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资最核心的就是高效率且高质量的信息获取。大多数人获取市场动态信息是靠券商的研究报告,但研报专业性强、文字晦涩、各大券商的研究报告众多,质量良莠不齐,对于个人投资者,怎么才能快速找到研报中的有用投资信息?
「每日研报精选」这个栏目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直观、易读、易懂的研报解读。你可以简单理解成精选版的脱水研报,每天花5分钟,就能快速了解当天的热点研报,以及研报中最需要关注的投资点。
来看3月3日的3篇精选研报:
国海证券-《消费升级种植牙市场冲刺千亿,国产蛰伏期后夜尽天明》,本期核心观点有:
需求供给共促繁荣,种植牙市场冲刺千亿
1. 消费力提升+医师供给充足+老龄化,共促空间增长
种植牙是治疗牙齿缺失效果最持久的解决方案。缺牙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活动义齿(安装假牙)、固定义齿(烤瓷牙)、种植牙。
2019年我国人口对应总种植牙植入数量约在4766万颗,目前消费端均价7400元每颗,假设未来随着渗透率提升,种植牙消费端价格下降一半,理论市场空间可达1763亿元。
2. 种植牙产业链跨度大,下游医院端费用占比大
牙费用分配侧重医院端。2020年我国种植牙服务市场规模约297亿元。
我国种植牙数量增长迅速,2016-2020年CAGR=30%。2020年我国每万人种植牙的数量约28颗,平均每颗牙的消费金额7400元。韩国品牌价格在5-6000元,高端的欧美系在1.5万元以上,部分国产品牌价格跟韩系接近。
种植牙产业链中包括上游设备和耗材企业:
上游:1)种植类如登士柏西诺德、士卓曼、北京莱顿、卡瓦集团、诺贝尔、华西口腔科技中心、捷迈邦美等;
2)修补类如正海生物、盖氏、奥精医疗;
3)设备类如口腔全景机和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CBCT)的汉瑞祥、卡瓦集团、美亚光电、朗视、锐珂;
4)数字软件类如3shape、exocad、普兰梅卡、云甲;从事义齿加工的技工所如现代牙科、家鸿口腔、3M、佳兆业健康,以及他们的上游陶瓷块厂商爱尔创(国瓷材料)、义获嘉伟瓦登特、贵金属厂商Argen;
中游:器械经销商:松佰牙科、国药口腔、汉瑞祥;
下游:口腔医疗机构,如:通策医疗、佳美口腔、可恩口腔、瑞尔齿科、拜博口腔、马泷齿科中国、恒伦口腔等。
浙商证券-《碳化硅衬底:新能源车+光伏需求即将兴起,国产替代有望突破》,本期核心观点有:
1. SiC特点:第三代半导体之星,高压、高功率应用场景下性能优越
第三代宽禁带材料: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近10年世界各国陆续布局、产业化进程快速崛起。其中,碳化硅(SiC)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核心。核心用于功率+射频器件,包括光伏、风电、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电力电子领域。
SiC碳化硅是制作高温、高频、大功率、高压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拥有抗高温、抗高频、抗高压特性。
2. 发展趋势:受益新能源车爆发,SiC产业化黄金时代将来临
市场空间:2020年SiC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约7.1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增长至45亿美元,2020-2026年CAGR近36%。
新能源汽车是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SiC功率器件主要应用于新能源车逆变器、DC/DC转换器、电机驱动器和车载充电器(OBC)等核心电控领域,以完成较Si更高效的电能转换。目前各大车企已在碳化硅领域纷纷布局,成本是决定SiC何时在新能源车大批量使用的关键因素。
预计未来续航里程500公里以上的高端SUV车和轿车有望均应用到SiC功率器件,小型SUV和中型轿车可能在2024-2025年后开始应用一部分SiC,低端车可能会再随这之后。
3. SiC产业链:衬底为技术壁垒最高环节,价值量占比46%
SiC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衬底和外延环节、中游的器件和模块制造环节,以及下游的应用环节。
1)衬底:价值量占比46%,为最核心的环节。由SiC粉经过长晶、加工、切割、研磨、抛光、清洗环节最终形成衬底。
2)外延:价值量占比23%。本质是在衬底上面再覆盖一层薄膜以满足器件生产的条件。
3)器件制造:价值量占比约20%(包括设计+制造+封装)。
4)应用:半绝缘碳化硅器件主要用于5G通信、车载通信、国防应用、数据传输、航空航天。导电型碳化硅器件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光伏发电、轨道交通、数据中心、充电等基础建设。
4. SiC衬底:新能源车带来百亿级市场空间;国产替代可期
市场空间:新能源车带来百亿级市场空间;光伏逆变器应用前景可期。
新能源车需求快速爆发,SiC产能吃紧,全球产能扩产有望加速。据DIGITIMESResearch数据,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有望达631万辆(占总销量约6%),同比增长101%。我们对SiC碳化硅市场空间进行测算,对应2025年新能源车市场6英寸SiC衬底需求达587万片/年,市场空间达231亿元。如未来SiC器件更多广泛的应用于充电桩、光伏逆变器、5G通信、轨交等领域,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
浙商证券-《量价双升演绎成长,产品、渠道定胜负-集成灶行业深度报告》,本期核心观点有:
1. 高成长赛道,五年年化复合增速30%+,市场规模突破250亿元
集成灶是在吸油烟机和燃气灶的基础上搭配消毒柜、蒸箱、烤箱等可选功能的集成化产品。
行业零售额、零售量高速增长。根据中怡康及奥维云网,2016-2021年集成灶全行业零售额CAGR为33%,零售量CAGR为28%,其中2021年零售额达到256亿元(同比+41%)。奥维云网预测2022年集成灶零售额将达到307亿元(同比+20%)。
2. 产品力构筑竞争力,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集成灶产品力优势明显:更健康、更高效、更省空间。
1)集成灶采用侧吸下排烟设计,油烟不过脸有利于身体健康。
2)集成灶企业产品油烟吸净率、油脂分离度高于传统油烟机。
根据艾瑞咨询于2021年的调研数据,中国家庭的厨房面积普遍偏小,8平及以下的厨房占比39%。集成灶将将节省厨房整体面积。另一方面,集成化功能丰富消费者生活体验,满足多样化厨房需求。
根据我们的测算,集成灶渗透率从2015年的2.1%逐年提升至2021年的12.4%,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89%,相比发达国家80%以上的城镇化率仍有提升空间。集成灶有望加快对传统烟灶的替代,提升渗透率。
3. 集成品类升级叠加消费升级,产品均价将再创新高
集成灶产品均价明显提升。集成灶产品均价2017-2019年呈个位数提升,2021H1均价双位数提升,产品均价已达8134元。
供给侧,集成品类升级将带动集成灶产品均价继续提升。根据奥维云网,2021年储物柜款、消毒柜款、蒸箱款、蒸烤一体款、蒸烤独立款的KA销售均价分别为6066元、7885元、11525元、12504元、14079元。目前集成灶可改进的方向还有很多,均价有望继续提升。
需求侧,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均价存在结构性提升机会。根据奥维云网2021年数据,线上渠道来看,蒸烤一体款集成灶零售量占比提升至38%(同比+18pct),蒸烤独立款集成灶零售量占比提升至2%(+2pct);线下KA渠道来看,蒸烤一体款集成灶零售量占比提升至20%(同比+11pct),蒸烤独立款集成灶零售量占比提升至6%(同比+5pct)。
4. 消费升级大背景下,产品升级能力强者将更具优势
消费升级趋势下,蒸烤独立款集成灶、蒸烤一体款集成灶的市场份额提升。
研发支持方面,亿田研发投入较大,核心专利具有独特性。2017-2021年前三季度,亿田智能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为4.3%,高于帅丰电器(3.9%)、火星人(3.6%)和浙江美大(3.1%);截至2021H1,火星人的专利数量最高,近300个,亿田智能、帅丰电器的专利在220个以上。
亿田开创式研发蒸烤独立款,产品性能佳。亿田在下置风机专利基础上,于2019年开创式研发出大容量48L蒸箱+26L烤箱的蒸烤独立款,解决了传统蒸烤一体集成灶无法同时蒸烤的痛点。
从高端机型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火星人、亿田线上蒸烤一体款市占率高,亿田打造爆款的能力较强。线上渠道来看,蒸烤一体款方面,火星人、亿田2021年蒸烤一体款市占率分别为20.34%、17.77%,根据奥维云网2021年4月以来的逐月数据,亿田蒸烤一体款D2ZK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零售额在线上稳居第一。蒸烤独立款方面,亿田蒸烤独立款S8A2021年12月底上市销售,2022年1月线上零售额市占率位居第一。
得益于产品升级,亿田整体产品均价增幅最大。2017-2019年,亿田集成灶产品的销售均价复合增速为10.5%,高于帅丰(9.5%)、火星人(3.5%),主要是由于亿田2019年推出单价较高的蒸烤独立款集成灶S8系列。2020H1,蒸烤独立款集成灶占亿田营收的比重提升至11.5%,亿田集成灶产品销售均价提升至4872元。
研报原文可以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获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