都算是高增长的。全球的基因测序市场近五年的复合增速在30%左右,国内市场的复合增速也在30%以上,但目前的规模也就在110亿左右,未来市场空间还很大。
行业增长的动力,除了刚才提到不断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家对于健康和疾病预防的需求在不断攀升。尤其是有遗传病史的,这几年需求越来越大,比如现在很流行的产前基因检测,只需要孕妇的静脉血就可以得到胎儿的遗传信息,及时发现胎儿可能患的遗传病,毕竟每100个新生儿中约有3-10个患有不同程度的遗传病。
二、产业链当中存在的机会
我们接下来看看相关的产业链。基因检测这个环节上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上游的测序仪器生产,另一部分是下游的测序服务和生物信息分析。
1、测序仪器
和大部分的医疗器械领域一样,几乎被国际大厂绝对垄断,国产化程度很低。美国著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因美纳(Illumina),占据了全球测序仪83%的市场份额。近几年国产仪器才算有所起色,国内的厂商很少,分三种:一是完全自主创新的,比如中科紫鑫,就是中科院联合紫鑫药业开发的;二是收购的,比如华大基因收购了美国的一家测序仪生产商;是精准医疗?,比如达安基因联合Life Tech,贝瑞和康联合因美纳。其中市场份额较大的是华大基因和中科紫鑫。
2、测序服务和生物信息分析
这个环节上的玩家就很多了,国内大大小小的机构有200家以上,这种服务行业一般是国内的厂商为主,目前国内市场比较大的是华大基因和贝瑞基因,此外还有达安基因、北陆药业、诺禾致源等公司也涉足这块业务。
大家的业务重点各有侧重,比如贝瑞和康主要是做无创产前诊断,诺禾致源主要是做肺癌、直肠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基因检测,北陆药业也是做全景癌症的基因检测,最大的玩家华大基因则相对综合,业务线包括生育健康相关检测、肿瘤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检测、血液病相关分子检测等。
基因检测相当于精准的诊断和预测,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能够精准的治疗。毕竟如果治不好,光知道病因也没用,这才是未来精准医疗产业化的核心,对整个医疗行业都是一场大的革新。
这个革新有点像过去几年的互联网行业,没有智能推荐之前,大部分内容对你是无效的,你既不爱看,广告主的成本又高,平台也不赚钱。现在是用最低的成本投放给最适合的人群,广告主的投资性价比出来了,用户也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才让今日头条和抖音短短几年积累了如此大的流量。
对于医疗行业,也需要这样的精细化变革。精准的检测诊断之后,还需要做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首先是真正的“对症下药”。过去我们说对症下药其实是非常初级的,只是对相同症状的人一刀切的按照相同的药物和剂量来治疗,这样下去很多药物是无效的。这个无效能到什么程度呢?银河证券给了一个数据,传统治疗方案下,肿瘤药物的用药无效率是75%,老年痴呆症70%,骨质疏松症52%,关节炎50%,糖尿病43%。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的药物被浪费了,而每一次浪费不仅是对病人的费用增加,还可能损害病人的身体。
举个例子,A和B两个人同时患了肺癌,看上去症状是一样的,但用了同一种药发现A的效果很明显,B却没啥效果,甚至还恶化了,一检测发现A是由一种叫EGFR突变的基因引起的,B则是由ALK重排的基因突变引起的,A适合用吉非替尼,B适合用克唑替尼。
再比如A和B患了不同的癌症,但他们都是EGFR突变引起的,所以他们反而可以用同一种药。这种精准化的效用有多大呢?给大家一个数据,对于有EGFR突变的癌症患者,使用吉非替尼的有效率为71.2%,而对于EGFR未突变的患者有效率仅为1.1%。
比精准用药再进一步,还可以进行基因治疗。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有时候是基因矫正,就是纠正有缺陷的可能致病的基因;有时候是基因替代,就是导入正常的基因进行替代;有时候是基因失活,激活某种有抑制功能的特定基因;类似的基因治疗方法还有很多,这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治疗手段,大部分是用于癌症治疗。
比如,癌症中有一种疗法叫抑癌基因治疗,就是利用人体细胞内的一种抑癌基因,它被激活后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之前江苏省肿瘤医院就做过一次临床观测,两组病人分别用化疗和抑癌基因治疗,结果半年之后的生存率为11%和50%,一年之后的生存率为0%和6.67%,显然抑癌基因治疗更加有效。
基因治疗方法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数千种疾病,比如艾滋病、乙肝、贫血症、血友病、遗传性精神病、心血管疾病等等。也正因如此,基因治疗技术曾经入选过Sicence杂志的年度十大技术突破之一。
但是基因治疗目前对投资市场来说还不需要过多关注,一方面是大多数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另一方面,也是更关键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伦理问题,改变基因的确可以治病,但走到极端就是把人类设计成超人,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医学问题了。
总的来看,精准医疗是未来整个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甚至可以算是一次革命性的改变,但目前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最基本的,我们对自己的基因还不够了解,还缺少足够的大数据,但这个问题在未来会逐步改善,行业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从产业链来说,国内的相关上市公司还比较少,主要分布在三个环节:
一是上游的测序仪器和耗材生产商,比如前面讲到的华大基因、达安基因、贝瑞和康等;
二是中游的测序服务商,包括达安基因、华大基因、博奥生物等;
三是下游的生物信息处理商,比如荣联科技、华大基因等。
由于盈利模式还不成熟,精准医疗目前在二级市场算是一个小众的赛道,所以公募基金在这个领域的配置很少。所有公司里面公募配置最多的就是市值最大的华大基因,截至2020年底共有311只公募基金持有。其次是达安基因,共有163只基金持有。其他的大部分公司还处在股权市场的创业阶段。但往后看,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精准医疗是一个可以给人类创造价值的行业和技术,等到行业成熟之后,也会诞生一些优秀的独角兽公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