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集装箱航运赛道为何能孕育“千亿妖股”?
2022-02-18 11:45

集装箱航运赛道为何能孕育“千亿妖股”?

文章所属专栏 投资就是选赛道:讲透6大热门赛道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9:35

头图|视觉中国


A股历史上诞生了不少一年十倍的妖股,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的投机炒作,真正称得上牛股的可能只有一个。这是一家极其特别的公司,和往常那些几十亿市值的小盘妖股不同,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无霸。


这家公司在2020年启动时市值已经400亿,2021年高峰时市值超过4000亿,在这样的体量之上实现一年十倍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最难得的是,它的上涨几乎都是来自于盈利的上涨,而不是估值的炒作。2020年上半年它的利润才11亿,到2021年上半年就暴增到371亿,全年的利润更是接近900亿,这个盈利能力在A股的非金融石化类公司里排名第一,差不多相当于两个茅台。


这家公司就是中远海控,它的突然爆发不是公司个体成功,而是一个行业崛起,这个行业就是集装箱航运。


一、集装箱航运的完整产业链

 

全球海运贸易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运输,包括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国际干散货运输以及国际油运。而这三种运输方式分别针对不同的货物,干散货运输主要是运输煤炭、铁矿石、钢材等干散货,油运主要运输石油,而集装箱航运主要运输纺织服装、电子产品、家具、机电设备等工业制品。


三者当中份额最大的是干散货运输,大概占44%,集装箱航运占比最小,只有16%左右。之所以叫班轮运输,是因为只有集装箱运输是采用定期班轮的形式,而其他两种都是不定期发船,前者有点像公交车的模式,后者有点像出租车的模式。

 

集装箱航运企业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就是作为承运人,将托运人托运的货物运输到收货人的港口,然后收取基本运费和一些附加费。托运人一般是生产端的企业,或者是DHL这样的货运代理,而收货人一般是消费端的企业。承运人在运输中要用到两个上游产业链,一个是船,另一个是集装箱,前者涉及到造船厂和租船厂,后者涉及到造箱厂和租箱厂。


以上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集装箱航运的产业链。


二、集装箱航运是否存在长期投资的价值?


从历史来看,集装箱航运不是一个长牛的行业,而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就一蹶不振,相关公司几乎十几年阴跌,直到近两年才再次爆发。那么,这到底是行业基本面的反转还是周期性的回暖?这个行业是否有长期投资价值?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从供需两端来分析。


  • 需求端


从需求端来看,集装箱航运的需求有很强的周期性,短期会有阶段性的爆发,但长期看成长性不足。集装箱航运属于全球贸易的衍生服务,核心的决定因素就是全球海运贸易的需求,尤其是中国海运贸易的需求。单从数量规模的角度看,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虽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但过去十几年增速持续放缓。


1990-2000年,全球集装箱海运贸易的平均增速大概9.8%,2000-2010年降至7.8%,2010-2020年进一步降至4%以下,疫情爆发的2020年更是出现负增长。

 

核心原因在于全球经济贸易,尤其是中国经济贸易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持续放缓。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攀升和制造业转移,中国的进出口增速从2007年前20%以上的高位一路下滑,尤其是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之后,中国对外贸易更是出现了负增长。在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就下降了1%。

 

不过,疫情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集装箱贸易需求急剧爆发。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全球经济和贸易都大幅萎缩,但随后各国,尤其是美国很快推出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刺激政策,全球经济和消费快速复苏,带动全球贸易大幅反弹。


其中,中国对外贸易的复苏尤其强劲,2021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大增30%,创下近十年的新高。而其中增长最快的就是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品出口,而此类商品主要依靠集装箱航运输出,2021年中国的集装箱出口数量大增160%。

 

核心原因就是,疫情导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向中国转移。


一方面,欧美为应对疫情开动印钞机,刺激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大部分新兴市场的制造工厂又因为疫情受到影响,无法保障稳定的供应,只有疫情控制最好的中国可以正常生产,于是大量的消费需求就堆积到了中国生产,而这些产品大部分是通过集装箱运输的。

 

不难看出,近两年集装箱航运市场的需求爆发并非长期因素所致,主要是短期疫情导致的需求爆发和产业转移。随着疫情的相关控制逐步放开,这种疫情带来的出口红利很难持续。长期来看,由于全球经济疲弱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全球贸易以及集装箱航运市场成长性依然堪忧,而且疫情完全恢复后有下行压力。


  • 供给端

 

既然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周期复苏,为什么集装箱航运行业的表现,能远远超出其他的周期性行业?核心原因不在于需求,而在于供给。


一个行业需求复苏还不够,关键还要供给端足够稀缺或者说缺乏弹性,这样才能坐地起价、躺着数钱,而从行业价格的走势来看,集装箱航运行业显然做到了这一点。


在需求复苏和供给稀缺的双重作用下,集装箱航运的运价大幅上涨,成为驱动行业利润激增的主要动力。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从2020年800点左右的低点一路飙升到3500点以上,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更是从820点左右飙升到5100点以上,涨幅超过5倍,远远超过了煤炭钢铁等周期性行业。这种涨价直接提升了集运企业的毛利率,再叠加航运数量的激增,利润的爆炸式增长也就不奇怪了。

 

之所以能“坐地起价”,是由于集装箱航运行业在供给端的几个特殊性:

 

首先,集运行业经历了漫长的去产能,供求平衡大幅改善。1990-2007年是行业的黄金时代,随着中国经济和贸易的崛起,集装箱运输量年均增长近10%,行业产能也持续扩张,高峰时全球集装箱船总运力每年增长16%。


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需求萎缩叠加产能过剩,导致集运行业一蹶不振。在疫情前的十几年间,集运行业几乎都在消化此前的过剩产能,大部分企业都是亏损的。以中远海控为例,2009-2019年累计亏损近190亿。

 

这样的结果必然是行业加速出清,2016年全球第七大集运公司韩进破产,全球数十家班轮公司通过破产重组最后只剩了9家。整个行业的运力增速到2019年已经降至4%以下,所以在疫情来临前,行业产能就相对比较均衡了。


2019年作为龙头的中远海控就已经开始爆发了,当年的盈利增长了4倍以上。此外,在疫情导致的需求爆发后,由于大家都觉得这种需求是阶段性的,不可持续,再加上过去产能扩张的教训,所以大部分企业不愿意盲目扩张运力,甚至更愿意看到因此带来的运费上涨,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产能的紧缺。


当然,除了疫情前的去产能之外,还有很多行业结构方面的特殊原因,下一篇我们将继续分析一下这个行业赚钱的逻辑,以及机构在这个赛道的配置偏好。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